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83111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6: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和约束钢板,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包括核心受力单元、分节连接单元、连接部分、螺栓孔和侧向约束单元;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采用钢板设计,从左至右依次为连接部分、侧向约束单元、分节连接单元、核心受力单元和连接部分,对钢板进行局部切割、开缝,切割单元长度方向的比例为2:2:1:2:2。本发明专利技术承载力高、可拆分利于后期检查核心单元、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经济效果好,缩短工时,降低造价。

Multi section buckled energy dissipation brace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 section anti buckling energy dissipation brac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core and lateral restraint and restraint unit plate, multi section core and lateral restraint unit includes a core force unit, segmented connecting unit, connection parts, bolt holes and lateral restraint unit; multi section core and lateral confinement unit with plate design, from left to right in the connecting part and lateral restraint unit, the section connection unit, the core force unit and the connection part, the local cutting of steel plate and slitting, cutting unit length ratio of 2:2:1:2:2. The invention has high bearing capacity and can be disassembled for the later inspection of core unit, convenient construction, fast construction speed and good economic effect, shortening the time of work and reducing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
本专利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
技术介绍
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活跃。地震灾害的发生不但会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同时又会造成建筑物的毁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防屈曲耗能支撑作为一种优秀的耗能构件,已在美国、日本、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防屈曲耗能支撑是一种在受拉和受压状态下都不发生屈曲的支撑,与传统支撑相比具有更稳定的力学性能。通过屈曲约束支撑不仅可以提高结构的刚度和延性,而且利用钢材的滞回性能可以消耗由于水平荷载作用在结构上的能量,对结构抗震能力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意义。1994年北岭地震后,美国开始对防屈曲耗能支撑体系进行研究,进入2000年后,中国台湾的使用率也迅速提高,表现出防屈曲耗能支撑的发展潜力。随后中国也开始使用了防屈曲耗能支撑。目前日本是世界上建筑物使用防屈曲耗能支撑构件最多的国家,也是发展防屈曲耗能支撑种类最多的国家。随着我国基础设施的大量建设和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大跨桥梁等结构在我国抗震设防地区不断地涌现。由于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最频发的国家之一,几乎每年都有破坏性地震发生,将对人身财产和基础设施的安全带来巨大的危害。超高层建筑与大跨桥梁结构等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承担着关键性的作用,减轻该类结构在地震下的损伤具有重要的意义。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主要依靠建筑结构自身的强度、刚度、延性和耗能能力来抵抗荷载的作用。震害表明,在大地震作用下建筑结构主体经常遭受损伤甚至是不可修复的损伤和破坏,且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通过在建筑结构中设置的被动的耗能装置来消耗地震能量,可以大大减轻建筑结构的变形和损伤。耗能支撑作为一种耗能装置,因其耗能能力强,且荷载大小、频率对其耗能的性能影响不大,并具有构造简单,取材容易,造价低廉的优点,因而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控制建筑结构在近断层地震反应和中高层建筑结构地震反应方面有独特优势。防屈曲支撑是一种被认为具有前途支撑耗能形式,防屈曲支撑克服了传统支撑屈曲的缺点。在地震荷载下具有饱满的滞回曲线,因此在应用中表现出优良的耗能能力和良好抗震性能,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了极大的推广。防屈曲支撑构件由内核构件和外围约束构件两部分组成,在地震作用下,内核构件率先进入屈服,起到保护主体框架的作用,并且可以耗散地震能量。防屈曲支撑兼备支撑和耗能的优良性能,可以作为最好的减震消能装置之一。由于防屈曲耗能支撑优良的滞回耗能性能和施工安装方便、经济、设计灵活且不影响建筑物美观等诸多优点,使其不仅成为新建结构抗震设计的较佳选择,也成为已有结构抗震加固和改造的重要手段。防屈曲耗能支撑对已有结构的抗震加固不仅用于钢结构体系,还可以用于混凝土结构体系;不仅可用于房屋建筑结构,还可用于桥梁、通信铁塔等结构设施。