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窗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96066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落地窗排水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安装在基土层上靠近落地窗设置的排水管,在排水管上方固定有格栅板,所述基土层位于落地窗下方设有隔断槽,隔断槽中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落地窗的安装组件,排水管的顶部敞口且横截面呈U形,排水管内形成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排水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落地窗外雨水可能渗入到室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落地窗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饰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落地窗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落地窗是指一种直接在地面上固定的窗户,落地窗面积多数占用一堵墙的面积,使其可视面是所有类型窗户中最大者。无论人站在客厅,还是卧室,都可以通过落地窗看到外面的景观。宽大的采光区,有利于光线最大化的进入,达到室内光线的明亮,凸显室内宽敞,给人开阔之感。因此临街的店铺越来越多的在装饰时使用落地窗取代传统的实体结构墙。现有落地窗一般将玻璃底部采用构件安装在地面上,当外部下雨时,尤其是在暴雨多发季节,水容易堆积将连接构件淹没,水会透过连接构件渗入到室内,对室内清洁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落地窗排水系统,使得雨水及时排走,降低室外的水积蓄渗入到室内的可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落地窗排水系统,包括安装在基土层上靠近落地窗设置的排水管,在排水管上方固定有格栅板,所述基土层位于落地窗下方设有隔断槽,隔断槽中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落地窗的安装组件,排水管的顶部敞口且横截面呈U形,排水管内形成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排水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雨天时,雨水从格栅板流到排水管中,然后从排水道排到其他位置,降低了雨水积蓄的可能,雨水不易从安装组件进入到室内。格栅板能够防止雨水中大尺寸的杂物进入到排水管中,避免堵塞。即使雨水渗入到基土层,由于隔断槽的作用,减少了雨水从基土层渗入到室内造成返潮现象。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包括两端水平固定在敞口侧壁上的多个加强筋。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增加了排水管敞口处的连接强度,降低排水管受到外力变形或损坏的可能,使得排水管的敞口保持在最大形状,有利于雨水排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筋交错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筋与排水管的管壁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增加了排水管的稳定性,排水管受到外力时不易在宽度方向和长度方向变形。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排水管还包括设置在排水道上方的过滤板,过滤板上设有多个透水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在进入排水道前,水中的杂质被过滤板过滤,减少杂质在排水道中堆积,时间久了可能造成排水管堵塞,保持排水通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板呈蜂窝结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蜂窝状结构增加了过滤板内部的过滤面积,并对雨水进行多层过滤,过滤效果更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在隔断槽中的支撑件和固定在支撑件上方的固定件,固定件与落地窗固定连接且连接处密封处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将隔断槽填充,水不易穿过支撑件从地下渗入到室内。由于固定件与落地窗之间密封处理,进一步降低雨水从安装组件处渗到室内的可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顶部设有用于支撑落地窗的垫板,垫板一侧与固定件一体连接,另一侧悬空,固定件在垫板悬空一侧固接有用于支撑夹固垫板悬空部位的夹持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落地窗安装时空腔部分具有一定的减震效果,防止地面震动时落地窗损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的侧面设有卡槽,夹持件包括夹持在垫板上的上夹持部和下夹持部,以及与卡槽配合的卡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夹持件与固定件卡接,安装拆卸方便,方便维护。综上所述,本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下雨天气排水系统可以使得雨水及时排出,减小雨水在落地窗处积蓄可能,避免雨水从落地窗的安装位置渗入到室内;2.格栅板与过滤板共同对雨水进行过滤,减少了水中杂质在排水管中沉积造成堵塞的可能,保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3.