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obile sensing method includes a sensor signal to determine wave sensing unit produces a trigger whether to cross the threshold; the induction signal in a first period of time whether or not to include the sawtooth waveform; and if the induction signal across the trigger threshold and the sensing signal in the first period do not include a sawtooth waveform generating a mobile war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降低误警报的移动感测方法和移动感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感测方法和移动感测器,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降低误警报的移动感测方法和移动感测器。
技术介绍
一些移动感测器可检测物体所发射/反射的音波/光波,以检测移动事件。例如被动式红外线(PassiveInfrared,又称为PIR)移动感测器可根据感应到的红外线变化来判断是否检测到人体移动,但其准确率会随着不同的使用情境而有所不同。例如,当PIR移动感测器设置于室内环境时,由于环境干扰源较少,故可维持适当的准确率。然而,当PIR移动感测器设置于户外环境时,由于环境噪声较多,导致PIR移动感测器因为噪声过度干扰而准确率下降,发出误警报的机率也因而增加。因此,为了确保移动感测器的准确率,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可抗噪声又能准确判断人体移动的演算法,以适用不同的使用情境。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即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降低误警报的移动感测方法和移动感测器,其可抗噪声又能准确判断人体移动来适用不同的使用情境。本专利技术揭露一种移动感测方法,包含有判断一波感测单元产生的一感应信号是否越过一触发门槛值;判断该感应信号于一第一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判断一波感测单元产生的一感应信号是否越过一触发门槛值;判断该感应信号于一第一时段内是否不包括锯齿波形;以及若该感应信号越过该触发门槛值且该感应信号于该第一时段内不包括锯齿波形,产生一移动警示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感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有:判断一波感测单元产生的一感应信号是否越过一触发门槛值;判断该感应信号于一第一时段内是否不包括锯齿波形;以及若该感应信号越过该触发门槛值且该感应信号于该第一时段内不包括锯齿波形,产生一移动警示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该感应信号于该第一时段内是否不包括锯齿波形的步骤包含:若该感应信号于该第一时段内有任两个相邻的转折点间的时间差短于该第一预设值、或有任两个相邻的转折点间的强度差低于该第二预设值、或有任两个相邻的转折点间的时间差短于该第一预设值且强度差低于该第二预设值,判断该感应信号于该第一时段内包括锯齿波形。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判断该感应信号于一第二时段的峰对峰值是否大于一动态参考值;其中产生该移动警示信号的步骤包括:若该感应信号越过该触发门槛值、该感应信号于该第一时段内不包括锯齿波形且该感应信号于该第二时段的峰对峰值大于该动态参考值,产生该移动警示信号。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感应信号于一触发时间越过该触发门槛值,该第一时段的起点是从该从触发时间往前的一第一时间,该第一时段的终点是从该从触发时间往后的一第二时间,该动态参考值相关于该感应信号于一第三时段的峰对峰值,且该第三时段的起点是从该第一时间往前的一第三时间,且该第三时段的终点是该第一时间,该动态参考值等于该感应信号于该第三时段的峰对峰值加上一第一正数值或乘上一大于1的一第二正数值。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时段与该第一时段完全重叠;或者该第二时段的起点是从该从触发时间往前的一第四时间点,且该第二时段的终点是从该从触发时间往后的一第五时间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波感测单元是一被动式红外线感测单元。7.一种移动感测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波感测单元;一处理器,耦接于该波感测单元;以及一记忆体,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全,颜宏易,
申请(专利权)人:中磊电子苏州有限公司,中磊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