目前研究开发的耗能支撑大多不能进行拆分检查核心受力部分,且需要添加无粘结材料,一些耗能支撑制造工艺,耗能性能等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主要为了开发一种可拆分、承载力高、构造简单、安全可靠、不使用无粘结材料和安装方便的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能够有效的解决防屈曲支撑的无粘结材料的施工困难和后期无法检查核心单元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包括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和约束钢板(2),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包括核心受力单元(1-1)、分节连接单元(1-2)、连接部分(1-3)、螺栓孔(1-4)和侧向约束单元(1-5);所述的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采用钢板设计,从左至右依次为连接部分(1-3)、侧向约束单元(1-5)、分节连接单元(1-2)、核心受力单元(1-1)和连接部分(1-3),对钢板进行局部切割、开缝,切割单元长度方向的比例为2:2:1:2:2;所述的核心受力单元(1-1)分成两段及两段以上设计;核心受力单元(1-1)宽度方向与侧向约束单元(1-5)之间通过未切割部分相连,不会有相对滑动的问题,使核心受力单元(1-1)得到很好的围护作用;分节连接单元(1-2)位于核心受力单元(1-1)和侧向约束单元(1-5)之间;所述的约束钢板(2)分别设置在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厚度方向的顶部和底部,三者之间不留间隙,不使用无粘结材料,通过螺栓与核心受力单元(1-1)连接作为厚度方向约束;采用螺栓通过螺栓孔(1-4)将连接部分(1-3)与梁柱等构件连接,可以构成斜支撑、人字支撑。进一步地,所述的核心受力单元(1-1)厚度方向与约束钢板(2)不留间隙,二者之间亦不使用无粘结材料,通过螺栓与约束钢板(2)连接,在两端连接部分通过螺栓与梁柱等构件相连接起到支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的核心受力单元(1-1)两侧切缝与钢板边缘成30︒角,切割深度为钢板宽度的1/3,切缝宽度为1cm,宽度方向与侧向约束单元(1-5)之间通过未切割部分相连,不会有相对滑动的问题。进一步地,所述的分节连接单元(1-2)两侧切缝,起点在距钢板边缘且距离为钢板宽度的1/6处,亦与钢板边缘成30︒角,切割深度为钢板宽度的1/3,将核心受力单元(1-1)与侧向约束单元(1-5)长度方向通过未切割部分连接起来,切缝宽度均为1cm。进一步地,一个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包括两节核心受力单元(1-1)及四个侧向约束单元(1-5),其中核心受力单元(1-1)与侧向约束单元(1-5)宽度相等各占总宽的1/3。进一步的,由于核心消能段长度较短,可做成多节式,在小变形下即可进入屈服状态,更适宜大跨度结构物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和优点是可拆分、承载力高、构造简单、安全可靠、不使用无粘结材料和安装方便、经济效果好,缩短工时,降低造价。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正立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侧立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平面示意图。图4为图3的上下约束钢板示意图。图中,1为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1为核心受力单元;1-2为分节连接单元;1-3为连接部分;1-4为螺栓孔;1-5为侧向约束单元;2为约束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4所示,所述的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采用钢板设计,从左至右依次为连接部分(1-3)、侧向约束单元(1-5)、分节连接单元(1-2)、核心受力单元(1-1)和连接部分(1-3),对钢板进行局部切割、开缝,切割单元长度方向的比例为2:2:1:2:2;所述的核心受力单元(1-1)分成两段及两段以上设计;核心受力单元(1-1)宽度方向与侧向约束单元(1-5)之间通过未切割部分相连,不会有相对滑动的问题,使核心受力单元(1-1)得到很好的围护作用;分节连接单元(1-2)位于核心受力单元(1-1)和侧向约束单元(1-5)之间;所述的约束钢板(2)分别设置在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厚度方向的顶部和底部,三者之间不留间隙,不使用无粘结材料,通过螺栓与核心受力单元(1-1)连接作为厚度方向约束;采用螺栓通过螺栓孔(1-4)将连接部分(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包括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和约束钢板(2),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包括核心受力单元(1‑1)、分节连接单元(1‑2)、连接部分(1‑3)、螺栓孔(1‑4)和侧向约束单元(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采用钢板设计,从左至右依次为连接部分(1‑3)、侧向约束单元(1‑5)、分节连接单元(1‑2)、核心受力单元(1‑1)和连接部分(1‑3),对钢板进行局部切割、开缝,切割单元长度方向的比例为2:2:1:2:2;所述的核心受力单元(1‑1)分成两段及两段以上设计;核心受力单元(1‑1)宽度方向与侧向约束单元(1‑5)之间通过未切割部分相连,不会有相对滑动的问题,使核心受力单元(1‑1)得到很好的围护作用;分节连接单元(1‑2)位于核心受力单元(1‑1)和侧向约束单元(1‑5)之间;所述的约束钢板(2)分别设置在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厚度方向的顶部和底部,三者之间不留间隙,不使用无粘结材料,通过螺栓与核心受力单元(1‑1)连接作为厚度方向约束;采用螺栓通过螺栓孔(1‑4)将连接部分(1‑3)与梁柱等构件连接,可以构成斜支撑、人字支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节防屈曲耗能支撑,包括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和约束钢板(2),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包括核心受力单元(1-1)、分节连接单元(1-2)、连接部分(1-3)、螺栓孔(1-4)和侧向约束单元(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采用钢板设计,从左至右依次为连接部分(1-3)、侧向约束单元(1-5)、分节连接单元(1-2)、核心受力单元(1-1)和连接部分(1-3),对钢板进行局部切割、开缝,切割单元长度方向的比例为2:2:1:2:2;所述的核心受力单元(1-1)分成两段及两段以上设计;核心受力单元(1-1)宽度方向与侧向约束单元(1-5)之间通过未切割部分相连,不会有相对滑动的问题,使核心受力单元(1-1)得到很好的围护作用;分节连接单元(1-2)位于核心受力单元(1-1)和侧向约束单元(1-5)之间;所述的约束钢板(2)分别设置在多节核心及侧向约束单元(1)厚度方向的顶部和底部,三者之间不留间隙,不使用无粘结材料,通过螺栓与核心受力单元(1-1)连接作为厚度方向约束;采用螺栓通过螺栓孔(1-4)将连接部分(1-3)与梁柱等构件连接,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宫照政樊旭峰董天泽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建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