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4983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5: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所述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为左右对称结构,在一侧,右上盖(3)、右上滑动件(5)、右下滑动件(7)、右下盖(9)、右下卡件(11)、右治疗球体(13)随着外力的作用在主体上壳(1)和主体下壳(2)上移动;在另一侧,左上盖(4)、左上滑动件(6)、左下滑动件(8)、左下盖(10)、左下卡件(12)、左治疗球体(14)随着外力的作用在主体上壳(1)和主体下壳(2)上移动,以便使右治疗球体(13)和左治疗球体(14)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治疗。本发明专利技术以桥形盒为主体,左、右两侧底部各有一康复治疗球,壁上设有多个小孔,透气、吸汗。

External hernia and traffic type hydrocel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instrument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kind of abdominal hernia and hydrocele traffic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the abdominal hernia and hydrocele traffic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left and right symmetrical structure, on one side, right on the cover (3) and right upper slider (5), the lower right slider (7), right the cover (9), right under the card (11), (13) the right treatment sphere with the external force acting on the main body shell (1) and (2) on the lower shell body movement; on the other side, the left upper cover (4), left on the slider (6), the left sliding piece (8), left under cover (10), left card (12), left (14) treatment sphere with the external force acting on the main body shell (1) and (2) on the lower shell body movement, so that the right treatment sphere (13) and left for ball (14) is adjusted to the right the position of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takes a bridge shaped box as the main body, and there is a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ball on the bottom of both left and right sides, with a plurality of small holes on the wall, breathable and swea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
技术介绍
临床上鞘膜积液轻者嘱患儿避免感冒、跑跳、用力及预防感染等外,别无办法,重者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各种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的病例,都是因为人类自身的解剖、生理缺陷及各种诱发腹内压力骤增的因素——如上呼吸道咳嗽、喷嚏、跑跳、哭闹、便秘、屏气、体力劳动等诱因存在,发病率未见降低。数十年以来,国内、外用于保守治疗的各种外用器材疗效甚微,临床医生不建议应用,建议手术治疗。且手术的意外及并发症是存在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包括主体上壳、主体下壳、右上盖、左上盖、右上滑动件、左上滑动件、右下滑动件、左下滑动件、右下盖、左下盖、右下卡件、左下卡件、右治疗球体、左治疗球体、滑动定位螺丝;所述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为左右对称结构,在一侧,右上盖、右上滑动件、右下滑动件、右下盖、右下卡件、右治疗球体随着外力的作用在主体上壳和主体下壳上移动;在另一侧,左上盖、左上滑动件、左下滑动件、左下盖、左下卡件、左治疗球体随着外力的作用在主体上壳和主体下壳上移动,以便使右治疗球体和左治疗球体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治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上滑动件和左上滑动件与主体上壳配合连接,由滑动定位螺丝收紧锁好,所述主体上壳设有弧形的滑道,右上滑动件和左上滑动件在所述主体上壳上随外力的作用而滑动;主体上壳和主体下壳固定在一起,右上滑动件和右下滑动件固定在一起,左上滑动件和左下滑动件固定在一起,右上盖和右上滑动件装配在一起,右下滑动件和右下盖装配在一起,左上盖和左上滑动件装配在一起,左下滑动件和左下盖固定在一起,右下卡件为圆形部件,右下滑动件设有圆形缺口,所述右下卡件穿过右下滑动件后,旋转后卡和固定,同理,左下卡件与左下滑动件连接方式相同;右治疗球体设置在右下卡件上,左治疗球体与左下卡件固定连接,右治疗球体及左治疗球体设有若干小孔。