一种新型助力运动鞋,由鞋帮(1)、鞋底(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的前底部设有一个由斜面结构的弹性体所构成的助力垫(3),该助力垫(3)由高弹性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气垫构成。(*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运动鞋,特别是一种带助力垫的新型助力运动鞋。
技术介绍
运动鞋是人类为参与各项运动而穿着的鞋,它分为普通运动鞋及跑鞋、篮球鞋、排球鞋、足球鞋、网球鞋等多种不同的鞋类,在人的行走及跑跳运动过程中起保护脚部及传递力的作用。传统运动鞋由于其鞋底结构的限制,是不能对人的运动过程产生助力的,因为其鞋底结构都是平面鞋底结构或后跟斜面鞋底结构,它对入的重力所产生的反作用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上的,所以它在人的行走及奔跑过程中是不做有用功的。传统运动鞋鞋底结构的弹性只起着减震缓冲的作用,而鞋底部的沟槽形状及鞋钉,只起着增强鞋底与地面摩擦力的作用。目前市面上及鞋业资讯中所公开的一些助力鞋或助力型运动鞋,在设计中都未能超出传统运动鞋平面鞋底结构或后跟斜面鞋底结构的设计框架,而且选用太多的弹性元件使结构过于复杂而无法批量生产,其运动鞋的结构不能将人的重力转化为使人前进的动力,起不到真正的助力作用,所以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助力型运动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助力运动鞋,它依据物理学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的原理,通过对传统运动鞋底结构的简单改进,将人在地心引力作用下的重力势能转化为鞋底的弹性势能,并使之在人的行走及奔跑过程中做有用功,使人得到一个由重力转化而来的辅助力,从而实现使人穿着方便的真正意义上的助力运动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助力运动鞋,由鞋帮、鞋底组成,所述鞋底的前底部设有一个由斜面结构的弹性体所构成的助力垫,该助力垫由高弹性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气垫构成。上述的新型助力运动鞋,所说的鞋底的前底内部设有助力垫,该助力垫是由一个斜面结构的弹性体所构成。上述的新型助力运动鞋,所说的鞋底的前底外底部设有助力垫,该助力垫为可与鞋底分离的活动式连接结构。上述的新型助力运动鞋,所说的鞋底的前底部所设置的助力垫可以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斜面结构的弹性体分布在前底部两侧所构成。上述的新型助力运动鞋,所述的助力垫可单独构成一个独立的助力器以捆绑方式与鞋底连接构成一体。本技术的新型助力运动鞋,由于在鞋底处加装了由高弹性的斜面结构的弹性体所构成的助力垫,使得它可以将人的重力势能转化为使人前进的动力,减轻了地心引力对人的影响,使人的日常行走及奔跑运动变得轻便省力。在人类的各项体育运动中,由于这个转化而来的助力可源源不断地供给人使用,从而弥补了人类体能的不足,使人可以跑得更快更远,创造更好的运动成绩。另外,本技术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利用现有运动鞋的制造工艺实施批量化生产,甚至可在皮鞋及其它户外鞋中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内置气垫式助力运动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外置式塑胶助力垫助力运动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由活动式助力垫构成的独立助力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新型助力运动鞋由鞋帮1、鞋底2及鞋底2前底部的助力垫3构成。鞋帮1和鞋底2的结构与传统运动鞋大致相同,所述助力垫3由斜面结构的弹性体构成,该弹性体可用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气垫制成。构成助力垫3的这些弹性体可由两块或两块以上构成,并分布于鞋底2前底部两侧。所述助力垫3的高度及弹力大小根据不同运动人群和不同运动特点的要求而设定。实施例一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新型助力运动鞋由鞋帮1、鞋底2和助力垫3构成,用传统运动鞋的生产工艺制造鞋帮1和鞋底2,并在运动鞋的前底部预制安装助力垫3的空间及连接的孔位,然后用弹性良好的塑胶材料制成斜面结构的气垫式助力垫3,将之与运动鞋的鞋底2前底可靠连接为一个整体,这样就得到一双内置气垫式助力运动鞋。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新型助力运动鞋由鞋帮1、鞋底2和助力垫3构成,将传统运动鞋的鞋底2公模改进,使其前底部制成凸出的斜面结构,然后用弹性良好的塑胶材料进行注塑成型得到助力垫3,其余制造工艺与传统运动鞋相同。这种外置式助力运动鞋轻便舒适,可用于批量生产。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上述的外置式助力运动鞋的活动式助力垫3还可单独制造为一个独立的助力器以捆绑的方式与鞋底连接使用。该助力器由助力垫3、包头4、档体5和绑带6构成,包头4连接于助力垫3的前部并与鞋头部形状一致,档体5与助力垫3的后部相连接,包头4和档体5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绑带6用于将助力器绑定于鞋底上。本技术的新型助力运动鞋是依据下述科学原理和运动规律推理而得来的 根据物理学的原理分析可知人的行走及奔跑运动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的体能克服地心引力(重力)做功的过程。人的体能是奔跑的动力,而地心引力(人的重力)、空气阻力、地面摩擦力等则是阻碍人前进的因素,当人的重力越大,奔跑的速度越快,奔跑的路程越长,则消耗的体能就越多。根据人在行走及奔跑运动过程中的特点,即人前进的动力是由人脚的蹬地动作所提供的,而人脚的蹬地动作都是由前脚掌往后蹬地来完成的。因此可以认定,人脚后蹬力与地面反作用力的作用点是在人脚及运动鞋鞋底的前掌部位,同时也是人的重力的作用点。在人的前进过程中,人脚的后蹬力推动人前进,而重力的方向始终垂直于地面起阻碍前进的作用。所以如何将入的重力转化为使人向前进的动力,就是将传统运动鞋改变为助力运动鞋的关键,本技术在运动鞋的鞋底前底部设有储能功能的助力垫,使之在人的重力作用下被压缩,从而产生一个与人脚后蹬力方向一致的抵抗形变的弹力,从物理学的受力分析可知,这个反弹力的水平分力将在人的前进过程中做有用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助力运动鞋,由鞋帮(1)、鞋底(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的前底部设有一个由斜面结构的弹性体所构成的助力垫(3),该助力垫(3)由高弹性的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或气垫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助力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2)的前底内部设有助力垫(3),该助力垫(3)是由一个斜面结构的弹性体所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助力运动鞋,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幸志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