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积水配线装置及配线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20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8 07: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积水配线装置及配线系统,涉及配线保护器械技术领域,包括配线装置外套、元件和配线,配线装置外套包括本体保护部、接线保护部和连接部,本体保护部形成第一容纳腔,接线保护部形成第二容纳腔,连接部分别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连通,元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配线穿进第二容纳腔与元件相连接,元件与配线的连接处设置在连接部中,本体保护部与连接部相连处设置有多个排水孔,使积压在配线装置外套内的水由排水孔流出,保证配线装置的性能和线路的稳定性。

Anti water distribution line device and wir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nti water distributing device and wiring system,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wiring protection devices, including a wiring device, coat components and wiring, wiring device comprises a body protection coat, wiring protection part and a connecting part, body protection department to form the first accommodating cavity, forming second cavity wiring protection, connection don't part with the first holding chamber and the second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element is arranged in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wiring penetrated into the second elements connected with the accommodating cavity, the connection element and the wiring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art in protecting the body part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ar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drainage holes, the backlog in the wiring device inside the outer water flows out from a drainage hole,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ircuit wi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积水配线装置及配线系统
本技术涉及配线保护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积水配线装置及配线系统。
技术介绍
元件与配线连接的过程中由于处于不同的环境中,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线路的断开或者瘫痪,现有的配线装置外套容易形成积水,使元件与配线的连接处处于水中,影响配线装置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积水配线装置,该防积水配线装置在本体保护部的下端设置有多个间隔均匀排列的贯穿其内壁的排水孔,使积压在防积水配线装置外套内的水由排水孔流出,保证配线装置的性能和线路的稳定性。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防积水配线装置,包括配线装置外套、元件和配线;所述配线装置外套包括本体保护部、接线保护部和连接部;所述本体保护部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接线保护部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配线穿进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元件相连接,所述元件与所述配线的连接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中;所述本体保护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处设置有多个排水孔。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本体保护部的直径,所述本体保护部与所述连接部形成台阶面,多个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台阶面上。在该技术方案中,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本体保护部的直径,本体保护部与连接部形成台阶面,多个排水孔设置于台阶面上,使积压在配线装置外套中的水由排水孔流出,保证配线装置的性能和线路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本体保护部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依次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本体保护部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一容纳腔相连通,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依次连接形成第一容纳腔,元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与元件相连接的配线设置在接线保护部中,元件与配线相连接处设置在连接部中,该装置对元件和配线起到隔绝保护的作用,使元件和配线与外界隔绝,保证配线装置的性能和线路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台阶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底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所在的平面呈锐角设置。在该技术方案中,台阶面分别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所在的平面呈锐角设置,排水孔贯穿台阶面设置,使积压在配线装置外套的水滞留在台阶面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分别所形成的槽内,排水孔设置在槽底部,使积压的水从排水孔中流出,保证配线装置的性能和线路的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底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与所述连接部的连接处。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底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与连接部的连接处的强度相比较其他地方而言机械强度更大,在将元件放入本体保护部中时,需要将该装置进行打开,在打开的过程中,机械强度小的地方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将排水孔设置在机械强度大的位置,使布局更合理,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多个连接件,所述配线装置外套沿所述本体保护局部、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接线保护部相连接的方向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第五侧板相连接,多个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设置;多个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和所述第二安装部可拆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配线装置外套沿本体保护局部、连接部和接线保护部相连接的方向设置有安装部,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与第一侧板相连接,第二安装部与第五侧板相连接,多个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设置,多个连接件与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可拆卸连接,在使用该装置时先将连接件拆卸,用力分开与第一安装部连接的第一侧板和与第二安装部连接的第五侧板,将元件放入本体保护部中,与配线相连接,调整元件与配线相连接处的位置,使之处于连接部中,再将连接件穿过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使该装置闭合,设置连接件可对该装置进行实时监控和检测维修,方便工人操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本体保护部与所述元件的形状相匹配。在该技术方案中,本体保护部与元件的形状相匹配,使元件能够更好地固定在本体保护部中,使该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对元件起到了一个更好的保护作用,提高了该装置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本体保护部、所述接线保护部与所述连接部为一体成型制造。在该技术方案中,将本体保护部、接线保护部与连接部使用一体成型制造,一体成型制造相比其他制造方法能够节省加工时间,减少了工序,提高了生产效率。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配线装置外套采用软体材料制成。在该技术方案中,配线装置外套采用软体材料制成,能够适应元件的形状,当配线装置外套中存在积水时,对软体材料的腐蚀性较小,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配线系统,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防积水配线装置。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防积水配线装置及配线系统,包括配线装置外套、元件和配线,配线装置外套包括本体保护部、接线保护部和连接部,本体保护部形成第一容纳腔,接线保护部形成第二容纳腔,连接部分别与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连通,元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中,配线穿进第二容纳腔与元件相连接,元件与配线的连接处设置在连接部中,本体保护部与连接部相连处设置有多个排水孔,使积压在配线装置外套内的水由排水孔流出,保证配线装置的性能和线路的稳定性。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防积水配线装置的配线装置外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配线装置外套的剖面示意图。图标:1-本体保护部;2-接线保护部;3-连接部;4-台阶面;5-安装部;6-排水孔;11-顶板;12-第一侧板;13-第二侧板;14-第三侧板;15-第四侧板;16-第五侧板;17-底板;51-第一安装部;52-第二安装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积水配线装置及配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积水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线装置外套、元件和配线;所述配线装置外套包括本体保护部、接线保护部和连接部;所述本体保护部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接线保护部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配线穿进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元件相连接,所述元件与所述配线的连接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中;所述本体保护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处设置有多个排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积水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配线装置外套、元件和配线;所述配线装置外套包括本体保护部、接线保护部和连接部;所述本体保护部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接线保护部形成第二容纳腔,所述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所述第二容纳腔相连通;所述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中,所述配线穿进所述第二容纳腔与所述元件相连接,所述元件与所述配线的连接处设置在所述连接部中;所述本体保护部与所述连接部相连处设置有多个排水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积水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直径小于所述本体保护部的直径,所述本体保护部与所述连接部形成台阶面,多个所述排水孔设置于所述台阶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积水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保护部包括顶板、侧板和底板,所述顶板、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容纳腔相连通;所述侧板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五侧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第三侧板、所述第四侧板和所述第五侧板依次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积水配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面分别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源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粤创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