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8390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辐射板和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辐射板的一侧上,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用于将所述辐射板升温或降温,所述辐射板通过辐射使其周围环境升温或降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变了换热器的结构及传热方式,通过增加辐射板提高了辐射效率,并且采用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同时对室内进行升温或降温,使房间可以快速升温、降温。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ndoor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the air conditioner comprises a radiation plate and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one side of the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is arranged on the radiation plate on the micro channel heat exchanger for the radiant heating or cooling, the radiation board by radiation heating or cooling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invention changes the structure and the heat transfer mode of the heat exchanger, improves the radiation efficiency by increasing the radiation plate, and uses the convection and radiation mode to simultaneously warm or cool the indoor room, so that the room can quickly heat up and cool dow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冷媒直膨式换热系统主要包含直热式地板辐射、辐射内机。现有的直热式地板辐射,安装难度较大,后期泄漏率高,维修成本大,周期长。现有的辐射内机,其辐射效率低,换热器占用空间大,不美观、不能对房间进行快速升温,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辐射效率低,不能对房间进行快速升温、冷却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辐射板和微通道换热器,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辐射板的一侧上,所述微通道换热器用于将所述辐射板升温或降温,所述辐射板通过辐射使其周围环境升温或降温。进一步地,所述辐射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气流孔。进一步地,所有所述气流孔的开孔面积总和的范围为所述辐射板面积的1/4~1/3。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有通风口的外壳,所述辐射板设置在所述外壳上,并与所述外壳围成容纳腔,所述微通道换热器位于所述容纳腔内。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设置在所述辐射板周向的所述外壳侧壁上。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引导所述空调室内机周围的空气自所述气流孔进入所述空调室内机,并从所述通风口排出。进一步地,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风机包括离心风叶,所述离心风叶的进风方向朝向所述辐射板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进风口上还设置有空气滤网。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引导所述空调室内机周围的空气自所述通风口进入所述空调室内机,并从所述气流孔排出。进一步地,所述风机为贯流风机,所述贯流风机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贯流风机的进风口与所述通风口连通,所述贯流风机的出风口方向朝向所述辐射板设置。进一步地,所述风机的出风口上还设置有空气滤网。进一步地,所述微通道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管和集流管,多个所述换热管间隔设置在所述辐射板上,所述换热管内设置有多个沿其长度方向贯通的冷媒通道,所述集流管设置于所有所述换热管的一端,所有所述冷媒通道与所述集流管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内靠近辐射板一侧的所述冷媒通道的数量大于背离所述辐射板一侧的所述冷媒通道的数量。进一步地,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管间还设置有翅片,且所述翅片分别与两个相邻的所述换热管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翅片背向所述辐射板的一侧至所述辐射板的距离为L,所述翅片靠近所述辐射板的一侧至所述辐射板的距离为a,a≤L/2。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翅片间的间距小于等于所述换热管长度的/。进一步地,所述气流孔孔径不小于相邻所述翅片间的间距。进一步地,多个所述气流孔形成镂空形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空调系统,包括上述的空调室内机。