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骏飞专利>正文

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5372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动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其可以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提升拆装螺钉、打孔、搅拌的效率;在更换各种钻头、刀头、搅拌器时相比传统拆卸方式更简单高效;同时,其可以更牢固、平稳地抓取细小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C”形架(7)、抓取机构以及旋拧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扳机(3)、滑动轴(8)、固定臂(9)、一级传动臂(10)、平行传动臂(11)、二级传动臂(12)和夹头(13)。所述旋拧机构包括:摇把套筒(2)、主动齿轮(5)、转盘(6)、转动轴(14)和转盘套轴(16)。

Manual multifunction grab screw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anual tools, in particular to a manual multifunction grab screwing device. The purpose of the invention is to provide a multifunctional hand grasping screwed device, which can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disassembly of screws, drilling, stirring the case in the absence of electricity; in contrast to replace various drill bits, cutter head, agitator traditional disassembly easier and more efficien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more firmly and stably grasping small part. The invention includes: a \C\ frame (7), a grasping mechanism and a screwing mechanism. The grabb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trigger (3), a sliding shaft (8), a fixed arm (9), a first stage drive arm (10), a parallel transmission arm (11), a two stage drive arm (12) and a chuck (13). Including the screwed mechanism: crank sleeve (2) and a drive gear (5), dial (6), the axis of rotation (14) and the rotary shaft sleeve (1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动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
技术介绍
在生活中,经常遇到需要旋拧的状况,如拧螺丝。在纯手动的情况下,需靠手腕、手指来回转动,效率较低,且单手操作,稳定性差。在现有技术中,没有可以同时实现抓取和旋拧两种功能的简单工具。因此,开发一种具有抓取功能,可以便捷地拾取不宜通过手部直接接触的如高温的物品,同时具有旋拧功能,换取螺丝刀头、钻头等比较便捷的抓取旋拧器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其可以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提升拆装螺钉、打孔、搅拌的效率;在更换各种钻头、刀头、搅拌器时相比传统拆卸方式更简单高效;同时,其可以更牢固、平稳地抓取细小部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其特点在于:其包括:“C”形架7、抓取机构以及旋拧机构,其中,所述“C”形架7包括一个底部杆以及分别与所述底部杆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且对称布置的两个侧杆,所述侧杆的前端向内部弯折形成弯折部,在弯折部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17和第二连接孔18;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扳机3、滑动轴8、固定臂9、一级传动臂10、平行传动臂11、二级传动臂12和夹头13;扳机3与滑动轴8的后端固接;“C”形架7的底部杆套设于滑动轴8的前部,滑动轴8的前端设有两个垫圈,固定臂9的中部套设于滑动轴8前端的所述两垫圈间,并且能够在所述两垫圈间自由转动;二级传动臂12为一折弯件,其包括前端、后端以及中部的折弯点;一级传动臂10的一端分别与固定臂9的端部转动连接,一级传动臂10的另一端与二级传动臂12的后端转动连接,二级传动臂12中部的折弯点与“C”形架7的第二连接孔18转动连接,二级传动臂12的前端与夹头13的后部外侧端点转动连接;平行传动臂11的后端与“C”形架7的第一连接孔17转动连接,平行传动臂11的前端与夹头13的后部内侧端点转动连接;其中,一级传动臂10、平行传动臂11、二级传动臂12和夹头13均为两个,相对于滑动轴8对称布置;旋拧机构包括:摇把套筒2、主动齿轮5、转盘6、转动轴14和转盘套轴16;摇把套筒2与转盘6固定连接,转盘套轴16一端与转盘6相连,另一端与主动齿轮5相连,转动轴14套设于滑动轴8后侧的外部,与“C”形架7的底部杆固接,从动齿轮15设置于转动轴14上,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15啮合。其中,所述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还包括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包括:把手1和壳体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可以在没有电力的情况下提升拆装螺钉、打孔、搅拌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的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在更换各种钻头、刀头、搅拌器时相比传统拆卸方式更简单高效。3.