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布式配电线路保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配电自动化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分布式配网线路保护方法。
技术介绍
配电网输电线保护目前多采用集中型馈线自动化以及电压/电流-时间型重合器模式实现。其中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方式需要配网主站系统参与,保护动作时间长;电压/电流-时间型重合器模式需要变电站出口断路器多次重合闸,对系统冲击大。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接入到10kV配电网中,配电网变成了具有双端或者多端电源的网络。另一方面,为进一步提高供电可靠性,一些重要负荷区域采用了多电源、多联络,甚至是合环运行的运行方式。这些都将改变配电网的故障电流分布,使得上述集中型馈线自动化以及电压/电流-时间型重合器模式不再适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分布式配网线路保护方法,能有效解决有分布式电源接入或合环运行的配网线路的继电保护问题,包括如下步骤。本专利技术以馈线终端(FTU)或站所终端(DTU)等二次设备的形式与一次设备配合。下面将馈线终端和站所终端统称为配电终端。装置通过I/O模块及采样模块与一次电压/电流互感器以及开关相连,并通过通信模块与线路上其他终端连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布式配电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配合,在二次设备中,通过设置I/O模块及采样模块与一次电压/电流互感器以及开关相连,并通过设置通信模块与线路上其他终端连接,互相交换数据,所述二次设备包括馈线终端和站所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布式配电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将二次设备与一次设备配合,在二次设备中,通过设置I/O模块及采样模块与一次电压/电流互感器以及开关相连,并通过设置通信模块与线路上其他终端连接,互相交换数据,所述二次设备包括馈线终端和站所终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配电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线终端接入的开关数量为一个,所述的站所终端接入的开关数量为4至16个;终端之间均以数据包的形式交换数据,并将对外发送与其开关数量相等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的内容包括:开关编号,开关位置,过流元件动作信号,过流元件动作方向,主保护动作信号,容错保护动作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配电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馈线终端或站所终端在获取了线路全局拓扑后,各终端将以自身开关过流状态及方向、相邻开关过流状态及方向、开关位置、主保护动作信号以及容错保护动作信号来作为分布式配电线路保护动作的判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配电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开关均有各自的相邻开关,对于线路首/末端开关而言,其仅有一侧有相邻开关,而对于普通分段开关而言,其两侧均有相邻开关,定义一侧为第一相邻开关,另一侧为第二相邻开关,两侧的相邻开关数量为一个或者多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配电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有分布式电源接入或合环运行的配电线路,通过在各开关上安装电压互感器来对方向做出判别。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配电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主保护定位故障点的方法为:若某一开关过流元件动作,且故障电流所指向的一侧的所有开关过流元件均未动作或有开关过流元件动作但其故障电流指向本开关,则判定本开关位于故障点上游;若某一开关过流元件未动作,且在其一侧的相邻开关中,有至少一个开关的过流元件动作,且故障电流均指向本开关,则判定本开关位于故障点下游。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布式配电线路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系统固定为开环运行,且无分布式电源接入的情况下,不带方向的分布式配电线路保故障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伟,朱中华,余群兵,金震,董凯达,王彦国,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南京南瑞继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