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支撑件、安装组件及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431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1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端子支撑件、安装组件及连接器。所述端子支撑件包括支撑本体和托持部。所述支撑本体可用于支撑连接端子。所述托持部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上,可用于与端子引导件接触以阻止该端子引导件在受到沿所述支撑本体的轴向的外部压力时发生形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端子支撑件能够稳定地将连接端子保持在预设的空间位置以实现精确、稳定电连接。

Terminal support, installation components and connecto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rminal support, an installation component and a connector. The terminal support includes the support body and the holding part. The support body can be used to support the connection terminal. The supporting part is prominently arranged on the supporting body, and can be used to contact with the terminal guide piece, so as to prevent the terminal guide part from being deformed when it is subjected to axial external pressure along the supporting body. The terminal support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keep the connection terminal in the preset space position steadily so as to achieve accurate and stable electrical conn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子支撑件、安装组件及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件的安装结构,特别是一种端子支撑件、安装组件及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电连接需求的朝着日益精确、稳定的方向发展,实践应用也对连接端子的连接性能的要求日益苛刻。在复杂的电连接配合结构中,如何保证连接端子的安装位置保持在预设的精准位置,则是稳定、精确电连接性能的保证。特别是在涉及保障人身安全的装置的应用领域,对于相应的电连接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安全气囊,就是一种在汽车领域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装置。安全气囊控制器,亦称安全气囊控制装置,用于当发生撞车时,通过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碰撞信号,安全气囊控制器对加速度传感器捕获的碰撞信号进行采集、分析、判断及处理,对可能会造成司机和乘员安全的碰撞适时地发出点火指令驱动气体发生器点火,从而引爆安全气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稳定地将连接端子保持在预设的空间位置以实现精确、稳定电连接的端子支撑件、安装组件及连接器。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本技术提供一种端子支撑件。所述端子支撑件包括支撑本体和托持部。所述支撑本体可用于支撑连接端子。所述托持部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上,可用于与端子引导件接触以阻止该端子引导件在受到沿所述支撑本体的轴向的外部压力时发生形变。优选地,所述托持部包括多个凸台,多个所述凸台自所述支撑本体轴向突出设置,并沿所述支撑本体的横向依次排布。优选地,多个所述凸台共面设置。优选地,所述托持部还包括一对支撑板,所述一对支撑板沿纵向设置在所述多个凸台的上方。优选地,所述托持部包括一对支撑板,所述一对支撑板彼此横向间隔设置。优选地,所述一对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优选地,所述支撑本体具有轴向方向,并形成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支撑本体上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地设置,以可连通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分别对应的所述支撑本体的两侧。优选地,所述端子支撑件设置有定位配合部,所述定位配合部与所述第二表面同侧设置,并可用于与第二定位元件沿所述支撑本体的轴向阻挡配合。本技术一种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包括端子引导件及前述任一项所述端子支撑件。所述端子支撑件与所述端子引导件组装成一体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端子支撑件具有纵向延伸的插槽。所述端子引导件包括插接部,并插接在所述插槽内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端子引导件包括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及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及所述第三承载部沿轴向远离所述端子支撑件的方向依次排布,并彼此连接一体地设置。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及所述第三承载部上均设置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可用于引导连接端子的延伸方向,并保持连接端子的位置。优选地,所述托持部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自所述支撑本体轴向突出设置。所述第一承载部具有抵接壁。当所述端子引导件受到轴向外部压力时,所述抵接壁可抵接在所述支撑板上地设置。优选地,所述托持部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自所述支撑本体轴向突出设置。所述第二承载部具有第二抵接壁。当所述端子引导件受到轴向外部压力时,所述第二抵接壁可抵接在所述凸台上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端子引导件具有彼此背对设置的抵接壁与受力面。所述受力面可用于承受沿所述端子引导件的轴向的外部压力。当所述受力面受到所述外部压力时,所述抵接壁可抵接在所述托持部上地设置。优选地,所述抵接壁包括第一抵接壁。所述托持部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自所述支撑本体轴向突出设置。当所述端子引导件受到轴向外部压力时,所述第一抵接壁可抵接在所述支撑板上地设置。优选地,所述抵接壁包括第二抵接壁。所述托持部包括凸台,所述凸台自所述支撑本体轴向突出设置。当所述端子引导件受到轴向外部压力时,所述第二抵接壁可抵接在所述凸台上地设置。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前述中任一项所述的安装组件及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端子支撑件上。所述端子引导件具有引导部。