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治疗球体和左治疗球体上设有绒毛型的外套。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上盖卡和在右上滑动件,右上滑动件设有第一缺口,右上盖的凸起卡和在第一缺口上,使右上盖和右上滑动件固定在一起,同理,左上盖和左上滑动件也是卡和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右下滑动件和右下盖卡和在一起,右下滑动件设有第二缺口,右下盖设有凸起,通过第二缺口和凸起进行卡和,同理,左下滑动件和左下盖也是通过卡和固定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上壳和主体下壳通过卡和固定在一起,或者用螺丝固定在一起,所述右上滑动件和右下滑动件卡和固定在一起,或者用螺丝固定在一起。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右上滑动件和左上滑动件设有第一腰带连接部和第二腰带连接部,所述右上盖和左上盖设有通孔,使所述第一腰带连接部和第二腰带连接部穿过所述通孔后外露。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第一腰带连接部和第二腰带连接部各有两个,第一腰带连接部和第二腰带连接部设置在右上盖和左上盖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电动按摩器,所述电动按摩器包括电池、线路板和两个振动器,电池及线路板设置在主体上壳和主体下壳之间的空间内,主体上壳上设有缺口,线路板上的控制开关穿过所述缺口外露,振动器通过右下卡件及左下卡件带动右治疗球体及左治疗球体振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显示灯,所述显示灯外露并与所述线路板连接,振动强度通过电路板进行设置。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以桥形盒为主体,左、右两侧底部各有一康复治疗球,壁上设有多个小孔,透气、吸汗,康复治疗球与主体连接,主体内置马达。主体内有电路板,电池与外界电源充电备用。按摩振动频率、强度、时间可调。外有显示灯,开关隐蔽不易触及,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也可以应用于身体其它部位的按摩。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子1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子1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子1爆炸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子1部分部件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A、图5B图5C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子1部分部件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子2爆炸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子2部分部件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B是部件16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图;图8是把图1拉开的状态图;图9是右治疗球体13和左治疗球体14加长的实例例子示意图。图中各部件名称如下:主体上壳1、主体下壳2、右上盖3、左上盖4、右上滑动件5、左上滑动件6、右下滑动件7、左下滑动件8、右下盖9、左下盖10、右下卡件11、左下卡件12、右治疗球体13、左治疗球体14、滑动定位螺丝15、电动按摩器16、贴膜17、电池161、线路板162、振动器163、控制开关164、第一螺孔201第二螺孔701、第三螺孔801、第一缺口501、第二缺口702、第一腰带连接部502、第二腰带连接部60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方式1:如图1至图3所示,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包括以下部件:主体上壳1、主体下壳2、右上盖3、左上盖4、右上滑动件5、左上滑动件6、右下滑动件7、左下滑动件8、右下盖9、左下盖10、右下卡件11、左下卡件12、右治疗球体13、左治疗球体14、滑动定位螺丝15。