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忠才专利>正文

腐植酸菌谱富集方法及菌谱接种法生化合成腐植酸生产新工艺技术

技术编号:1749416 阅读:2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腐植酸菌谱富集方式及利用菌谱接种法生化合成腐植酸的新工艺。该工艺中采用天然有机物与含氮磷钾化学合成物混配的基料,发酵培养腐植酸菌谱和完成腐植酸的生化合成,关键在于发酵过程中引用了菌谱抑制剂,亚硫酸钠、亚硫磺酸钠、硼砂、或亚硫酸铋,抑制了无益杂菌的生长,使有效腐植酸菌种能大量繁殖并生成高质的腐植酸。工艺中还借助多功能发酵罐实行搅拌发酵,使得生化法合成腐植酸生产真正达到工业化生产,工艺条件严格在线控制的新水平。大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了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化合成法生产腐植酸技术中所涉及的腐植酸菌种的富集方法及利用富集后腐植酸菌种制取腐植酸的新工艺。腐植酸以其在农业、林业、畜牧业及医药界的广泛应用和重大效果而引起科技界的高度重视。特别是近年来人们已经发现利用土壤或腐败植物中自然形成的广谱菌种,配制一定量的有机物及含氮、磷、钾的化学物质做发酵基料,借助发酵工艺能够直接实现腐植酸的生化合成(见中国专利92103519.5),人类可以不再依赖自然界的恩赐而利用工厂大规模制造腐植酸。目前生化合成腐植酸的生产水平仍停留在天然广谱菌种发酵阶段。由于天然菌种包含着不同性质的杂菌,因而在发酵过程中,生成物复杂。大量无益菌种的繁殖不但消耗了基料的养份,而且产生严重的质量损害,例如某些霉菌生成物具特殊味,使腐植酸产品很不易为人所接受。不必要的消耗使得发酵的周期长,产量低。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的原因还在于基料中有机物与无机物基料的配比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微生物发酵工程中的生化反应规律做出科学和严格的搭配。因而造成产品技术参数无确定值,对规模化工业生产有很大差距。按生物工程技术的一般发展规律,应当在现有的工艺基础上进行菌种的分离,培育和重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腐植酸菌谱富集方法,利用土壤或腐败植物中产生的天然广谱菌种在有机物与含氮、磷、钾无机物混配的培养基料中发酵过程,其特征在于在发酵过程中加入了菌谱抑制剂:a、亚硫酸钠,b、四硫磺酸钠,c、硼酸或硼砂,d、亚硫酸铋,取其中一种或两种搭配使用,加入剂量如下(每100份有机基料加入份额):亚硫酸钠 0. 1-3份四硫磺酸钠 0. 1-2. 5份硼砂或硼酸 0. 5-2. 5份亚硫酸铋 0. 05-0. 1份投入抑制剂后充分搅拌调整PH值5. 5-7. 0,温度26-37℃,保持 24-36小时即可获含腐植富集菌谱的混合物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忠才詹益豪刘士庆
申请(专利权)人:杨忠才詹益豪刘士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