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及其综合配电箱、箱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455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及其综合配电箱、箱体,配电箱的箱体包括底支撑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主进线室和无功补偿室,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无功补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口,所述底部支撑板上位于主进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结构,将主进线室内的电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结构的作用排出箱体外部,可以满足主进线室内的断路器和无功补偿室内的电容器工作时的通风散热,由此可满足温升要求,结构比较简单。

A substation and its integrated distribution box and box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ubstation and comprehensive distribution box, box, box distribution box comprises a bottom support plate, wherein the box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inlet chamber and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hamber, the bottom support plate is arranged below the heat dissipation in the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chamber, the bottom support a radiating structure below the plate is located in the main line into the chamber, generating electrical work will be the main line of the indoor heat when discharged outside the box through the radiating structure, can meet the cooling operation of the capacitor circuit breaker main line into the interior and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when the indoor temperature rise, which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comparison simpl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电站及其综合配电箱、箱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变电站及其综合配电箱、箱体。
技术介绍
综合配电箱是一种集电能分配、计量、保护、控制及无功补偿于一体的新型低压综合配电箱。该产品主要适用于交流50Hz、额定电压400V的农网和城网低压配电系统中。随着农村电网改造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大量的JP综合配电箱被应用于农村电力线路及各配电台区中。由于配电箱内设置有很多需要散热的电气设备,所以一般配电柜的柜体侧壁上都设置有散热孔,在对配电箱的温升实验时,仅仅通过在配电柜的侧壁上设置散热孔进行散热无法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因此,需要设计更加有效的散热方式对配电箱的内部进行散热。在授权公告号为CN204651710U的中国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户外配电低压综合配电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部的电容室,并且在电容室的侧壁和底部设置有用于对电容器进行通风散热的散热孔,由此实现对于无功补偿单元中的电容器的散热,但是在对配电箱进行温升实验时发现主进线单元中的塑壳断路器的接线端的温升较高,无法达到国家标准,这样无法保证配电箱整体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箱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箱体内散热结构的设置无法满足配电箱内电器件的温升要求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箱体的配电箱;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该配电箱的变电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配电箱的箱体,包括底支撑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主进线室和无功补偿室,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无功补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口,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主进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结构。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的散热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若干个长圆孔。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底支撑板上对应散热结构的位置罩设有防尘不锈钢网板。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一、第二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箱体内吹冷风的风机。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侧板包括设置在主进线室一侧的第一侧板和设置在无功补偿室一侧的第二侧板,所述风机设置在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罩设在风机外部的风机挡板。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一、第二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还包括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下板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顶盖板的上撑梁。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六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撑梁不少于两根,并排间隔设置在顶盖板的下板面上,所述上撑梁呈U形,其U形的两臂与所述顶盖板焊接固定。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箱体的第七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还包括用于支撑箱体的立支撑,所述顶盖板的下板面上还设置有与上撑梁并排排列的上固定梁,上固定梁为U形板,U形板的底面与顶盖板焊接固定,U形板的两臂上设置与立支撑固定连接的长圆孔。本技术的配电箱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配电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电器件,箱体包括底支撑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主进线室和无功补偿室,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无功补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口,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主进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结构。本技术配电箱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的散热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若干个长圆孔。本技术配电箱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底支撑板上对应散热结构的位置罩设有防尘不锈钢网板。本技术配电箱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第一、第二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箱体内吹冷风的风机。本技术配电箱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侧板包括设置在主进线室一侧的第一侧板和设置在无功补偿室一侧的第二侧板,所述风机设置在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罩设在风机外部的风机挡板。本技术配电箱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第一、第二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还包括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下板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顶盖板的上撑梁。本技术配电箱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第六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撑梁不少于两根,并排间隔设置在顶盖板的下板面上,所述上撑梁呈U形,其U形的两臂与所述顶盖板焊接固定。本技术配电箱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配电箱的第七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还包括用于支撑箱体的立支撑,所述顶盖板的下板面上还设置有与上撑梁并排排列的上固定梁,上固定梁为U形板,U形板的底面与顶盖板焊接固定,U形板的两臂上设置与立支撑固定连接的长圆孔。本技术变电站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变电站,包括变压器和与变压器连接的配电箱,配电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电器件,箱体包括底支撑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主进线室和无功补偿室,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无功补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口,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主进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结构。本技术变电站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变电站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的散热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若干个长圆孔。本技术变电站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变电站的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底支撑板上对应散热结构的位置罩设有防尘不锈钢网板。本技术变电站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变电站的第一、第二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箱体内吹冷风的风机。本技术变电站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变电站的第四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侧板包括设置在主进线室一侧的第一侧板和设置在无功补偿室一侧的第二侧板,所述风机设置在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罩设在风机外部的风机挡板。本技术变电站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变电站的第一、第二或第三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还包括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下板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顶盖板的上撑梁。本技术变电站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变电站的第六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撑梁不少于两根,并排间隔设置在顶盖板的下板面上,所述上撑梁呈U形,其U形的两臂与所述顶盖板焊接固定。本技术变电站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变电站的第七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箱体还包括用于支撑箱体的立支撑,所述顶盖板的下板面上还设置有与上撑梁并排排列的上固定梁,上固定梁为U形板,U形板的底面与顶盖板焊接固定,U形板的两臂上设置与立支撑固定连接的长圆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涉及的箱体,通过在底支撑板上位于主进线室的下侧设置散热结构,将主进线室内的电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结构的作用排出箱体外部,可以满足主进线室内的断路器和无功补偿室内的电容器工作时的通风散热,由此可满足温升要求,结构比较简单;进一步的,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变电站及其综合配电箱、箱体

【技术保护点】
配电箱的箱体,包括底支撑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主进线室和无功补偿室,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无功补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主进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配电箱的箱体,包括底支撑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主进线室和无功补偿室,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无功补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主进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箱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散热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若干个长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箱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板上对应散热结构的位置罩设有防尘不锈钢网板。4.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箱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箱体内吹冷风的风机。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电箱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设置在主进线室一侧的第一侧板和设置在无功补偿室一侧的第二侧板,所述风机设置在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二侧板上还设置有罩设在风机外部的风机挡板。6.根据权利要求1~3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箱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顶盖板,所述顶盖板的下板面上设置有用于支撑顶盖板的上撑梁。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配电箱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撑梁不少于两根,并排间隔设置在顶盖板的下板面上,所述上撑梁呈U形,其U形的两臂与所述顶盖板焊接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箱的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用于支撑箱体的立支撑,所述顶盖板的下板面上还设置有与上撑梁并排排列的上固定梁,上固定梁为U形板,U形板的底面与顶盖板焊接固定,U形板的两臂上设置与立支撑固定连接的长圆孔。9.配电箱,包括箱体和设置在箱体内的电器件,箱体包括底支撑板,所述箱体内设置有主进线室和无功补偿室,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无功补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板上位于主进线室的下方设置有散热结构。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散热结构包括间隔排列的若干个长圆孔。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支撑板上对应散热结构的位置罩设有防尘不锈钢网板。12.根据权利要求9~11的任一项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还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用于向箱体内吹冷风的风机。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包括设置在主进线室一侧的第一侧板和设置在无功补偿室一侧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晓娟潘亚培陈起张英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