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叶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96626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叶风扇,无叶风扇包括基座、机头及分流部,基座内收容有动力系统,动力系统用于产生高压气流,机头包括两个出风部,每个出风部开设有风道,每个出风部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连通风道,动力系统通过分流部连接两个出风部,分流部用于将高压气流导向两个出风部,分流部包括分流部本体,分流部本体包括入口、两个出口及三通结构,三通结构连通入口及两个出口,两个出口分别连通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风道,高压气流由入口进入三通结构内,三通结构用于将进入三通结构内的高压气流分流成两股气流,并使得两股气流分别由两个出口进入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风道。三通结构加工较为简单,易于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叶风扇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叶风扇。
技术介绍
在相关技术中,由无叶风扇的动力系统产生的高压气流为直接进入机头的风道内进行分流,这样需要在风道内单独设计用于气流分流的部件结构,从而导致风道的注塑加工难度较大,不利于无叶风扇的制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需要提供一种无叶风扇。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包括基座、机头及分流部,所述基座内收容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产生高压气流,所述机头包括两个出风部,每个所述出风部开设有风道,每个所述出风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道,所述动力系统通过所述分流部连接所述两个出风部,所述分流部用于将所述高压气流导向所述两个出风部,所述分流部包括分流部本体,所述分流部本体包括入口、两个出口及三通结构,所述三通结构连通所述入口及所述两个出口,所述两个出口分别连通所述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所述风道,所述高压气流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三通结构内,所述三通结构用于将进入所述三通结构内的所述高压气流分流成两股气流,并使得所述两股气流分别由所述两个出口进入所述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所述风道。在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中,由于动力系统通过分流部连接两个出风部,且分流部形成有用于分流高压气流的三通结构,这样由动力系统产生的高压气流为经由分流部的三通结构分流后再进入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风道,如此,不需要在两个出风部的风道内单独设置用于气流分流的部件结构,从而简化了两个出风部的风道的结构,降低了风道的加工难度,同时,三通结构加工较为简单,易于实现,并且在三通结构的导向及分流作用下,可将气流充分导向对应的风道内,从而减小了气流损失,保证了气流的分流效果,并且气流先分开再进入风道的方式可降低风道内的气动噪音,进而提升了用户体验。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部包括弧形导流件,所述弧形导流件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弧形导流面,所述弧形导流面构成所述三通结构的内壁的表面,所述弧形导流面朝向所述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并用于将所述两股气流分别导向所述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所述风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部本体的上端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弧形导流件,所述弧形导流件包括构成所述三通结构的内表面的弧形导流面,所述弧形导流面朝向所述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并用于将所述两股气流分别导向所述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所述风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部包括进气管道及两个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连通所述入口及所述两个出气管道,并与所述两个出气管道形成所述三通结构,所述两个出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气管道及所述两个出口,所述高压气流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进气管道,所述两个出气管道用于将所述两股气流分别经由所述两个出口导入所述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所述风道,所述弧形导流件连接所述两个出气管道,所述弧形导流面构成所述两个出气管道的内壁的表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座形成有支架,所述分流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动力系统安装在所述分流部的另一端以悬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基座的内壁隔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分流部本体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架形成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设所述第一通孔以将所述安装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罩体及扩压器,所述罩体包括内圈体及外圈体,所述内圈体与所述外圈体连接并收容在所述外圈体内,所述动力系统通过所述外圈体安装在所述分流部的另一端,所述内圈体的内壁与所述扩压器连接并形成有第一腔室及腔室出口,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腔室出口连通所述入口,所述高压气流由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入口进入所述三通结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叶风扇包括第一密封件,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密封所述腔室出口及所述入口之间的间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叶风扇包括环形连接件,所述环形连接件卡设在所述外圈体的外周面上,所述动力系统通过所述环形连接件与所述分流部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叶风扇包括紧固件、弹簧及环形固定片,所述环形固定片卡设在所述外圈体的外周面上并位于所述环形连接件的下侧,所述环形固定片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环形连接件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分流部本体的下端向下延伸形成有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紧固件依次穿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弹簧、所述第三通孔及所述螺纹孔而将所述动力系统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连接端。