右上滑动件5和左上滑动件6与主体上壳1配合连接,由滑动定位螺丝15收紧锁好,所述主体上壳1设有弧形的滑道,右上滑动件5和左上滑动件6在所述主体上壳1上随外力的作用而滑动,此外力一般为人手施加的外力。主体上壳1和主体下壳2固定在一起,可以选择卡和在一起,也可以选择用螺丝固定在一起,图中的实施例子选择用螺丝固定在一起,见图4中的第一螺孔201,在主体上壳1上设有和主体下壳2对应的螺孔。如图4所示,右上滑动件5和右下滑动件7固定在一起,可以选择卡和在一起,也可以选择用螺丝固定在一起,图中的实施例子选择用螺丝固定在一起,见图中的第二螺孔701,在右上滑动件5上设有和右下滑动件7对应的螺孔。在外力作用下,右下滑动件7随着右上滑动件5一起滑动。同理,左上滑动件6和左下滑动件8固定在一起,可以选择卡和在一起,也可以选择用螺丝固定在一起,图中的实施例子选择用螺丝固定在一起,见图中的第三螺孔801,在左上滑动件6上设有和左下滑动件8对应的螺孔。在外力作用下,左下滑动件8随着左上滑动件6一起滑动。如图4所示,右上盖3和右上滑动件5装配在一起,在此实施例子中,优选右上盖3卡和在右上滑动件5,右上滑动件5设有第一缺口501,右上盖3的凸起卡和在第一缺口501上,使右上盖3和右上滑动件5固定在一起,同理,左上盖4和左上滑动件6也是卡和在一起。右下滑动件7和右下盖9装配在一起,优选右下滑动件7和右下盖9卡和在一起,如图4所示,右下滑动件7设有第二缺口702,右下盖9设有凸起901,通过第二缺口702和凸起901进行卡和。同理,左下滑动件8和左下盖10也是通过卡和固定在一起。右下卡件11为圆形部件,右下滑动件7设有圆形缺口,所述右下卡件11穿过右下滑动件7后,旋转后卡和固定,同理,左下卡件12与左下滑动件8连接方式类似。右治疗球体13设置在右下卡件11上,比如通过螺纹旋转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卡和的方式连接。同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上壳(1)、主体下壳(2)、右上盖(3)、左上盖(4)、右上滑动件(5)、左上滑动件(6)、右下滑动件(7)、左下滑动件(8)、右下盖(9)、左下盖(10)、右下卡件(11)、左下卡件(12)、右治疗球体(13)、左治疗球体(14)、滑动定位螺丝(15);所述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为左右对称结构,在一侧,右上盖(3)、右上滑动件(5)、右下滑动件(7)、右下盖(9)、右下卡件(11)、右治疗球体(13)随着外力的作用在主体上壳(1)和主体下壳(2)上移动;在另一侧,左上盖(4)、左上滑动件(6)、左下滑动件(8)、左下盖(10)、左下卡件(12)、左治疗球体(14)随着外力的作用在主体上壳(1)和主体下壳(2)上移动,以便使右治疗球体(13)和左治疗球体(14)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治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上壳(1)、主体下壳(2)、右上盖(3)、左上盖(4)、右上滑动件(5)、左上滑动件(6)、右下滑动件(7)、左下滑动件(8)、右下盖(9)、左下盖(10)、右下卡件(11)、左下卡件(12)、右治疗球体(13)、左治疗球体(14)、滑动定位螺丝(15);所述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为左右对称结构,在一侧,右上盖(3)、右上滑动件(5)、右下滑动件(7)、右下盖(9)、右下卡件(11)、右治疗球体(13)随着外力的作用在主体上壳(1)和主体下壳(2)上移动;在另一侧,左上盖(4)、左上滑动件(6)、左下滑动件(8)、左下盖(10)、左下卡件(12)、左治疗球体(14)随着外力的作用在主体上壳(1)和主体下壳(2)上移动,以便使右治疗球体(13)和左治疗球体(14)调整到合适的位置进行治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右上滑动件(5)和左上滑动件(6)与主体上壳(1)配合连接,由滑动定位螺丝(15)收紧锁好,所述主体上壳(1)设有弧形的滑道,右上滑动件(5)和左上滑动件(6)在所述主体上壳(1)上随外力的作用而滑动;主体上壳(1)和主体下壳(2)固定在一起,右上滑动件(5)和右下滑动件(7)固定在一起,左上滑动件(6)和左下滑动件(8)固定在一起,右上盖(3)和右上滑动件(5)装配在一起,右下滑动件(7)和右下盖(9)装配在一起,左上盖(4)和左上滑动件(6)装配在一起,左下滑动件(8)和左下盖(10)固定在一起,右下卡件(11)为圆形部件,右下滑动件(7)设有圆形缺口,所述右下卡件(11)穿过右下滑动件(7)后,旋转后卡和固定,同理,左下卡件(12)与左下滑动件(8)连接方式相同;右治疗球体(13)设置在右下卡件(11)上,左治疗球体(14)与左下卡件(12)固定连接,右治疗球体(13)及左治疗球体(14)设有若干小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治疗球体(13)和左治疗球体(14)上设有绒毛型的外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腹外疝及交通型鞘膜积液康复治疗仪,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乐常帅常学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常胜医疗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