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507776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属于石油机械领域。该研磨支架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本体、扶正体;筒状本体用于容纳柱塞泵吸液阀片的圆柱状凸台,筒状本体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两个相对的盲槽,并且两个盲槽的开口向上延伸至筒状本体的上端面;扶正体为两个子板构成的V型翼状结构,两个扶正体的V型尖端竖直地固定在筒状本体相对的侧壁上,同时两个扶正体的上端面与筒状本体的上端面平行。可见,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研磨支架能够大大提高被水流刻蚀的吸液阀片的研磨修复效率,且修复效果好,进而降低油田注水的生产成本,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研磨支架还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便于推广使用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石油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
技术介绍
柱塞泵是液压系统中的一个重要装置,其中,柱塞泵通过柱塞在缸体内往复运动,使密封工作容腔的容积发生变化来实现吸收液体,然后高压压出液体的目的,而且柱塞泵因具有额定压力高、结构紧凑、效率高和流量调节方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开采作业、船舶行业及其他工程机械中。在油田注水作业中,通常需要利用柱塞泵将系统内部的注水加压到25MPa以上,然后再注入油层中。其中,柱塞泵吸液阀片呈圆盘状,圆盘面的下方设置有可与弹簧连接的同心圆柱状凸台,圆盘面与阀座相配合,柱塞泵吸液阀片的快速启闭动作可实现一个吸液排液的过程。但目前使用的柱塞泵吸液阀片的材质多为高分子聚合物材质,在柱塞泵运行的过程中,柱塞泵吸液阀片的圆盘面极易受水流刻蚀而报废,所以大量更换被水流刻蚀后的吸液阀片将大大增加油田注水的生产成本。但多数被水流刻蚀后的吸液阀片可经研磨修复后继续使用,进而延长柱塞泵吸液阀片的使用周期,降低油田注水的生产成本。现有技术可通过采用台虎钳固定被水流刻蚀后的吸液阀片,然后将被水流刻蚀后的吸液阀片的盘面与振动平磨机上的磨盘接触研磨,以使吸液阀片的圆盘面上的刻蚀痕迹被磨平,进而研磨修复了柱塞泵吸液阀片。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在现有技术提供的研磨修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过程中,由于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盘面呈圆盘状,台虎钳不容易稳定地夹持,导致被水流刻蚀后的吸液阀片的研磨修复效率低,且修复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吸液阀片的研磨修复效率,且修复效果好的柱塞泵吸液阀片研磨支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所述研磨支架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本体、扶正体;所述筒状本体用于容纳柱塞泵吸液阀片的圆柱状凸台,所述筒状本体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两个相对的盲槽,并且两个所述盲槽的开口向上延伸至所述筒状本体的上端面;所述扶正体为两个子板构成的V型翼状结构,两个所述扶正体的V型尖端竖直地固定在所述筒状本体相对的侧壁上,同时两个所述扶正体的上端面与所述筒状本体的上端面平行。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筒状本体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并且所述筒状本体上端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塞泵吸液阀片的圆柱状凸台的直径;所述筒状本体上与上端的距离等于所述圆柱状凸台高度的位置处的内径比所述圆柱状凸台的直径大1-3mm。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盲槽为方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或者弧形结构。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扶正体的V型尖端焊接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侧壁上。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子板为方形板、等腰梯形板或者三角形板;当所述子板为所述方形板时,两个所述方形板的一个侧边固定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侧壁上,形成所述V型翼状结构;当所述子板为所述等腰梯形板时,两个所述等腰梯形板的短底固定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侧壁上,形成所述V型翼状结构;当所述子板为所述三角形板时,两个所述三角形板的一个角部固定在所述筒状本体的侧壁上,形成所述V型翼状结构。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扶正体的两个所述子板之间的夹角为30°-120°。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筒状本体及所述扶正体的材质均选为灰铸铁材料、球墨铸铁材料或者蠕墨铸铁材料。具体地,作为优选,所述筒状本体的高度为65-75mm,所述筒状本体的平均内径为66-68mm。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在研磨修复被受水流刻蚀后的吸液阀片时,首先将待研磨修复的吸液阀片下端的圆柱状凸台置于筒状本体的内腔中,并使其上端部与吸液阀片相抵接触,从而使该吸液阀片固定,然后用虎台钳夹持住筒状本体的侧壁上的两个扶正体,并使吸液阀片的圆盘与振动平磨机的磨盘接触研磨,直至被水流刻蚀后的吸液阀片的盘面上的刻蚀痕迹被磨平,完成研磨修复。