本专利技术的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可以更牢固、平稳地抓取细小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的立体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的俯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的内部结构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1把手2摇把套筒3扳机4壳体5主动齿轮6转盘7“C”形架8滑动轴9固定臂10一级传动臂11平行传动臂12二级传动臂13夹头14转动轴15从动齿轮16转盘套轴17第一连接孔18第二连接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包括“C”形架7、抓取机构、旋拧机构以及外壳。如图3所示,“C”形架7包括一个底部杆以及分别与所述底部杆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且对称布置的两个侧杆。所述侧杆的前端向内部弯折形成弯折部,在弯折部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17和第二连接孔18。抓取机构包括:扳机3、滑动轴8、固定臂9、一级传动臂10、平行传动臂11、二级传动臂12和夹头13。其中,扳机3与滑动轴8的后端固接。“C”形架7的底部杆套设于滑动轴8的前部,滑动轴8的前端设有两个垫圈,固定臂9的中部套设于滑动轴8前端的所述两垫圈间,并且能够在所述两垫圈间自由转动。二级传动臂12为一折弯件,其包括前端、后端以及中部的折弯点,其中,二级传动臂12的折弯点与前端之间为二级传动臂12的前臂部。一级传动臂10的一端分别与固定臂9的端部转动连接,一级传动臂10的另一端与二级传动臂12的后端转动连接。二级传动臂12中部的折弯点与“C”形架7的第二连接孔18转动连接,二级传动臂12的前端与夹头13的后部外侧端点转动连接。平行传动臂11的后端与“C”形架7的第一连接孔17转动连接,平行传动臂11的前端与夹头13的后部内侧端点转动连接。其中,一级传动臂10、平行传动臂11、二级传动臂12和夹头13均为两个,相对于滑动轴8对称布置。旋拧机构包括:摇把套筒2、主动齿轮5、转盘6、转动轴14和转盘套轴16。其中,摇把套筒2与转盘6固定连接。转盘套轴16一端与转盘6相连,另一端与主动齿轮5相连。转动轴14套设于滑动轴8后侧的外部,与“C”形架7的底部杆固接。从动齿轮15设置于转动轴14上,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15啮合。所述外壳包括:把手1和壳体4。把手1与壳体4连接,可以保护内部结构并约束扳机3、转动轴14和转盘套轴16在限定区域内滑动或转动。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抓取功能时,后拉扳机3,通过滑动轴8带动固定臂9向后运动。固定臂9带动一级传动臂10外展,并由此使二级传动臂12的后端外展,前端内合。此时由于平行传动臂11的约束,使“C”形架7的折弯部、二级传动臂12的前臂部、夹头13与平行传动臂11形成平行四边形结构,使夹头13平行向内合拢,实现抓取功能。同理,若向前推动扳机3则使夹头13平行张开。使用旋拧功能时,一只手扣紧扳机,另一只手摇动摇把套筒2,使转盘6通过转盘套轴16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主动齿轮5驱动从动齿轮15转动,从而通过转动轴14带动“C”形架7转动。“C”形架7可带动除扳机3和滑动轴8以外的抓取机构整体转动,从而实现旋拧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C”形架(7)、抓取机构以及旋拧机构,其中,所述“C”形架(7)包括一个底部杆以及分别与所述底部杆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且对称布置的两个侧杆,所述侧杆的前端向内部弯折形成弯折部,在弯折部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17)和第二连接孔(18);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扳机(3)、滑动轴(8)、固定臂(9)、一级传动臂(10)、平行传动臂(11)、二级传动臂(12)和夹头(13);扳机(3)与滑动轴(8)的后端固接;“C”形架(7)的底部杆套设于滑动轴(8)的前部,滑动轴(8)的前端设有两个垫圈,固定臂(9)的中部套设于滑动轴(8)前端的所述两垫圈间,并且能够在所述两垫圈间自由转动;二级传动臂(12)为一折弯件,其包括前端、后端以及中部的折弯点;一级传动臂(10)的一端分别与固定臂(9)的端部转动连接,一级传动臂(10)的另一端与二级传动臂(12)的后端转动连接,二级传动臂(12)中部的折弯点与“C”形架(7)的第二连接孔(18)转动连接,二级传动臂(12)的前端与夹头(13)的后部外侧端点转动连接;平行传动臂(11)的后端与“C”形架(7)的第一连接孔(17)转动连接,平行传动臂(11)的前端与夹头(13)的后部内侧端点转动连接;其中,一级传动臂(10)、平行传动臂(11)、二级传动臂(12)和夹头(13)均为两个,相对于滑动轴(8)对称布置;所述旋拧机构包括:摇把套筒(2)、主动齿轮(5)、转盘(6)、转动轴(14)和转盘套轴(16);摇把套筒(2)与转盘(6)固定连接,转盘套轴(16)一端与转盘(6)相连,另一端与主动齿轮(5)相连,转动轴(14)套设于滑动轴(8)后侧的外部,与“C”形架(7)的底部杆固接,从动齿轮(15)设置于转动轴(14)上,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15)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多功能抓取旋拧器,其特征在于:其包括:“C”形架(7)、抓取机构以及旋拧机构,其中,所述“C”形架(7)包括一个底部杆以及分别与所述底部杆的两个端部固定连接且对称布置的两个侧杆,所述侧杆的前端向内部弯折形成弯折部,在弯折部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连接孔(17)和第二连接孔(18);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扳机(3)、滑动轴(8)、固定臂(9)、一级传动臂(10)、平行传动臂(11)、二级传动臂(12)和夹头(13);扳机(3)与滑动轴(8)的后端固接;“C”形架(7)的底部杆套设于滑动轴(8)的前部,滑动轴(8)的前端设有两个垫圈,固定臂(9)的中部套设于滑动轴(8)前端的所述两垫圈间,并且能够在所述两垫圈间自由转动;二级传动臂(12)为一折弯件,其包括前端、后端以及中部的折弯点;一级传动臂(10)的一端分别与固定臂(9)的端部转动连接,一级传动臂(10)的另一端与二级传动臂(12)的后端转动连接,二级传动臂(12)中部的折弯点与“C”形架(7)的第二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骏飞
申请(专利权)人:杜骏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