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触电电路以及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218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触电电路以及电池装置,其中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和防触电电路;防触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充电设备充电口的正、负极输入端以及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正、负极充电端,正极输入端与正极充电端相连,负极输入端与负极充电端相连;防触电电路还包括一个继电器,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设于正极输入端和正极充电端之间,或者串设于负极输入端和负极充电端之间,继电器的线圈串设于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池装置保证了在触碰电池装置的正极输入端时而不会发生触电事故,提高了电池的用电安全性。

An anti electroshock circuit and a battery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electric shock preventing circuit and battery device, wherein the battery comprises a battery and electric shock protection circuit; electric shock proof circuit comprises a charging equipment for connecting the charging port of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input end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battery, the anode and cathode charging terminal, positive input terminal and the positive char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negative pole with the negative charging terminal is connected; electric shock proof circuit also includes a relay between the normally open contact of the relay is serially arranged on the positive input terminal and positive charging terminal, or a st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negative input end and the negative charge, the relay coil is serially arranged on the anode input end and a negative input. The battery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ensures that the electric shock accident will not occur when the positive pole input end of the battery device is touched, and the electric safety of the batter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触电电路以及电池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触电电路以及电池装置,属于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重量轻、储能大、功率大、无污染、寿命长、自放电系数小和温度适应范围广等优点,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储能及电动车领域也逐渐取代了其它的传统电池。但是,在现有技术中,当锂离子电池安装于电动车上或是用作其它动力电池时,各锂离子电池组的充电口正负极暴露,即使在各锂离子电池组不充电的情况下,也容易出现触电危险,且当金属物体同时与电池组充电口正负极接触时,极易发生短路爆炸等安全事故。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安全性能的锂离子电池组充电口保护电路,以有效避免由于锂离子电池组的充电口正负极暴露而造成触电事故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防触电电路以及电池装置,用于解决由于电池组的充电口正负极暴露而极易造成安全事故这一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触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充电设备充电口的正、负极输入端以及用于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正、负极充电端,正极输入端与正极充电端相连,负极输入端与负极充电端相连;所述防触电电路还包括一个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设于正极输入端和正极充电端之间,或者串设于负极输入端和负极充电端之间,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串设于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一个限流电阻串联。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一个防反二极管串联,所述防反二极管的方向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电流方向相同。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池装置,所述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和防触电电路;所述防触电电路包括用于连接充电设备充电口的正、负极输入端以及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正、负极充电端,正极输入端与正极充电端相连,负极输入端与负极充电端相连;所述防触电电路还包括一个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设于正极输入端和正极充电端之间,或者串设于负极输入端和负极充电端之间,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串设于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一个限流电阻串联。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一个防反二极管串联,所述防反二极管的方向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电流方向相同。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继电器常开触点串设在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和正极充电端之间,或者是串设在防触电电路的负极输入端和负极充电端之间,在被保护的电池不充电的情况下,由于继电器的线圈不带电,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保证了在触碰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时而不会发生触电事故。通过将继电器常开触点串设在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和电池的正极之间,或者是串设在防触电电路的负极输入端和电池的负极之间,将继电器的线圈串设在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之间,在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不连接充电设备的情况下,继电器线圈无电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开关断开,此时触碰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不带电,保证了在触碰电池的正极时而不会发生触电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电池装置实施例1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图2是电池装置实施例2的电路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电池装置实施例1:如图1所示,电池装置包括电池和一个防触电电路。此处的电池可以是单节电池,也可以是电池组。且电池的类型不限定,可以是锂离子电池、铅酸电池或者其他类型的电池。该防触电电路包括一个继电器KA,用于连接充电设备充电口的正极输入端1、负极输入端2,以及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正、负极充电端。其中,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1与电池正极充电端相连,防触电电路的负极输入端2与电池负极充电端相连。继电器KA的线圈串联于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1和负极输入端2之间,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串设于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1和电池的正极之间。另外,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1和电池的正极之间还串联有一个防反二极管D。在图1中,防反二极管D的阴极与电池的正极相连,二极管D的阳极与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相连。当然,防反二极管D的位置不固定,也可串联于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1和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之间,但是防反二极管D的方向要与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即防反二极管D的导通方向与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向一致。当需要对电池进行充电时,将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1与充电设备的正极相连,防触电电路的负极输入端2与充电设备的负极相连,继电器KA的线圈通电,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闭合,电池开始充电。充电完成后,将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1与充电设备的正极断开,防触电电路的负极输入端2与充电设备的负极断开,继电器KA的线圈断电,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断开。此时触碰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1,或者是用金属物体连接防触电电路的正极输入端1和负极输入端2时,由于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断开,则不会发生触电或短路事故。电池装置实施例2:与电池装置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以及防反二极管D串设在防触电电路的负极输入端2和电池的负极之间。如图2所示,防反二极管D的阳极与电池的负极相连,二极管D的阴极与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相连。当然,防反二极管D也可串联于防触电电路的负极输入端2和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之间,但是防反二极管D的方向要与继电器KA的常开触点中电流的方向一致,即防反二极管D的导通方向与电池的充电电流的方向一致。由于本实施例中电池装置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触电电路以及电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触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充电设备充电口的正、负极输入端以及用于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正、负极充电端,正极输入端与正极充电端相连,负极输入端与负极充电端相连;所述防触电电路还包括一个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设于正极输入端和正极充电端之间,或者串设于负极输入端和负极充电端之间,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串设于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触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连接充电设备充电口的正、负极输入端以及用于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正、负极充电端,正极输入端与正极充电端相连,负极输入端与负极充电端相连;所述防触电电路还包括一个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串设于正极输入端和正极充电端之间,或者串设于负极输入端和负极充电端之间,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串设于正极输入端和负极输入端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触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的线圈与一个限流电阻串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触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与一个防反二极管串联,所述防反二极管的方向与所述继电器的常开触点的电流方向相同。4.一种电池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随团张超杨凯李海龙张强和文文王秉鑫
申请(专利权)人:多氟多焦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