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污抗菌复合陶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泥材料的
,尤其涉及一种耐污抗菌复合陶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陶泥是一种制作陶器用的粘土,指含有铁质而带黄褐色、灰白色、红紫色等色调,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粘土。矿物成分以蒙脱石、高岭土为主。陶土主要用作烧制外墙、地砖、陶器具等。现有技术中的陶泥原料单一,性能单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陶制品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的陶泥的性能无法满足实际使用时的需求,故此亟需开发一种耐污抗菌复合陶泥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耐污抗菌复合陶泥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优异的耐污和抗菌性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耐污抗菌复合陶泥,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陶土100-120份、苯丙乳液4-8份、羧基丁苯乳液3-9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5-1.5份、氨乙基哌嗪5-15份、间苯二酚2-5份、硅烷偶联剂KH-5601-3份、粉煤灰4-8份、中砂60-80份、碎石1-5份、矿渣2-6份、高岭土1-4份、硅粉3-6份、乳化沥青4-8份、耐污改性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耐污抗菌复合陶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陶土100‑120份、苯丙乳液4‑8份、羧基丁苯乳液3‑9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5‑1.5份、氨乙基哌嗪5‑15份、间苯二酚2‑5份、硅烷偶联剂KH‑560 1‑3份、粉煤灰4‑8份、中砂60‑80份、碎石1‑5份、矿渣2‑6份、高岭土1‑4份、硅粉3‑6份、乳化沥青4‑8份、耐污改性助剂5‑15份、抗菌改性填料8‑16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污抗菌复合陶泥,其特征在于,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陶土100-120份、苯丙乳液4-8份、羧基丁苯乳液3-9份、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2-8份、聚二甲基硅氧烷0.5-1.5份、氨乙基哌嗪5-15份、间苯二酚2-5份、硅烷偶联剂KH-5601-3份、粉煤灰4-8份、中砂60-80份、碎石1-5份、矿渣2-6份、高岭土1-4份、硅粉3-6份、乳化沥青4-8份、耐污改性助剂5-15份、抗菌改性填料8-16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污抗菌复合陶泥,其特征在于,耐污改性助剂的原料按重量份包括:石蜡15-25份、甲基硅油3-9份、椰油脂肪酰二乙醇胺2-5份、月桂醇醚磷酸酯1-4份、油酸3-6份、乙二醇2-5份、十二烷基甜菜碱1-5份、碳纳米管3-6份、磷酸锌2-5份、锌粉1-5份、硬脂酸锌4-8份、硬脂酸镁3-9份、质量分数为65-75%的硫酸溶液2-5份、硅烷偶联剂KH-5701-5份、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2-6份、质量分数为15-35%的偶氮二异丁腈溶液4-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耐污抗菌复合陶泥,其特征在于,耐污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石蜡加热,保温,然后加入甲基硅油、椰油脂肪酰二乙醇胺、月桂醇醚磷酸酯、油酸、乙二醇和十二烷基甜菜碱混合均匀,升温,搅拌,冷却至室温物料a;将碳纳米管、磷酸锌、锌粉、硬脂酸锌、硬脂酸镁和硫酸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升温,保温,接着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混合均匀,继续升温,保温,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偶氮二异丁腈溶液混合均匀,静置分层,去除上层清液,将下层反应产物进行抽滤,洗涤,真空干燥至恒重,研磨,过筛,即得到物料b;将物料a和物料b混合均匀,升温,保温,接着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耐污改性助剂。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耐污抗菌复合陶泥,其特征在于,耐污改性助剂按如下工艺进行制备:将石蜡加热至90-120℃,保温1-2h,然后加入甲基硅油、椰油脂肪酰二乙醇胺、月桂醇醚磷酸酯、油酸、乙二醇和十二烷基甜菜碱混合均匀,升温至80-90℃,搅拌30-50min,冷却至室温物料a;将碳纳米管、磷酸锌、锌粉、硬脂酸锌、硬脂酸镁和质量分数为65-75%的硫酸溶液混合均匀,然后升温至60-70℃,保温20-40min,接着加入硅烷偶联剂KH-570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混合均匀,继续升温至80-90℃,保温2-3h,然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质量分数为1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