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增高鞋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964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7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增高鞋垫,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鞋垫体,所述鞋垫体的后跟下表面设置有增高垫,所述鞋垫体包括空气循环层,所述空气循环层用于鞋体内外空气流通。该增高鞋垫能及时将使用者在穿着过程中产生的湿气和异味,通过空气循环层排除鞋体外部,外部新鲜的空气进入鞋体内部,确保鞋垫的舒适度和足部环境的透气、清洁、干爽,使使用者获得较佳的穿着体验。

An insole increase inso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ner heightening shoe pad, which comprises an insole body matched with the sole, and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rear body of the shoe pad is provided with an increase pad, which comprises an air circulation layer, and the air circulation layer is used for the air circulation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hoe body. The insoles can timely moisture and odor user generated in the wear process, through the air circulation layer excluded outside the shoe body, the outside fresh air into the shoe body, to ensure the comfort and environmental foot insoles breathable, clean and dry, so that users can obtain better wearing experi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增高鞋垫
本技术属于鞋的配套用品,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放置在鞋体内部使用的内增高鞋垫。
技术介绍
内增高鞋垫,主要采取立体斜坡设计:脚跟比较高,向脚前掌方向逐渐变低。在穿着时抬升脚后跟与地面的高度,使人产生使用者身高变高的视觉效果,比较客观的改变身高的形象。由于皮鞋、篮球鞋等鞋体内部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人在长期穿着带内增高鞋垫的鞋履以后,足部容易出汗,如果鞋体内部和鞋垫不能及时排汗、排湿,不但会使足部和鞋体内部产生令人不愉悦的气味,影响使用者的形象,还使足部长期处于密闭、潮湿的环境中,让人产生不舒适的穿着体验,不能保证足部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内增高鞋垫不能及时排汗排湿,穿着不舒适的问题,提供一种能使鞋体内外空气有效循环,穿着舒适的内增高鞋垫。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内增高鞋垫,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鞋垫体,所述鞋垫体的后跟下表面设置有增高垫,所述鞋垫体包括空气循环层,所述空气循环层用于鞋体内外空气流通。上述内增高鞋垫通过在鞋垫体内部设置空气循环层,当人使用该增高鞋垫时,鞋体内湿热、带异味的气体通过空气循环层材料排出,鞋体外部空气通过空气循环层进入鞋体内部,使鞋体内外空气保持流通状态,人可赤足穿着放置有该内增高鞋垫的鞋履,而不需要穿着袜子,也可保持足部长时间干爽、无异味。其中,所述鞋垫体还包括防滑层和缓震层,所述防滑层、空气循环层和缓震层顺次相连;所述缓震层的下表面固定于增高垫的上表面。所述缓震层由弹性材料组成,人在穿着带有上述内增高鞋垫的鞋履时,设置的缓震层利用自身材料的弹性,充分分散脚步在内增高鞋垫上的压力,并缓冲人在步行时外界对脚部的冲击,保证了增高鞋垫穿着的舒适度。其中,所述空气循环层由EVA-聚氨酯泡棉材料组成。所述EVA-聚氨酯泡棉材料的密度为0.10-0.13g/cm³。所述空气循环层的面积不大于防滑层或缓震层的面积。利用EVA-聚氨酯泡棉材料的多孔结构,鞋体内的湿热、带异味的气体可随时通过空气循环层材料的分子结构间隙向外部有效排出,同时,外部新鲜的空气也可通过此分子间隙进入鞋体内部,达到鞋体内外空气循环的效果;另外,空气循环层的多孔结构也可增强鞋垫体的缓冲性能,使内增高鞋垫结构整体更软、更柔,增强穿着舒适性。优选地,所述缓震层由橡胶粒子发泡材料组成。使用改良的橡胶发泡材料替代传统鞋垫EVA的材料作为组成缓震层的材料,可进一步增强缓震层的缓冲性能,使鞋垫穿着更舒适。优选地,所述缓震层的足弓位具有第一凸起部。弹性层足弓位的第一凸起部与人体足弓部曲面相适应,能很好地缓冲人穿着站立时足弓部的压力。所述缓震层后跟为中部低,周边高的杯状结构。杯状结构增强了鞋垫后跟部对足部的包裹,提高了穿着舒适性。所述缓震层的后跟还设置有第二凸起部,可增强鞋垫整体脚感的缓震和回弹,增强弹性层的弹性缓冲效果。优选地,所述防滑层由蜂巢状BK材料组成。以增强鞋垫与足部接触面的防滑性能和透气性能。优选地,,所述增高垫上还设置有使增高垫压缩回弹的回弹体;以增强内增高鞋垫的缓冲回弹性能,所述回弹体内嵌于增高垫后跟内部。