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端国专利>正文

隐形防护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6424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5 0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隐形防护网,涉及建筑安防领域,其包括上边条、下边条及竖直设置的第一钢丝绳,多根相邻的第一钢丝绳分别通过索具螺旋扣与上边条连接,所述索具螺旋扣的上端固定在上边条上,所述索具螺旋扣的下端与第一钢丝绳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下端固定在下边条上,所述索具螺旋扣可调节第一钢丝绳的松紧程度,当多根第一钢丝绳由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时,可将这几根第一钢丝绳的首端从索具螺旋扣上拆卸下来,从而形成一个出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被快速拆装形成一个活动出口。

Invisible protective net

An invisible protective net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building security, which includes a first wire rope above, below and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first wire rop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through a plurality of adjacent rigging screw and the edge of the upper end is fixed on the upper rigging screw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rigging screw with the first wire rope can be detachably connecte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wire rope is fixed on the bottom line, the rigging screw tightness can be adjusted when the first wire rope, wire rope from a plurality of first tension state to the relaxed state, the first end of a few pieces of wire first the rope is detached from the buckle on the rigging screw, thereby forming an expo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be quickly disassembled and assembled to form an active ex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形防护网
本技术涉及建筑安防领域,尤其指一种隐形防护网。
技术介绍
隐形防护网是一种安装于窗户、阳台等处,为居家生活及办公提供防护、防盗、防坠物等安全保障的新型建筑安防产品,它集安全、美观、实用等诸多优点于一身,被应用得越来越广泛。然而,现有的隐形防护网设计还不够合理,如图1所示,它主要由上边条1、下边条2及若干根竖直设置的第一钢丝绳3组成,其中,第一钢丝绳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边条1与下边条2上,第一钢丝绳3与上边条1、下边条2之间的安装部是隐蔽的且较难拆卸的,一般情况下,当住户需要在防护网外挂装空调或其他物件时,就需将整个防护网拆除,等空调安装完毕再将防护网重新安装上去,这样一来既麻烦,也会影响防护网的二次使用;其次,当住房失火时,住户很可能会因为该防护网不易拆装、没有安全出口而丧失逃生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被快速拆装形成一个活动出口的隐形防护网。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隐形防护网,包括上边条、下边条及竖直设置的第一钢丝绳,多根第一钢丝绳分别通过索具螺旋扣与上边条连接,所述索具螺旋扣包括螺旋套以及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旋套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螺纹与第二连接件上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与上边条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下端固定连接于下边条;当需要将相互连接的第一钢丝绳和第二连接件拆开时,旋转所述螺旋套促使对应的第二连接件向下运动,所述第一钢丝绳由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后,方可将该第一钢丝绳的上端从第二连接件上拆卸下来。进一步地,至少有6根第一钢丝绳分别通过索具螺旋扣与上边条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上边条的连接环,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下端设有与第一钢丝绳的上端连接的挂钩,所述第一钢丝绳的上端折弯后通过钢丝绳夹头夹持固定,从而形成一个可挂在第二连接件下端挂钩上的挂环。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左边条、右边条及水平设置的第二钢丝绳,所述上边条、下边条、左边条及右边条构成一个长方形框体,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左端固定连接于左边条,所述第二钢丝绳的右端固定连接于右边条,所述第一钢丝绳与第二钢丝绳通过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三连接件包括圆柱形本体与顶丝,所述圆柱形本体从上端面向下开设有一个螺纹孔和两条垂直相交的切口槽,所述切口槽贯穿圆柱形本体的外周面并与螺纹孔相通,所述第一钢丝绳可卡入圆柱形本体的一个切口槽中,所述第二钢丝绳可卡入圆柱形本体的另外一个切口槽中,所述顶丝可旋入螺纹孔中并压住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优选地,所述切口槽的深度等于或大于螺纹孔的深度。优选地,所述第一钢丝绳和第二钢丝绳的直径均为3mm,所述第二钢丝绳的数量为一根且该第二钢丝绳位于上边条与下边条的正中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隐形防护网的结构很简单,对比现有的隐形防护网仅增加了索具螺旋扣部件,手工旋转索具螺旋扣上的螺旋套即可使多根第一钢丝绳的上端从隐形防护网上拆卸下来,形成活动(安全)出口,此拆卸过程简单、便捷、快速,可避免在窗户外安装物件需拆卸整个防护网带来的不便,还可有效避免房屋发生火灾而无逃生出口的安全问题,其次由于索具螺旋扣设置在隐形防护网的上端,一般情况下,小孩触碰不到,因此安全性较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隐形防护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隐形防护网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索具螺旋扣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一钢丝绳上端的挂环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三连接件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第三连接件的正视图。