通过在筒状本体的侧壁上设置两个相对的盲槽,且将盲槽设置为开口向上并延伸至筒状本体的上端面,便于在吸液阀片的圆柱状凸台的下端给予其向上的力,进而便于从筒状本体上将研磨修复后的吸液阀片拆卸。通过将两个扶正体设置成V型翼状结构,其具有V型开口,当使用虎台钳夹持住该V型开口处两个子板的端面时,其将增加与虎台钳的接触面积,这可以使虎台钳牢固地将研磨支架固定,提高吸液阀片的修复效果及效率。该研磨支架仅包括筒状本体和扶正体,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固定柱塞泵吸液阀片的作用。可见,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研磨支架能够大大提高被水流刻蚀的吸液阀片的研磨修复效率,且修复效果好,进而降低油田注水的生产成本,而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研磨支架还具有结构简单,容易制造,便于推广使用等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扶正体的子板为方形板时,扶正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扶正体的子板为等腰梯形板时,扶正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3是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扶正体的子板为三角形板时,扶正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分别表示:1筒状本体,101盲槽,2扶正体,201子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如附图1所示,该研磨支架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本体1、扶正体2。其中,筒状本体1用于容纳柱塞泵吸液阀片的圆柱状凸台,筒状本体1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两个相对的盲槽101,并且两个盲槽101的开口向上延伸至筒状本体1的上端面。扶正体2为两个子板201构成的V型翼状结构,两个扶正体2的V型尖端竖直地固定在筒状本体1相对的侧壁上,同时两个扶正体2的上端面与筒状本体1的上端面平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在研磨修复被受水流刻蚀后的吸液阀片时,首先将待研磨修复的吸液阀片下端的圆柱状凸台置于筒状本体1的内腔中,并使其上端部与吸液阀片相抵接触,从而使该吸液阀片固定,然后用虎台钳夹持住筒状本体1的侧壁上的两个扶正体2,并使吸液阀片的圆盘与振动平磨机的磨盘接触研磨,直至被水流刻蚀后的吸液阀片的盘面上的刻蚀痕迹被磨平,完成研磨修复。通过在筒状本体1的侧壁上设置两个相对的盲槽101,且将盲槽101设置为开口向上并延伸至筒状本体1的上端面,便于在吸液阀片的圆柱状凸台的下端给予其向上的力,进而便于从筒状本体1上将研磨修复后的吸液阀片拆卸。通过将两个扶正体2设置成V型翼状结构,其具有V型开口,当使用虎台钳夹持住该V型开口处两个子板201的端面时,其将增加与虎台钳的接触面积,这可以使虎台钳牢固地将研磨支架固定,提高吸液阀片的修复效果及效率。该研磨支架仅包括筒状本体1和扶正体2,结构简单,能够实现固定柱塞泵吸液阀片的作用。可见,使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研磨支架能够大大提高被水流刻蚀的吸液阀片的研磨修复效率,且修复效果好,进而降低油田注水的生产成本,而且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支架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本体(1)、扶正体(2);所述筒状本体(1)用于容纳柱塞泵吸液阀片的圆柱状凸台,所述筒状本体(1)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两个相对的盲槽(101),并且两个所述盲槽(101)的开口向上延伸至所述筒状本体(1)的上端面;所述扶正体(2)为两个子板(201)构成的V型翼状结构,两个所述扶正体(2)的V型尖端竖直地固定在所述筒状本体(2)相对的侧壁上,同时两个所述扶正体(2)的上端面与所述筒状本体(1)的上端面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柱塞泵吸液阀片的研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支架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本体(1)、扶正体(2);所述筒状本体(1)用于容纳柱塞泵吸液阀片的圆柱状凸台,所述筒状本体(1)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两个相对的盲槽(101),并且两个所述盲槽(101)的开口向上延伸至所述筒状本体(1)的上端面;所述扶正体(2)为两个子板(201)构成的V型翼状结构,两个所述扶正体(2)的V型尖端竖直地固定在所述筒状本体(2)相对的侧壁上,同时两个所述扶正体(2)的上端面与所述筒状本体(1)的上端面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本体(1)的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并且所述筒状本体(1)上端的内径大于所述柱塞泵吸液阀片的圆柱状凸台的直径;所述筒状本体(1)上与上端的距离等于所述圆柱状凸台高度的位置处的内径比所述圆柱状凸台的直径大1-3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盲槽(101)为方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或者弧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支架,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春玲周忠军张润进张宝红刘家义张相军王猛戴清涛宋学峰祖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