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警示牌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72979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警示牌,旨在解决方便远处的行人更加容易看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警示牌,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底座的支柱、穿设于支柱内腔的第一立柱、转动连接于第一立柱侧壁的第一警示牌,第一立柱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立柱,第二立柱上端面突出于第一立柱上端面,第二立柱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警示牌,第一警示牌与第二警示牌分设于第一立柱两侧,且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的下端面均可抵接于底座上端面,第一警示牌与第二警示牌之间设置有滑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警示牌,能够使第二警示牌向上突出于第一警示牌一定高度,并增加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面积,从而使远处的行人更容易看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

A warning sig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rning sign to solve pedestrian convenient distance more easy to see the utility model,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that: a warning sign,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nd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ase pillar, penetrates the prop cavity first column,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column of the first warning sign the first column is sliding connected with second column, second column end projecting from the first column end, second column end is rotatab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second warning signs, warning signs and warning signs second two sid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olumn, and the lower end can be first warning signs and two warning sign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surface of the base. A slid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warning signs warning signs. A warning board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make the second warning board upwards from the height of the first warning board, and increase the area of the utility model, so that pedestrians in the distance can see the utility model more easi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警示牌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警示装置,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警示牌。
技术介绍
警示牌是道路施工中常用到的工具,用于警示道路周边的形人,警示牌的作用十分重要。公告号为CN203134278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单行路警示牌,其技术要点是:包括警示牌和安装警示牌的立柱,还包括固结在警示牌背面的底板,底板上固结有卡槽,所述的卡槽由两个对称的卡条组成,在立柱上开设有与所述的卡槽相配合的卡件;所述立柱上远离警示牌的一侧设置有抱箍,抱箍通过紧固件与卡槽固结。上述方案中通过警示牌安装在立柱上,并将立柱固定在路边,这样行人就能看到警示牌,并做出相应对策,但是由于警示牌的尺寸大小固定,当行人与警示牌的距离较远时,行人不易看清警示牌。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警示牌,能够使第二警示牌向上突出于第一警示牌一定高度,并增加了本技术的面积,从而使远处的行人更容易看到本技术。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警示牌,包括底座、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的支柱、穿设于所述支柱内腔的第一立柱、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侧壁且靠近于其上端面位置的第一警示牌,所述第一立柱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上端面突出于所述第一立柱上端面,第二立柱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警示牌,所述第一警示牌与第二警示牌分设于所述第一立柱两侧,且所述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的下端面均可抵接于底座上端面,所述第一警示牌与第二警示牌之间设置有供第二警示牌相对于第一警示牌滑动的滑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立柱滑入支柱内腔及第二立柱滑入第一立柱内腔后,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抵接于底座,并使第一警示牌、第二警示牌及底座形成三角形状,这样使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固定在相应的位置,并防止本技术倾倒;当第一立柱向上滑动一定距离后,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转动呈竖直状态并且第一警示牌与第二警示牌相互靠拢,然后向上滑动第二立柱,第二警示牌就通过滑动组件相对于第一警示牌向上滑动一定距离,第二警示牌就向上突出于第一警示牌,这样就增加本技术警示的面积,从而使较远的行人也能够看到本技术,并提前做出相应的准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警示牌朝向第一警示牌的T形凸块、开设于所述第一警示牌并供所述T形凸块滑动的T形滑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警示牌朝向第二警示牌端面且位于所述T形滑槽下方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所述T形滑槽连通,所述T形凸块靠近于所述第二警示牌下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立柱带动第二立柱向上滑动一定距离后,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转动呈竖直状态,T形凸块正好插入连接槽内;当拉动二立柱并带动第二警示牌向上移动时,T形凸块就滑入T形滑槽内,并且通过T形滑槽及T形凸块使第一警示牌与第二警示牌相互靠拢,并确保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只能相对上下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立柱与所述支柱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立柱位置的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立柱侧壁的第一固定槽、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槽的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