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安迪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路灯杆的智能除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67124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路灯杆的智能除霾装置,包括路灯杆,路灯杆的顶部设有路灯,路灯杆的下端安装有底座,所述路灯杆为中空结构,中空腔的顶部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管道接口,管道接口上通过密封圈安装有金属管,所述路灯杆的顶端远离路灯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吸风风扇,且吸风风扇的吸风端朝上设置,吸风风扇的出风端上连接有管道,管道另一端贯穿路灯杆的侧壁并延伸至其内部,管道位于路灯杆内部的一端连接有过滤管道,所述过滤管道与进水管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且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新颖,除霾除尘效果明显,设计合理,成本低,适用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路灯杆的智能除霾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霾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路灯杆的智能除霾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我国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华北、华中地区的雾霾问题更为严重,当前各主要地市纷纷购买了“除霾神器”—车载式雾炮,可将自来水雾化并喷出很远的水雾,通过水雾改变空气湿度,水雾与空气中粉尘等污染物结合使之降落到地面,进而降低空气中污染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城市雾霾的污染程度。现代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与之相随,空气却因人类的活动而变得越来越污浊。现有技术中的空气净化器大多针对室内设计,缺乏针对室外场所的净化装置。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基于路灯杆的智能除霾装置,来解决户外净化雾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路灯杆的智能除霾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路灯杆的智能除霾装置,包括路灯杆,路灯杆的顶部设有路灯,路灯杆的下端安装有底座,所述路灯杆为中空结构,中空腔的顶部设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管道接口,管道接口上通过密封圈安装有金属管,金属管水平设置,所述金属管远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路灯杆的智能除霾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路灯杆的智能除霾装置,包括路灯杆(1),路灯杆(1)的顶部设有路灯(2),路灯杆(1)的下端安装有底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杆(1)为中空结构,中空腔的顶部设有连接头(15),所述连接头(15)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管道接口,管道接口上通过密封圈安装有金属管(10),金属管(10)水平设置,所述金属管(10)远离连接头(15)的一端贯穿路灯杆(1)的侧壁并延伸至路灯杆(1)的外部,金属管(10)位于路灯杆(1)外部的一端安装有喷头(9),所述连接头(15)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靠近连接头(15)的一端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6),所述路灯杆(1)的顶端远离路灯(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路灯杆的智能除霾装置,包括路灯杆(1),路灯杆(1)的顶部设有路灯(2),路灯杆(1)的下端安装有底座(13),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灯杆(1)为中空结构,中空腔的顶部设有连接头(15),所述连接头(15)的四个侧面均设有管道接口,管道接口上通过密封圈安装有金属管(10),金属管(10)水平设置,所述金属管(10)远离连接头(15)的一端贯穿路灯杆(1)的侧壁并延伸至路灯杆(1)的外部,金属管(10)位于路灯杆(1)外部的一端安装有喷头(9),所述连接头(15)的底部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进水管(11)靠近连接头(15)的一端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6),所述路灯杆(1)的顶端远离路灯(2)的一侧焊接有固定架(3),所述固定架(3)上通过螺栓固定有吸风风扇(4),且吸风风扇(4)的吸风端朝上设置,吸风风扇(4)的出风端上连接有管道(5),管道(5)另一端贯穿路灯杆(1)的侧壁并延伸至其内部,管道(5)位于路灯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安迪邵和义
申请(专利权)人:姚安迪邵和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