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的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81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伸缩的容器,包括容器上部、容器下部和顶盖,所述容器上部套设到所述容器下部的外周,容器下部可在容器上部内移动;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容器上部的顶端,并设有气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容器下部与容器上部之间的伸缩特性,用户将容器上部下压、或将容器下部上压、或两者同时进行,从而达到改变容器容量的目的,解决容器在不完全使用时占用多余空间的问题,更好地利用收纳空间。同时利用顶盖上的气阀将容器内多余的空气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容器内容(如食物)的保鲜期。

A retractable contain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elescopic container includes a container, upper and low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and the cover,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cover is arranged on the periphery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can be mov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the top cover is detachably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and is equipped with air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using the expansion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the user will be under pressure,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ntainer or container on the lower part of pressure, or both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change the container capacity to solve the container occupied extra space in the incomplete use of the problem, make better use of storage space. At the same time, the excess air in the container is discharged by the air valve on the top cover, and the fresh keeping period of the contents of the container (such as food) is extended to a certain ext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伸缩的容器
本技术涉及物体盛放容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可伸缩的容器。
技术介绍
现今市场上大多存储容器都具有密封功能,但是能同时改变容器容量的则屈指可数。当存储容器不处于完全盛满状态时,未使用的容器空间会占用部分的放置空间,不便于容器的收纳和携带。一般的真空容器或是能将其内部空气排出的容器,大多需利用电力设备(如电泵)或是复杂结构的手动气泵来实现其目的,这样的容器在实际使用上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的容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伸缩的容器,其包括容器上部、容器下部和顶盖,所述容器上部套设到所述容器下部的外周,容器下部可在容器上部内移动;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容器上部的顶端,并设有气阀。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盖包括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容器上部顶端的顶盖上部和顶盖下托,所述顶盖下托安装到所述顶盖上部内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容器上部的内部,所述顶盖上部具有第一排气孔,所述顶盖下托具有第二排气孔,所述气阀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孔与第二排气孔之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排气孔的外周具有环形凸起,所述气阀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的中央;所述环形凸起的底部外周设有若干锁紧件,所述第二排气孔的外周具有排列成圆环状的若干锁紧滑槽,所述锁紧件安装到锁紧滑槽内,所述环形凸起与所述顶盖下托之间构成密闭的排气通道。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盖上部内的底部具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顶盖上部的顶部具有一下陷的凹位,所述凹位与所述容器下部的底端相匹配。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下部的底端设有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下部顶端的外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凸环、第二凸环,当所述容器下部的顶端位于容器下部的底端时,所述第二凸环抵靠到所述容器上部的内壁,所述第一凸环和第二凸环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凹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上部的底端设有朝向所述容器上部内部的环形钩部,当所述容器下部的顶端位于容器下部的底端时,所述环形钩部抵靠到所述第二凸环。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下部的顶端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包括下部以及形成在下部上端的斜部,所述下部的下端抵接到所述第二凸环,且下部的内壁设有分别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一凸环配合的凸起、凹位,所述斜部紧密抵接到所述容器上部的内壁。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容器上部顶端的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顶盖上部的内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所述顶盖上部螺纹连接到所述容器上部的顶端。本技术利用容器下部与容器上部之间的伸缩特性,用户将容器上部下压、或将容器下部上压、或两者同时进行,从而达到改变容器容量的目的,解决容器在不完全使用时占用多余空间的问题,更好地利用收纳空间。