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472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防水垫、容纳腔和散热板,所述母线槽本体包括顶部盖板、上盖板、下盖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所述防水垫分别设置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表面,且其内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容纳腔位于上盖板、下盖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之间,且其上表面设置有母排,同时母排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降温室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板。该密集型绝缘母线槽,相邻的母排之间均设置有一定的间距,便于热量的散发,且左侧板和右侧板外侧均匀设置的散热板外端呈圆弧状,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另外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防水垫,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潮效果。

A dense insulated busbar sl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
本技术涉及母线槽
,具体为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
技术介绍
现代高层建筑和大型的车间都需要巨大的电能,而面对这庞大负荷所需成百上千安培的强大电流就要选用安全可靠的传导设备,母线系统便是很好的选择,密集型绝缘母线槽是一种用于工矿和高层建筑中供配电设备的辅助设备,其适用于交流三相四线、三相五线制,频率50-60Hz,额定电压至690V、额定工作电流250-5000A的供配电系统,但是现有的密集型母线槽母排之间排列较为紧凑,热量较难散发从而影响到母线槽的使用性能甚至使用寿命,另外除了散热性能,现有的母线槽防潮性能也较差。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密集型母线槽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密集型母线槽母排之间排列较为紧凑,热量较难散发从而影响到母线槽的使用性能甚至使用寿命,另外除了散热性能,现有的母线槽防潮性能也较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防水垫、容纳腔和降温室,所述母线槽本体包括顶部盖板、上盖板、下盖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且顶部盖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温湿度显示屏,所述防水垫分别设置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表面,且其内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所述容纳腔位于上盖板、下盖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之间,且其上表面设置有母排,同时母排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所述降温室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板,且降温室分别设置在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外侧。优选的,所述上盖板、下盖板、左侧板以及右侧板两两之间均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优选的,所述母排在容纳腔上至少设置有4个,且相邻的母排之间均设置有一定的间距。优选的,所述散热板的外侧呈圆弧状。优选的,所述降温室包括保温层和冷凝管,且保温层位于降温室的内表面,同时冷凝管位于保温层的内侧。优选的,所述冷凝管呈竖直状态均匀分布在在保温层内侧,且冷凝管的高度均小于左侧板和右侧板的高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密集型绝缘母线槽,母排在容纳腔上至少设置有4个,且相邻的母排之间均设置有一定的间距,便于热量的散发,且左侧板和右侧板外侧均匀设置的散热板外端呈圆弧状,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的效率,同时散热板位于降温室内,散热板散发出的热气通过降温室内的冷凝管得到冷却降温,从而达到降温的效果,另外在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内表面均设置有防水垫,具有一定程度防潮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正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母线槽本体,2、顶部盖板,3、上盖板,4、下盖板,5、左侧板,6、右侧板,7、温湿度显示屏,8、固定螺栓,9、防水垫,10、温湿度传感器,11、容纳腔,12、母排,13、绝缘层,14、散热板,15、降温室,1501、保温层,1502、冷凝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1、防水垫9、容纳腔11和降温室15,母线槽本体1包括顶部盖板2、上盖板3、下盖板4、左侧板5以及右侧板6,且顶部盖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温湿度显示屏7,上盖板3、下盖板4、左侧板5以及右侧板6两两之间均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增加了该装置整体的稳固性,防水垫9分别设置在上盖板3和下盖板4的内表面,且其内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0,容纳腔11位于上盖板3、下盖板4、左侧板5以及右侧板6之间,且其上表面设置有母排12,同时母排12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13,母排12在容纳腔11上至少设置有4个,且相邻的母排12之间均设置有一定的间距,便于热量的散发,降温室15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板14,且降温室15分别设置在左侧板5和右侧板6的外侧,散热板14的外侧呈圆弧状,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散热效率,降温室15包括保温层1501和冷凝管1502,且保温层1501位于降温室15的内表面,同时冷凝管1502位于保温层1501的内侧,可实现对该装置整体的降温,冷凝管1502呈竖直状态均匀分布在在保温层1501内侧,且冷凝管1502的高度均小于左侧板5和右侧板6的高度,便于热气进入冷凝管1502。工作原理:首先将上盖板3、下盖板4、左侧板5以及右侧板6两两之间通过固定螺栓8固定,再将母线放置在母排12中,相邻的母排12之间均设置有一定的间距,便于该装置整体的散热,待母线放置固定好之后,将顶部盖板2盖上,在母线工作的过程中,容纳腔11内的温湿度传感器10将容纳腔11内的温湿度信息实时反馈给顶部盖板2外表面的温湿度显示屏7,同时容纳腔11内的热量通过左侧板5、右侧板6和散热板14传至降温室15中,散热板14外侧呈圆弧状,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散热效率得到了提高,热气达到降温室15后经过冷凝管1502进行冷却降温,随后温度通过散热板14传至容纳腔11内以达到降温的效果,另外在该装置工作的过程中上盖板3和下盖板4内侧的防水垫9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潮效果,这就是该密集型绝缘母线槽的工作原理。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1)、防水垫(9)、容纳腔(11)和降温室(15),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本体(1)包括顶部盖板(2)、上盖板(3)、下盖板(4)、左侧板(5)以及右侧板(6),且顶部盖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温湿度显示屏(7),所述防水垫(9)分别设置在上盖板(3)和下盖板(4)的内表面,且其内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0),所述容纳腔(11)位于上盖板(3)、下盖板(4)、左侧板(5)以及右侧板(6)之间,且其上表面设置有母排(12),同时母排(12)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13),所述降温室(15)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板(14),且降温室(15)分别设置在左侧板(5)和右侧板(6)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包括母线槽本体(1)、防水垫(9)、容纳腔(11)和降温室(15),其特征在于:所述母线槽本体(1)包括顶部盖板(2)、上盖板(3)、下盖板(4)、左侧板(5)以及右侧板(6),且顶部盖板(1)的上表面设置有温湿度显示屏(7),所述防水垫(9)分别设置在上盖板(3)和下盖板(4)的内表面,且其内侧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10),所述容纳腔(11)位于上盖板(3)、下盖板(4)、左侧板(5)以及右侧板(6)之间,且其上表面设置有母排(12),同时母排(12)的外表面设置有绝缘层(13),所述降温室(15)的内部安装有散热板(14),且降温室(15)分别设置在左侧板(5)和右侧板(6)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密集型绝缘母线槽,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3)、下盖板(4)、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郎琪
申请(专利权)人:如皋天安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