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8022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包括机架、底座、顶盖和控制中心,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能在顶盖上移动,所述驱动杆的下方设置有上包边模,所述驱动杆的左侧设置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上设置有储胶盒,所述上包边模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下包边模,所述机架的左侧设置有传输机,所述传输机上设置有包边竹片,所述机架右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内设置有切割刀,所述机架的右侧设置有控制中心。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实现了对扇框的自动包边,提高了扇子的制作效率,节省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扇子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
技术介绍
宫扇,又名团扇,始于汉,盛于唐,为古代宫庭仕女的饰品,现今,已成为我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它的框架形状秀气、美观,再配上带有书画或绣花的扇面,古色古香,具有艺术、文化价值,非常适合人们观赏和收藏。最早传统的宫扇都由扇框、扇面和扇柄构成,制作时由铁丝等材料弯曲出宫扇的框架,需要对扇的框架进行包边,再在该框架上绷紧固定上扇面,然后再在框架的部位包裹上花色的布料构成扇框,再在扇框的下部固定上一扇柄。传统宫扇的对框架包边的材料就是由普通的竹片,通过手工的方式嵌到扇的框架上,这样的方式效率非常低,提高了制扇的成本。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为了提高制扇的包边效率,设计一款制扇的包边机是非常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传统宫扇的对框架包边的材料就是由普通的竹片,通过手工的方式嵌到扇的框架上,这样的方式效率非常低,提高了制扇的成本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包括机架、底座、顶盖和控制中心,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能在顶盖上移动,所述驱动杆的下方设置有上包边模,所述驱动杆的左侧设置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上设置有储胶盒,所述上包边模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置有下包边模,所述机架的左侧设置有传输机,所述传输机上设置有包边竹片,所述机架右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内设置有切割刀,所述机架的右侧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机架内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台,所述机架内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台。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出胶管上设置有胶加热装置,所述出胶管的前端设置有涂胶头,涂胶头的作用是在往扇框上包竹片之前先进涂胶,使竹片固定的更加牢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上包边模上设置有模具头,所述模具头为可拆卸式,所述扇子的扇框套入到所述模具头上,可以根据的不同扇框来选择相应的模具头,提高机器的功能和使用效率。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下包边模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移动轨道,所述下包边模包括左模具和右模具,包好的竹片的扇框放到下包边模上,左模具与右模具在移动轨道上移动,把扇框夹紧。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左模具和右模具的内侧均设置有加热块,加热块对包好的竹片进行加热,使竹片与扇框结合的更紧密。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为:所述出料台上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前端设置有夹紧块,所述夹紧块与气缸连接,通过夹紧气缸驱动夹紧块,把包好的扇框从模块头上取下来。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在工作过程中,驱动杆把扇框从进料台套到模具头上,传输机把传输竹片,机械手先夹着竹片,然后把竹片固定到扇框上,驱动杆转动进行把竹片包裹在扇框上,包裹结束后机械手内的切割刀把竹片切断;驱动杆再把包好竹片的扇放到下包边模上,左模具与右模具在移动轨道上移动,把扇框夹紧,加热装置对包好的竹片进行加热,使竹片与扇框结合的更紧密;驱动再把包好竹片的扇框放到出料台上,出料台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前端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与气缸连接,通过夹紧气缸驱动夹紧块,把包好的扇框从模块头上取下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实现了对扇框的自动包边,提高了扇子的制作效率,节省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传输机,2-包边材料,3-机架,4-顶盖,5-驱动装置,6-进料台,7-储胶盒,8-出胶管,9-加热装置,10-涂胶头,11-驱动杆,12-上包边模,13-模具头,14-左模具,15-加热块,16-移动轨道,17-工作台,18-切割刀,19-机械手,20-气缸,21-夹紧块,22-控制中心,23-出料台,24-底座,25-右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包括机架3、底座24、顶盖4和控制中心22,顶盖4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5,驱动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杆11,驱动杆11能在顶盖4上移动,驱动杆11的下方设置有上包边模12,驱动杆11的左侧设置有出胶管8,所述出胶管8上设置有储胶盒7,上包边模12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12,工作台12的上方设置有下包边模,机架3的左侧设置有传输机1,传输机1上设置有包边竹片2,机架3右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机械手19,机械手19内设置有切割刀18,机架3的右侧设置有控制中心22,机架3内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台6,机架3内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台23。其中,出胶管8上设置有胶加热装置9,出胶管8的前端设置有涂胶头10,涂胶头的作用是在往扇框上包竹片之前先进涂胶,使竹片固定的更加牢固。其中,上包边模12上设置有模具头13,模具头13为可拆卸式,扇子的扇框套入到所述模具头13上,可以根据的不同扇框来选择相应的模具头,提高机器的功能和使用效率。其中,下包边模与工作台之间设置有移动轨道16,下包边模包括左模具14和右模具25,包好的竹片的扇框放到下包边模上,左模具与右模具在移动轨道上移动,把扇框夹紧。其中,左模具14和右模具25的内侧均设置有加热块15,加热块对包好的竹片进行加热,使竹片与扇框结合的更紧密。其中,出料台23上设置有气缸20,气缸20的前端设置有夹紧块21,夹紧块21与气缸20连接,通过夹紧气缸驱动夹紧块,把包好的扇框从模块头上取下来。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在工作过程中,驱动杆把扇框从进料台套到模具头上,传输机把传输竹片,机械手先夹着竹片,然后把竹片固定到扇框上,驱动杆转动进行把竹片包裹在扇框上,包裹结束后机械手内的切割刀把竹片切断;驱动杆再把包好竹片的扇放到下包边模上,左模具与右模具在移动轨道上移动,把扇框夹紧,加热装置对包好的竹片进行加热,使竹片与扇框结合的更紧密;驱动再把包好竹片的扇框放到出料台上,出料台上设置有气缸,气缸的前端设置有夹紧块,夹紧块与气缸连接,通过夹紧气缸驱动夹紧块,把包好的扇框从模块头上取下来。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实现了对扇框的自动包边,提高了扇子的制作效率,节省了成本。以上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包括机架、底座、顶盖和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能在顶盖上移动,所述驱动杆的下方设置有上包边模,所述驱动杆的左侧设置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上设置有储胶盒,所述上包边模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下包边模,所述机架的左侧设置有传输机,所述传输机上设置有包边竹片,所述机架右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内设置有切割刀,所述机架的右侧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机架内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台,所述机架内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包括机架、底座、顶盖和控制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的上方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能在顶盖上移动,所述驱动杆的下方设置有上包边模,所述驱动杆的左侧设置有出胶管,所述出胶管上设置有储胶盒,所述上包边模的下方设置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下包边模,所述机架的左侧设置有传输机,所述传输机上设置有包边竹片,所述机架右侧的侧壁上设置有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内设置有切割刀,所述机架的右侧设置有控制中心,所述机架内的左侧设置有进料台,所述机架内的右侧设置有出料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作扇子的包边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盛风文化创意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