同时利用顶盖上的气阀将容器内多余的空气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容器内容(如食物)的保鲜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伸缩的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可伸缩的容器第一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可伸缩的容器第二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可伸缩的容器的主视剖视图;图5为图1所示可伸缩的容器拉伸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可伸缩的容器的主视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图2、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伸缩的容器,容器上部20、容器下部30和顶盖10,容器上部20套设到容器下部30的外周,容器下部30可在容器上部20内移动;顶盖10可拆卸连接到容器上部20的顶端。更为具体的,容器上部20为一个中空的圆筒状结构,其顶端外周设有外螺纹,其底端设有朝向容器上部20内部的环形钩部26。容器上部20的内径不变,在靠近容器上部20顶部的位置,其容器壁朝容器上部20顶部逐渐增厚,从而使容器上部20的外壁形成一个方便用户的手部拿持的倾斜结构。容器下部30为一具有底部的圆筒状结构,其直径略小于容器上部20的直径。容器下部30顶端的外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凸环34、第二凸环36,第一凸环34和第二凸环36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凹槽。容器下部30的顶端还设有第二密封圈24,第二密封圈24包括下部以及形成在下部上端的斜部,下部的下端抵接到第二凸环36,且下部的内壁设有分别与第二环形凹槽、第一凸环34配合的凸起、凹位,第二密封圈24的斜部紧密抵接到容器上部20的内壁。第二密封圈24增强了容器的密封性,避免容器内容(如液体)流入容器上部20与容器下部30之间缝隙,甚至流出容器外部。如图4所示,当容器上部20完全套设在容器下部30外周时,容器具有最小的容量值。容器下部30的底端中央设有一个凹槽31,用户可将手指伸入到凹槽31内,并且借力于容器下部30的外部,以将容器下部30从容器上部20的底端拉出,或是将容器上部20从容器下部30的顶端拉起,或者两者同时进行。随着容器上部20与容器下部30的逐步远离,容器的容量值随之增大。在这过程中,环形钩部26位于容器上部20与容器下部30之间的缝隙内,且贴靠在容器下部30的外壁。如图5、图6所示,当容器下部30顶端位于容器上部20的底端时,容器的容量值也增加到最大。此时,容器上部20的环形钩部26抵靠到容器下部30的第二凸环36,以阻止容器上部20与容器下部30之间再一步远离。本实施例中的顶盖10包括可拆卸连接到容器上部顶端的顶盖上部12和顶盖下托16,顶盖下托16安装到顶盖上部12内的底部并位于容器上部的内部。顶盖上部12的内壁设有与容器上部20顶端的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从而使得顶盖上部12螺纹连接到容器上部20的顶端。顶盖上部12的顶部具有一下陷的凹位11,凹位11与容器下部30的底端相匹配。凹位11增强了多个容器叠放收纳的稳固性。通过叠放的方式收纳容器,能够有效地减少容器占用的面积。顶盖上部12的外周还设有若干凹痕,用于增强用户手部与顶盖10之间的摩擦力,方便用户将拧紧在容器上的顶盖10。顶盖上部12内的底部具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密封圈14,用于防止容器内容(如液体)从顶盖上部12与容器上部20之间的缝隙渗漏到容器外部。顶盖10内还设有气阀15。更为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顶盖上部12具有第一排气孔121,顶盖下托16具有第二排气孔161,气阀15设置在第一排气孔121与第二排气孔161之间。第一排气孔121的外周还具有环形凸起122,且在环形凸起122的底部外周设有若干锁紧件124。第二排气孔161的外周具有排列成圆环状的若干锁紧滑槽164,锁紧件124安装到锁紧滑槽164内,使得环形凸起122与顶盖下托16之间构成密闭的排气通道,气阀设置于排气通道内。用户将容器上部20下压、或将容器下部30上压、或两者同时进行,容器内的空气会从顶盖下托16的第二排气孔161进入到排气通道内,通过气阀15后,再从顶盖上部12的第一排气孔121排出到容器外。气阀能够减小空气对顶盖10的压力,防止空气将顶盖10从容器上部20上顶出。另一方面,通过减少容器内的空气,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容器内容发生受潮,防止容器内容变质,延长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伸缩的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伸缩的容器,包括容器上部(20)、容器下部(30)和顶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上部(20)套设到所述容器下部的外周,容器下部可在容器上部内移动;所述容器上部(20)的底端设有朝向所述容器上部(20)内部的环形钩部(26),所述容器下部(30)顶端的外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凸环(34)、第二凸环(36),所述第一凸环(34)和第二凸环(36)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凹槽,当所述容器下部的顶端位于容器上部的底端时,所述第二凸环抵靠到所述容器上部的内壁,所述环形钩部(26)抵靠到所述第二凸环(36);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容器上部的顶端,并设有气阀(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伸缩的容器,包括容器上部(20)、容器下部(30)和顶盖(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上部(20)套设到所述容器下部的外周,容器下部可在容器上部内移动;所述容器上部(20)的底端设有朝向所述容器上部(20)内部的环形钩部(26),所述容器下部(30)顶端的外周由上至下依次设有第一凸环(34)、第二凸环(36),所述第一凸环(34)和第二凸环(36)之间形成第二环形凹槽,当所述容器下部的顶端位于容器上部的底端时,所述第二凸环抵靠到所述容器上部的内壁,所述环形钩部(26)抵靠到所述第二凸环(36);所述顶盖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容器上部的顶端,并设有气阀(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10)包括可拆卸连接到所述容器上部顶端的顶盖上部(12)和顶盖下托(16),所述顶盖下托(16)安装到所述顶盖上部(12)内的底部并位于所述容器上部的内部,所述顶盖上部(12)具有第一排气孔(121),所述顶盖下托(16)具有第二排气孔(161),所述气阀(15)设置在所述第一排气孔(121)与第二排气孔(16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气孔(121)的外周具有环形凸起(122),所述气阀(15)设置于所述环形凸起(122)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萃菱
申请(专利权)人:博图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