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刺激靶点定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506354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靶点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患者的颅脑磁共振扫描图像;(2)基于磁共振图像,通过计算寻找到图像中脑内待刺激区域在头皮的最近投影点,该最近投影点即称为头皮靶点;(3)基于磁共振图像,计算图像中患者颅面部至少三处标志点与头皮靶点在头皮表面的最近距离;(4)用软尺分别以各标志点为圆心,各自与头皮靶点的距离为半径在头皮上画圆,圆的交点即为头皮靶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主要依赖于颅脑磁共振图像上各个标志点弧面距离的计算,因此方法简单便捷、无需大型设备、对治疗场地的要求低,与导航系统相比成本极大的降低。

The method of target location by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dete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arget localization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o obtain brai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s of patients; (2) bas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by calculating to find stimulation region in recent projection images in the brain scalp, the recent projection the point is called the scalp target; (3)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based on the calculated image of at least three patients with craniofacial landmarks and scalp targets in the nearest distance on the surface of the scalp; (4) with the tape on each point as the center of their head and skin target distance as the radius on the scalp. Draw a circle, the circle of intersection is the target of the scalp. The method mainly depends on the calculation of the arc distance of each mark point on the crani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e, so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convenient, and does not require large equipment, and has low requirement for the treatment site. Compared with the navigation system, the cost is greatly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颅磁刺激靶点定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颅磁刺激靶点定位方法。
技术介绍
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MagneticStimulation)是一种无创的神经干预技术。基于电磁相互转换的原理,对刺激线圈快速充放电会产生时变的感应磁场,时变磁场会在人体组织内产生感应电场和感生电流,从而对脑组织内的神经元活动进行兴奋性或抑制性的调控。人类大脑可分为多个功能特化的亚区,为了调节某个异常脑区的功能活动而不影响其他正常脑区,临床上需要在患者头皮表面找到特定功能区的体表投影位置。由于头颅外形和大脑结构在外形和功能上都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在没有设备辅助的情况下很难精准定位每位患者特定的待刺激区域的位置。为实现这一目的,市场上的产品主要通过红外导航系统来定位,该系统要获取被试的三维头颅磁共振扫描图像,将脑内的结构与头皮的体表特征对应起来,实现个体化的定位。然而,该设备价格昂贵(80万以上),使用复杂且占地面积大。并且,还要求每位患者,每次治疗均采用该设备,因而给经颅磁刺激的治疗带来的极高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经颅磁刺激靶点的个体化定位方法。该方法主要依赖于颅脑磁共振图像上各个标志点弧面距离的计算,因此无需大型设备且对治疗场地的要求低。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经颅磁刺激靶点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患者的颅脑磁共振扫描图像;(2)基于磁共振图像,通过计算寻找到图像中脑内待刺激区域在头皮的最近投影点,该最近投影点即称为头皮靶点;(3)基于磁共振图像,计算图像中患者颅面部至少三处标志点与头皮靶点在头皮表面的最近距离;(4)用软尺分别以各标志点为圆心,各自与头皮靶点的距离为半径在头皮上画圆,圆的交点即为头皮靶点。优选地,步骤(3)所述的颅面部标志点包括鼻根、左耳最低点、右耳最低点、左侧眼角、右侧眼角、枕骨隆突。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主要依赖于颅脑磁共振图像上各个标志点弧面距离的计算,因此方法简单便捷、无需大型设备、对治疗场地的要求低,与导航系统相比成本极大的降低。本专利技术仅仅利用患者的颅脑磁共振图像和颅面部的标志点,即可实现不同个体的个性化治疗,单次扫描图像还可多次使用,大大降低了时间和金钱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径路磁刺激靶点定位方法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而非对其加以限定。实施例1经颅磁刺激靶点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患者的颅脑磁共振扫描图像;(2)基于磁共振图像,通过计算寻找到图像中脑内待刺激区域在头皮的最近投影点,该最近投影点即称为头皮靶点;(3)基于磁共振图像,计算图像中患者鼻根、左右耳最低点分别与头皮靶点在头皮表面的最近距离,分别记为A、B、C厘米;(4)用软尺分别以鼻根、左右耳最低点为圆心,A、B、C厘米为半径在头皮上画圆,三个圆的交点即为头皮靶点。如图1所示,在头部任意一点与鼻根及左右耳的距离构成的一组数字(A、B、C)具有唯一性。因此,本方法先在颅脑磁共振图像上计算出头部某一点与鼻根及左右耳的距离,然后在患者头部测量,得到该头皮靶点的位置,开始治疗。实施例2经颅磁刺激靶点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患者的颅脑磁共振扫描图像;(2)基于磁共振图像,通过计算寻找到图像中脑内待刺激区域在头皮的最近投影点,该最近投影点即称为头皮靶点;(3)基于磁共振图像,计算图像中患者枕骨隆突、双侧眼角分别与头皮靶点在头皮表面的最近距离,分别记为D、E、F厘米;(4)用软尺分别以枕骨隆突、双侧眼角为圆心,D、E、F厘米为半径在头皮上画圆,三个圆的交点即为头皮靶点。在头部任意一点与枕骨隆突及双侧眼角的距离构成的一组数字(D、E、F)具有唯一性。因此,本方法先在颅脑磁共振图像上计算出头部某一点与枕骨隆突及双侧眼角的距离,然后在患者头部测量,得到该头皮靶点的位置,开始治疗。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经颅磁刺激靶点定位方法

【技术保护点】
经颅磁刺激靶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患者的颅脑磁共振扫描图像;(2)基于磁共振图像,通过计算寻找到图像中脑内待刺激区域在头皮的最近投影点,该最近投影点即称为头皮靶点;(3)基于磁共振图像,计算图像中患者颅面部至少三处标志点与头皮靶点在头皮表面的最近距离;(4)用软尺分别以各标志点为圆心,各自与头皮靶点的距离为半径在头皮上画圆,圆的交点即为头皮靶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经颅磁刺激靶点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患者的颅脑磁共振扫描图像;(2)基于磁共振图像,通过计算寻找到图像中脑内待刺激区域在头皮的最近投影点,该最近投影点即称为头皮靶点;(3)基于磁共振图像,计算图像中患者颅面部至少三处标志点与头皮靶点在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公俊汪凯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壹心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