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热装置及空调机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68966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热装置及空调机组,其中,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模块(1)、第一限位件(2)和第二限位件(3),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贴设在第一限位件(2)上,第二限位件(3)整体压合并跨过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个面,且第二限位件(3)的端部与第一限位件(2)连接,第一限位件(2)和第二限位件(3)共同限制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此种固定结构能够简化蓄热模块的安装固定方式,提高装配和拆卸效率;而且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在限位的基础上,还能够对蓄热模块提供有效的支撑,提高蓄热模块安装的稳定性,在包装、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晃动,保证蓄热装置在各个环节中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热装置及空调机组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蓄热装置及空调机组。
技术介绍
蓄热装置能够有效地实现热量的储存,进而实现在任意时间点将热量输出,以利用这些热量做相应的工作。蓄热器部件的内部材料均为冲压压实的材料,致使蓄热器部件整体较重,因此其固定方式成为了关键的问题。现有技术中蓄热模块固定模式均是采用螺栓固定,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使用力矩扳手拧紧,很不方便,且操作效率低。而且在通过多个螺栓约束各个方向自由度的同时,均在螺栓对应位置设置了类似于安装压缩机时采用的减振胶垫,在蓄热模块受到振动时,在各平面自由度上均会产生一定的弹性偏移,在偏移量积累较大时可能会出现蓄热模块碰撞壳体的现象,导致蓄热模块的安装不稳定,而且还会增加机组的噪音,并影响机组的其它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蓄热装置及空调机组,能够提高蓄热模块固定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蓄热装置,包括蓄热模块、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蓄热模块沿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贴设在所述第一限位件上,所述第二限位件整体压合并跨过所述蓄热模块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个面,且所述第二限位件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限位件连接,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蓄热装置及空调机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模块(1)、第一限位件(2)和第二限位件(3),所述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贴设在所述第一限位件(2)上,所述第二限位件(3)整体压合并跨过所述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个面,且所述第二限位件(3)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限位件(2)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2)和第二限位件(3)共同限制所述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热模块(1)、第一限位件(2)和第二限位件(3),所述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一个面贴设在所述第一限位件(2)上,所述第二限位件(3)整体压合并跨过所述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另一个面,且所述第二限位件(3)的端部与所述第一限位件(2)连接,所述第一限位件(2)和第二限位件(3)共同限制所述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2)包括支撑部(23)和弯折部(22),所述支撑部(23)限制所述蓄热模块(1)沿厚度方向的自由度,所述弯折部(22)设在所述支撑部(23)沿蓄热模块(1)宽度方向的端部,所述宽度方向为垂直于所述蓄热模块(1)冷媒管接头的方向,所述支撑部(23)上设有支架(7),所述蓄热模块(1)位于所述弯折部(22)与支架(7)之间,所述弯折部(22)和支架(7)共同限制所述蓄热模块(1)沿宽度方向的自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所述蓄热模块(1),所述支撑部(23)沿所述蓄热模块(1)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反向延伸的所述弯折部(22),所述支撑部(23)的正反面上均设有所述支架(7),两个所述蓄热模块(1)分别安装在所述支撑部(23)的正反两面。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件(3)沿所述蓄热模块(1)的宽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限位件(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弯折部(22)和支架(7)上。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第一限位件(2)沿蓄热模块(1)长度方向一端的基板(8),所述长度方向为沿着所述蓄热模块(1)冷媒管接头的方向,所述基板(8)上设有定位孔,所述蓄热模块(1)上沿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安装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建覃家忠张亚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