本专利技术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微通道换热器设置在辐射板上,进而实现辐射板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与室内的辐射换热,制热时,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进入空调室内机,并释放大量的热量,将微通道换热器加热,进而使空调室内机周围的空气以自然对流方式被加热后排出,受气流压差驱动,微通道换热器周边的空气又加热,如此实现空气的不断循环对流加热,同时空调室内机的辐射板表面温度升高,与室内形成热辐射面,通过发射红外线和可见光来不断的向室内传递热量,实现辐射制热;制冷时,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进入空调室内机,并在空调室内机内的冷媒蒸发吸热,从而冷却微通道换热器,进而使空调室内机周围的空气以自然对流的方式被冷却后排出,同时受气流压差驱动的影响,微通道换热器周围的空气又被冷却,如此实现空气的不断循环对流降温,同时辐射板表面温度降低,一方面可以不断的吸收室内热量,另一方面通过辐射降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改变了换热器的结构及传热方式,通过增加辐射板提高了辐射效率,并且采用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同时对室内进行升温或降温,使房间可以快速升温、降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辐射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辐射板镂空图案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离心风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空气流向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空气流向示意图;图1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微通道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换热管中冷媒通道分布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翅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翅片安装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例:10、辐射板;11、气流孔;12、镂空形状;20、微通道换热器;21、换热管;211、冷媒通道;22、集流管;23、翅片;30、外壳;31、侧板;32、背板;33、通风口;34、蜗壳;40a、风机;40b、风机;41a、离心风叶;41b、贯流风叶;42、电机;43、电机支架;44、电机盖;45、橡胶减震垫;46、空气滤网;50、室外换热器;60、压缩机;70、四通阀;80、节流阀;90、冷凝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辐射板10和微通道换热器20,微通道换热器20设置在辐射板10的一侧上,微通道换热器20用于将辐射板10升温或降温,辐射板10通过辐射使其周围环境升温或降温。本专利技术空调室内机通过将微通道换热器20设置在辐射板10上,进而实现辐射板10通过热辐射的方式与室内的辐射换热,制热时,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进入空调室内机,并释放大量的热量,将微通道换热器20加热,进而使空调室内机周围的空气以自然对流方式被加热后排出,受气流压差驱动,微通道换热器20周边的空气又加热,如此实现空气的不断循环对流加热,同时空调室内机的辐射板10表面温度升高,与室内形成热辐射面,通过发射红外线和可见光(热辐射是通过发射电磁波来进行能量的传递,此处的可见光区段是一种电磁波,波长为0.38μm-0.76μm)来不断的向室内传递热量,实现辐射制热;制冷时,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进入空调室内机,并在空调室内机内的冷媒蒸发吸热,从而冷却微通道换热器20,进而使空调室内机周围的空气以自然对流的方式被冷却后排出,同时受气流压差驱动的影响,微通道换热器20周围的空气又被冷却,如此实现空气的不断循环对流降温,同时辐射板10表面温度降低,一方面可以不断的吸收室内热量,另一方面通过辐射降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改变了换热器的结构及传热方式,通过增加辐射板10提高了辐射效率,并且采用对流和辐射的方式同时对室内进行升温或降温,使房间可以快速升温、降温。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辐射板10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气流孔11,通过在辐射板10上设置气流孔11,气流孔11可以是圆形,方形等,如图4所示,也可以是多个气流孔11形成的镂空形状12(即镂空文案处理),辐射板10设置气流孔11后,可以使辐射板10形成空调室内机的风口,保证微通道换热器20周围的空气通过气流孔11,与空调室内机内部对流,实现了空气与空调室内机的充分接触,同时还可以防止换热器翅片的倒片问题;另外,镂空形状12同时还可以使空调室内机的外观更加美化。在上述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板(10)和微通道换热器(20),所述微通道换热器(20)设置在所述辐射板(10)的一侧上,所述微通道换热器(20)用于将所述辐射板(10)升温或降温,所述辐射板(10)通过辐射使其周围环境升温或降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板(10)和微通道换热器(20),所述微通道换热器(20)设置在所述辐射板(10)的一侧上,所述微通道换热器(20)用于将所述辐射板(10)升温或降温,所述辐射板(10)通过辐射使其周围环境升温或降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板(10)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气流孔(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气流孔(11)的开孔面积总和的范围为所述辐射板(10)面积的1/4~1/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设置有通风口(33)的外壳(30),所述辐射板(10)设置在所述外壳(30)上,并与所述外壳(30)围成容纳腔,所述微通道换热器(20)位于所述容纳腔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33)设置在所述辐射板(10)周向的所述外壳(30)侧壁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40a),所述风机(40a)引导所述空调室内机周围的空气自所述气流孔(11)进入所述空调室内机,并从所述通风口(33)排出。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0a)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风机(40a)包括离心风叶(41a),所述离心风叶(41a)的进风方向朝向所述辐射板(10)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0a)的进风口上还设置有空气滤网(46)。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风机(40b),所述风机(40b)引导所述空调室内机周围的空气自所述通风口(33)进入所述空调室内机,并从所述气流孔(11)排出。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苏瑜杨慧斌毛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