所述引导部引导部分或全部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的延伸方向,并可沿与该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与该连接端子的另一端阻挡配合地设置。优选地,所述引导部为引导槽或引导孔。所述连接端子的另一端至少部分容置在所述引导槽或引导孔内地设置。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器还包括安装座。所述连接器为嵌入式注塑件。至少部分所述安装组件作为所述嵌入式注塑件的嵌件。所述安装座为包裹至少部分所述安装组件的注塑件。优选地,所述连接器用于安全气囊控制装置。本技术端子支撑件通过托持部托持、支撑端子引导件,以避免端子支撑件在受到沿轴向的外部压力时发生形变,进而使得端子支撑件能够保持在预设位置以将连接端子准确地保持在相应的位置,从而获得稳定、精确地电连接性能。相应地,端子引导件并能够受到端子支撑件的轴向支撑,从而能够保持在预设的空间位置,进而通过引导部将连接端子精准、稳定的保持在特定的位置,以实现稳定、精确地电连接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端子支撑件在示出了第一表面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端子支撑件在示出了第二表面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端子支撑件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器沿轴向的投影示意图。图5为图4的连接器沿A-A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装置在示出了安装座的腔体内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连接装置在Z处的放大示意图。图8为图6的连接装置在示出了安装座的管腔内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端子支撑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的端子支撑件沿与端子引导件的纵向安装方向的投影示意图。图11为可与图9的端子支撑件对配组装一体的端子引导件在示出了顶端及抵接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端子引导件示出了受力面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11的端子引导件示出了抵接底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4为图11的端子引导件设置在图9的端子支撑件上形成的安装组件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1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5的连接器沿纵向安装方向的投影示意图。图17为图16的连接器沿C-C线的剖视图。图18为图15的连接器设置在安装座上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至图3,其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端子支撑件101。所述端子支撑件101包括支撑本体10。所述支撑本体10可用于支撑下述连接端子80。所述支撑本体10上设置有定位通孔30。所述定位通孔30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10上,并可连通所述支撑本体10的两侧,并可容纳定位元件以实现限位。所述支撑本体10的形状及构造只要能够支撑相应的连接端子80即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本体10大致呈板状。所述支撑本体10具有第一表面11及第二表面12。所述第一表面11与所述第二表面12背对设置。所述第一表面11设置在下述安装座103的外部。所述第二表面12设置在下述安装座103的内部。所述支撑本体10可以采用相应的支撑结构以支撑保持相应的连接端子80,譬如凹槽、缺口或卡扣。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本体10设置有安装通孔20。所述安装通孔20用于容纳相应的连接端子80。所述安装通孔20沿所述支撑本体10的轴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端子支撑件、安装组件及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子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可用于支撑连接端子;和托持部,所述托持部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上,可用于与端子引导件接触以阻止该端子引导件在受到沿所述支撑本体的轴向的外部压力时发生形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端子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本体,所述支撑本体可用于支撑连接端子;和托持部,所述托持部突出设置在所述支撑本体上,可用于与端子引导件接触以阻止该端子引导件在受到沿所述支撑本体的轴向的外部压力时发生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持部包括多个凸台,多个所述凸台自所述支撑本体轴向突出设置,并沿所述支撑本体的横向依次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支撑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台共面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持部还包括一对支撑板,所述一对支撑板沿纵向设置在所述多个凸台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持部包括一对支撑板,所述一对支撑板彼此横向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对支撑板相互平行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具有轴向方向,并形成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支撑本体上设置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地设置,以可连通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分别对应的所述支撑本体的两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支撑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支撑件设置有定位配合部,所述定位配合部与所述第二表面同侧设置,并可用于与第二定位元件沿所述支撑本体的轴向阻挡配合。9.一种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端子引导件;及根据权利要求1、3、7或8所述端子支撑件,所述端子支撑件与所述端子引导件组装成一体地设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支撑件具有纵向延伸的插槽;所述端子引导件包括插接部,并插接在所述插槽内地设置。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引导件包括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及第三承载部;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及所述第三承载部沿轴向远离所述端子支撑件的方向依次排布,并彼此连接一体地设置;所述第一承载部、所述第二承载部及所述第三承载部上均设置有引导孔;所述引导孔可用于引导连接端子的延伸方向,并保持连接端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洵韡姜开轩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