安装组件在起到支撑固定落地窗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雨水从基土层渗入到室内造成返潮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排水系统内部各部件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显示排水系统与落地窗连接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显示落地窗夹持件结构在图3中A部的放大图。图中:1、基土层;11、凹槽;12、隔断槽;2、混凝土层;3、大理石板;4、排水管;41、加强筋;42、过滤板;43、排水道;5、格栅板;6、室内地板;7、安装组件;71、固定件;711、卡槽;712、垫板;72、支撑件;8、夹持件;81、上夹持部;82、下夹持部;83、定位板;84、卡板;9、落地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1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实施例:落地窗排水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在基土层1上通过安装组件7固定有落地窗9,将室内和室外隔开。在室外靠近落地窗9处设有排水管4和盖在排水管4上方的格栅板5,雨水可以从格栅板5流到排水管4排放到其它位置,避免雨水积蓄。参考图2和图3,在基土层1上设有凹槽11,凹槽11与排水管4的底部轮廓相适应,以方便排水管4的铺设。在排水管4远离落地窗9的一侧铺设有大理石板3,大理石板3与基土层1之间通过混凝土层2连接。在基土层1上开设有隔断槽12,将落地窗9的地面底部两侧隔开,降低水从基土层1处渗透到室内造成返潮现象。室内的基土层1上方通过混凝土层2铺设有室内地板6,室内地板6可以是木地板、瓷砖或者石板。参考图2和图3,排水管4的截面轮廓呈半圆形,排水管4可以采用塑料通过注塑工艺成型,塑料可以是PP、PE、HDPE等材质。排水管4包括两端水平固定在管壁顶部的多个加强筋41、固定在加强筋41下方的过滤板42和位于过滤板42下方的排水道43,多个加强筋41可以交叉设置,使得加强筋41与管壁之间形成多个三角形结构,增加排水管4结构的稳定性,降低排水管4受到外力时沿宽度或长度方向变形的可能。过滤板42呈蜂窝状,过滤板42上分布有大量的透水孔,这样雨水中的砂石等杂质被过滤板42阻挡,水从排水道43中排出,减小了排水道43发生堵塞的可能,便于维护。格栅板5上分布有多个开口,方便雨水及时流向排水管4,隔栅板5能够将雨水中携带的大尺寸的杂物隔离,避免其进入到排水管4造成堵塞。参考图1和图2,安装组件7位于隔断槽12内,安装组件7包括位于下方的支撑件72和固定在支撑件72上方的固定件71,固定件71与落地窗9底部固定连接,接缝处涂敷有密封胶。结合图3和图4,在固定件71与落地窗9之间靠近排水管4一侧设有夹持件8,夹持件8采用不锈钢制作,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锈蚀性。夹持件8包括位于一端的上夹持部81和下夹持部82,以及位于另一端的定位板83和卡板84,上夹持部81与定位板83呈7字形结构,上夹持部81与定位板83相对设置,定位板83的弯折端固定在上夹持部81的竖直端底部。下夹持部82呈L形,下夹持部82与上夹持部81的弯折处固定连接,使得上夹持部81与下夹持部82之间形成夹口。卡板84垂直于定位板83设置并朝向固定件71,在固定件71的侧面设有卡槽711,卡板84卡固到卡槽711中,使得夹持件8支撑固定在固定件71上,此时,定位板83贴合固定件71的侧壁设置。在固定件71与落地窗9之间设有水平的垫板712,垫板712靠近室内地板6的一侧与固定件71一体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落地窗排水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落地窗排水系统,包括安装在基土层(1)上靠近落地窗(9)设置的排水管(4),在排水管(4)上方固定有格栅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土层(1)位于落地窗(9)下方设有隔断槽(12),隔断槽(12)中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落地窗(9)的安装组件(7),排水管(4)的顶部敞口且横截面呈U形,排水管(4)内形成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排水道(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落地窗排水系统,包括安装在基土层(1)上靠近落地窗(9)设置的排水管(4),在排水管(4)上方固定有格栅板(5),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土层(1)位于落地窗(9)下方设有隔断槽(12),隔断槽(12)中放置有用于支撑固定落地窗(9)的安装组件(7),排水管(4)的顶部敞口且横截面呈U形,排水管(4)内形成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排水道(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落地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包括两端水平固定在敞口侧壁上的多个加强筋(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41)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落地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管(4)还包括设置在排水道(43)上方的过滤板(42),过滤板(42)上设有多个透水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落地窗排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碧合力建筑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