优选地,所述增高垫的高度为3-5c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该增高鞋垫通过在鞋垫体内部设置空气循环层,能及时将使用者在穿着过程中产生的湿气和异味,通过空气循环层排除鞋体外部,外部新鲜的空气进入鞋体内部,确保鞋垫的舒适度和足部环境的透气、清洁、干爽,同时保证了空气循环层较佳的弹性,人可赤足穿着放置有该内增高鞋垫的鞋履,而不需要穿着袜子,使用者获得较佳的穿着体验。(2)该增高鞋垫在原有弹性层的基础上,设置了与足部形状相匹配的凸起部和杯状结构,能更好地缓冲穿着过程中的足底压力,使用者在长期穿着后仍能保持较好的舒适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内增高鞋垫的部件结构图;其中,1-防滑层,2-空气循环层,3-缓震层,4-增高垫,5-第二凸起部,6-第一凸起部,7-回弹体。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实施例1本实施例1所述的内增高鞋垫的部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鞋垫体,所述鞋垫体的后跟下表面设置有增高垫4,所述增高垫4的高度为3-5cm。所述鞋垫体包括防滑层1和缓震层3,所述防滑层1的下表面固定于缓震层3的上表面,所述缓震层3的下表面固定于增高垫4的上表面,还包括空气循环层2,所述空气循环层2固定于防滑层1和缓震层3之间,所述空气循环层2用于鞋体内部与外部空气流通。上述内增高鞋垫通过在鞋垫体内部设置空气循环层2,当人使用该增高鞋垫时,鞋体内湿热、带异味的气体通过空气循环层2材料排出,鞋体外部空气通过空气循环层2进入鞋体内部,使鞋体内外空气保持流通状态,人可赤足穿着放置有该内增高鞋垫的鞋履,而不需要穿着袜子,也可保持足部长时间干爽、无异味。其中,所述空气循环层2由EVA-聚氨酯泡棉材料组成。所述EVA-聚氨酯泡棉材料的密度为0.10g/cm³—0.13g/cm³。所述空气循环层2的面积不大于防滑层1或缓震层3的面积。利用材料的多孔结构,鞋体内的湿热、带异味的气体可随时通过孔洞向外部有效排出,同时,外部新鲜的空气也可通过孔洞进入鞋体内部,达到鞋体内外空气循环的效果;另外,空气循环层2的多孔结构增强了鞋垫体的缓冲性能,使内增高鞋垫结构整体更软、更柔,增强穿着舒适性。其中,所述缓震层3由橡胶粒子发泡材料组成。使用改良的橡胶发泡材料替代传统鞋垫EVA的材料作为组成缓震层3的材料,可进一步增强缓震层3的缓冲性能,使鞋垫穿着更舒适。所述缓震层3的足弓位具有第一凸起部6。缓震层3足弓位的第一凸起部6与人体足弓部曲面相适应,能很好地缓冲人穿着站立时足弓部的压力。所述缓震层3后跟为中部低,周边高的杯状结构。杯状结构增强了鞋垫后跟部对足部的包裹,提高了穿着舒适性。所述缓震层3的后跟还设置椭圆形的第二凸起部5,可增强鞋垫整体脚感的缓震和回弹,增强弹性层的弹性缓冲效果。所述防滑层1由蜂巢状BK材料组成。以增强鞋垫与足部接触面的防滑性能和透气性能。所述所述增高垫上还可设置有使增高垫压缩回弹的回弹体7;以增强内增高鞋垫的缓冲回弹性能,所述回弹体7内嵌于增高垫后跟内部。实施例2除了所述空气循环层的结构不同外,其他条件同实施例1;所述空气循环层具有与外界空气相通的流通通道,所述流通通道包括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流通通道的的中心轴与空气循环层的表面平行,所述第二流通通道与空气循环层的上表面相通,其中心轴与第一流通通道的中心轴相垂直。所述第一流通通道和第二流通通道可设置多条,并均匀分布于空气循环层中。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增高鞋垫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增高鞋垫,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鞋垫体,所述鞋垫体的后跟下表面设置有增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体包括空气循环层,所述空气循环层用于鞋体内外空气流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增高鞋垫,包括与鞋底相匹配的鞋垫体,所述鞋垫体的后跟下表面设置有增高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体包括空气循环层,所述空气循环层用于鞋体内外空气流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增高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体还包括防滑层和缓震层,所述防滑层、空气循环层和缓震层顺次相连;所述缓震层的下表面固定于增高垫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增高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层由EVA-聚氨酯泡棉材料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增高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EVA-聚氨酯泡棉材料的密度为0.10-0.13g/cm³。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增高鞋垫,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敏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瑞邦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