内并推动第一固定杆突出于所述第一立柱侧壁的第一弹簧、开设于所述支柱侧壁并用于供第一固定杆穿过的第一固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动第一立柱向上滑动一定距离后,第一固定槽与第一固定孔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时,第一弹簧推动第一固定杆突出于第一立柱侧壁并穿入第一固定孔内,这样就固定住第一立柱的位置,并防止第一立柱相对于支柱上下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之间设置有固定第二立柱相对于第一立柱位置的第二固定组件,所第二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第二立柱侧壁的第二固定槽、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固定槽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槽内并用于推动第二固定杆突出于所述第二立柱侧壁的第二弹簧、开设于所述第一立柱侧壁并用于供第二固定杆穿过的第二固定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第二警示牌向上突出于第一警示牌并使远处行人更容易看到本技术时,向上移动第二立柱使第二警示牌突出于第一警示牌上端面一定距离时,第二固定槽与第二固定孔位于同一水平位置时,第二弹簧推动第二固定杆穿入第二固定孔内,这样就固定住第二立柱;当需要将第二立柱向下滑入第一立柱内时,只需要将将第二固定杆推动第二固定槽内并使第二固定杆与第二固定孔分离,这样就可以向下滑动第二立柱了。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底座上端面开设有两条分别供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卡接的凹槽,两条所述凹槽分设于所述支柱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当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抵接于底座上端面并形成三棱柱状时,通过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卡接于对应的凹槽内,达到固定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并限制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下端面相对于底座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内固定连接有用于防止对应的第一警示牌或第二警示牌滑离凹槽的橡胶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橡胶板增加了第一警示牌或第二警示牌与凹槽之间的摩擦力。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警示牌朝向第二警示牌的侧壁开设有供所述支柱卡接的弧形槽,所述弧形槽长度沿竖直方向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确保第一警示牌保持竖直状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警示牌朝向第二警示牌的侧壁固定连接有吸板,所述第二警示牌朝向第一警示牌的侧壁固定连接有供所述吸板吸附的吸附板,所述吸板可与所述吸附板吸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立柱带动第二立柱向上滑动一定距离后,通过吸板及吸附板相互吸引,使第一警示牌与第二警示牌相互靠拢并呈竖直状态。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当需要第二警示牌向上突出于第一警示牌并使远处行人更容易看到本技术时,向上推动第一立柱并使第一固定杆穿入第一固定孔并固定住第一立柱,然后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转动呈竖直状态,并使T形凸块穿入连接槽内,然后向上推动第二立柱,并使第二固定杆穿入第二固定孔内,同时T形凸块卡接于T形滑槽内,并使固定住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这样就达到第二警示牌突出于第一警示牌上端面,从而使远处的行人更加容易看到本技术;其二,当第一立柱及第二立柱收缩并使第一警示牌及第二警示牌卡接于对应的凹槽内时,第一警示牌、第二警示牌及底座形成三棱柱形,这样本技术在该状态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且不易倾倒。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用于表现设备内部机构;图4为图3的A部放大视图,主要用于表现第一固定组件;图5为图3的B部放大视图,主要用于表现第二固定组件。图中:1、底座;2、支柱;3、第一立柱;4、第一警示牌;5、弧形槽;6、第二立柱;7、第二警示牌;8、T形凸块;9、T形滑槽;10、连接槽;11、吸板;12、吸附板;13、第一固定槽;14、第一固定杆;15、第一弹簧;16、第一固定孔;17、第二固定槽;18、第二固定杆;19、第二弹簧;20、第二固定孔;21、凹槽;22、橡胶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警示牌,如图1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面固定连接有支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警示牌

【技术保护点】
一种警示牌,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支柱(2)、穿设于所述支柱(2)内腔的第一立柱(3)、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3)侧壁且靠近于其上端面位置的第一警示牌(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3)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立柱(6),所述第二立柱(6)上端面突出于所述第一立柱(3)上端面,第二立柱(6)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警示牌(7),所述第一警示牌(4)与第二警示牌(7)分设于所述第一立柱(3)两侧,且所述第一警示牌(4)及第二警示牌(7)的下端面均可抵接于底座(1)上端面,所述第一警示牌(4)与第二警示牌(7)之间设置有供第二警示牌(7)相对于第一警示牌(4)滑动的滑动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警示牌,包括底座(1)、固定连接于所述底座(1)的支柱(2)、穿设于所述支柱(2)内腔的第一立柱(3)、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柱(3)侧壁且靠近于其上端面位置的第一警示牌(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3)内腔滑动连接有第二立柱(6),所述第二立柱(6)上端面突出于所述第一立柱(3)上端面,第二立柱(6)上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警示牌(7),所述第一警示牌(4)与第二警示牌(7)分设于所述第一立柱(3)两侧,且所述第一警示牌(4)及第二警示牌(7)的下端面均可抵接于底座(1)上端面,所述第一警示牌(4)与第二警示牌(7)之间设置有供第二警示牌(7)相对于第一警示牌(4)滑动的滑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警示牌(7)朝向第一警示牌(4)的T形凸块(8)、开设于所述第一警示牌(4)并供所述T形凸块(8)滑动的T形滑槽(9)、开设于所述第一警示牌(4)朝向第二警示牌(7)端面且位于所述T形滑槽(9)下方的连接槽(10),所述连接槽(10)与所述T形滑槽(9)连通,所述T形凸块(8)靠近于所述第二警示牌(7)下端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3)与所述支柱(2)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立柱(3)位置的第一固定组件,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立柱(3)侧壁的第一固定槽(13)、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3)的第一固定杆(14)、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槽(13)内并推动第一固定杆(14)突出于所述第一立柱(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宏林钦豪梁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