附图标记为:1——上边条2——下边条3——第一钢丝绳31——挂环4——索具螺旋扣41——螺旋套42——第一连接件43——第二连接件5——钢丝绳夹头6——钢丝绳套管7——左边条8——右边条9——第二钢丝绳10——第三连接件101——圆柱形本体1011——螺纹孔1012——切口槽102——顶丝。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如图2-3所示,包括上边条1、下边条2及竖直设置的第一钢丝绳3,多根第一钢丝绳3分别通过索具螺旋扣4与上边条1固定连接,所述索具螺旋扣4包括螺旋套41以及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旋套41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件42和第二连接件43,所述第一连接件42上的螺纹与第二连接件43上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件42的上端与上边条1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3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43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3的下端固定连接于下边条2;当需要将相互连接的第一钢丝绳3和第二连接件43拆开时,旋转所述螺旋套41促使对应的第二连接件43向下运动,所述第一钢丝绳3由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后,方可将该第一钢丝绳3的上端从第二连接件43上拆卸下来。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隐形防护网拆卸钢丝绳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顺时针/逆时针旋转螺旋套41时,第一连接件42与第二连接件43之间的间距变小,第一钢丝绳3处于张紧状态,而当逆时针/顺时针旋转螺旋套41时,第一连接件42与第二连接件43之间的间距变大,第一钢丝绳3处于松弛状态,此时,可轻松的将第一钢丝绳3的上端从第二连接件43上拆卸下来。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提供的隐形防护网的结构很简单,对比现有的隐形防护网仅增加了索具螺旋扣4部件,手工旋转索具螺旋扣4上的螺旋套41即可使多根第一钢丝绳3的上端从隐形防护网上拆卸下来,形成活动(安全)出口,此拆卸过程简单、便捷、快速,可避免在窗户外安装物件需拆卸整个防护网带来的不便,还可有效避免房屋发生火灾而无逃生出口的安全问题,其次由于索具螺旋扣4设置在隐形防护网的上端,一般情况下,小孩触碰不到,因此安全性较高。进一步,出于简化制作、降低成本的目的,并非每根第一钢丝绳3都需要通过索具螺旋扣4与上边条1连接,如图2所示,所述索具螺旋扣4的数量为6个,有6根第一钢丝绳3分别通过索具螺旋扣4与上边条1连接,更具体的是,从上边条1的最右边向左数,第一根至第六根第一钢丝绳3的上端分别通过索具螺旋扣3与上边条1连接,6根第一钢丝绳3一起被拆卸下来足够可以形成一个活动出口。再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42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上边条1的连接环421,该连接环421与上边条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隐形防护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形防护网,包括上边条(1)、下边条(2)及竖直设置的第一钢丝绳(3),其特征在于:多根第一钢丝绳(3)分别通过索具螺旋扣(4)与上边条(1)连接,所述索具螺旋扣(4)包括螺旋套(41)以及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旋套(41)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件(42)和第二连接件(43),所述第一连接件(42)上的螺纹与第二连接件(43)上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件(42)的上端与上边条(1)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3)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43)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3)的下端固定连接于下边条(2);当需要将相互连接的第一钢丝绳(3)和第二连接件(43)拆开时,旋转所述螺旋套(41)促使对应的第二连接件(43)向下运动,所述第一钢丝绳(3)由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后,方可将该第一钢丝绳(3)的上端从第二连接件(43)上拆卸下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隐形防护网,包括上边条(1)、下边条(2)及竖直设置的第一钢丝绳(3),其特征在于:多根第一钢丝绳(3)分别通过索具螺旋扣(4)与上边条(1)连接,所述索具螺旋扣(4)包括螺旋套(41)以及分别通过螺纹连接在螺旋套(41)上、下两端的第一连接件(42)和第二连接件(43),所述第一连接件(42)上的螺纹与第二连接件(43)上的螺纹螺旋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连接件(42)的上端与上边条(1)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3)的上端与第二连接件(43)的下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钢丝绳(3)的下端固定连接于下边条(2);当需要将相互连接的第一钢丝绳(3)和第二连接件(43)拆开时,旋转所述螺旋套(41)促使对应的第二连接件(43)向下运动,所述第一钢丝绳(3)由张紧状态变为松弛状态后,方可将该第一钢丝绳(3)的上端从第二连接件(43)上拆卸下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防护网,其特征在于:至少有6根第一钢丝绳(3)分别通过索具螺旋扣(4)与上边条(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防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42)的上端设有用于连接上边条(1)的连接环(421),所述第二连接件(43)的下端设有与第一钢丝绳(3)的上端连接的挂钩(431),所述第一钢丝绳(3)的上端折弯后通过钢丝绳夹头(5)夹持固定,从而形成一个可挂在第二连接件(43)下端挂钩(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端国
申请(专利权)人:莫端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