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叶风扇包括环形弹性件,所述环形弹性件设置在所述环形连接件与所述连接端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叶风扇包括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用于将所述机头的一端卡设在所述分流部的上端以密封所述风道与所述出口的连接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头包括两个进风部,所述两个进风部相对,所述风道开设在每个所述出风部内及每个所述进风部内,每个所述进风部的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出风部的一端,每个所述进风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分流部对应的一端,每个所述进风部均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出口及所述风道,所述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及所述出风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无叶风扇包括两个第二密封件,所述两个第二密封件分别用于密封所述两个出口与所述两个进风部对应的所述进风口之间的间隙。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头包括第一风道件及第二风道件,所述第一风道件连接所述第二风道件以形成所述两个出风部及所述两个进风部,所述第一风道件的侧部开设有所述出风口。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机头呈倒U型,所述第一风道件为内侧件,所述第二风道件为外侧件。本技术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无叶风扇Ⅰ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3是图1的无叶风扇的Ⅱ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的剖面示意图。图5是图4的无叶风扇Ⅲ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图4的无叶风扇Ⅳ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的基座的分流部与动力系统的立体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的基座的分流部与动力系统的另一立体示意图。图9是图8的无叶风扇的基座的分流部与动力系统Ⅴ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的基座的分流部与动力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11是图10的无叶风扇的基座的分流部与动力系统Ⅵ部分的的放大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的基座的动力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13是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无叶风扇的的机头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述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叶风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收容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产生高压气流;及机头,所述机头包括两个出风部,每个所述出风部开设有风道,每个所述出风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道;及分流部,所述动力系统通过所述分流部连接所述两个出风部,所述分流部用于将所述高压气流导向所述两个出风部,所述分流部包括分流部本体,所述分流部本体包括入口、两个出口及三通结构,所述三通结构连通所述入口及所述两个出口,所述两个出口分别连通所述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所述风道;所述高压气流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三通结构内,所述三通结构用于将进入所述三通结构内的所述高压气流分流成两股气流,并使得所述两股气流分别由所述两个出口进入所述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所述风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收容有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用于产生高压气流;及机头,所述机头包括两个出风部,每个所述出风部开设有风道,每个所述出风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风道;及分流部,所述动力系统通过所述分流部连接所述两个出风部,所述分流部用于将所述高压气流导向所述两个出风部,所述分流部包括分流部本体,所述分流部本体包括入口、两个出口及三通结构,所述三通结构连通所述入口及所述两个出口,所述两个出口分别连通所述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所述风道;所述高压气流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三通结构内,所述三通结构用于将进入所述三通结构内的所述高压气流分流成两股气流,并使得所述两股气流分别由所述两个出口进入所述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所述风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本体的上端形成有向下凸出的弧形导流件,所述弧形导流件包括构成所述三通结构的内表面的弧形导流面,所述弧形导流面朝向所述高压气流的流动方向,并用于将所述两股气流分别导向所述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所述风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包括进气管道及两个出气管道,所述进气管道连通所述入口及所述两个出气管道,并与所述两个出气管道形成所述三通结构,所述两个出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气管道及所述两个出口;所述高压气流由所述入口进入所述进气管道,所述两个出气管道用于将所述两股气流分别经由所述两个出口导入所述两个出风部的对应的所述风道;所述弧形导流件连接所述两个出气管道,所述弧形导流面构成所述两个出气管道的内壁的表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形成有支架,所述分流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动力系统安装在所述分流部的另一端以悬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动力系统与所述基座的内壁隔开。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部本体的两侧向外延伸形成有安装台,所述安装台包括安装面,所述安装面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支架形成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穿设所述第一通孔以将所述安装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罩体及扩压器,所述罩体包括内圈体及外圈体,所述内圈体与所述外圈体连接并收容在所述外圈体内,所述动力系统通过所述外圈体安装在所述分流部的另一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伟锦叶似锦邵琛潘新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环境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