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贾金辰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4743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4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固定装置,包括人工晶状体和晶状体襻,所述人工晶状体由晶状体光学部分构成,所述晶状体襻设置有两个,所述晶状体光学部分设置为双凸面,所述晶状体襻顶端设置有弯折前襻,所述弯折前襻与晶状体襻在同一水平位置,所述人工晶状体植入于眼后房并固定于巩膜之间,所述眼后房设置在虹膜和玻璃体之间,所述巩膜设置在玻璃体的外侧,所述角膜与虹膜之间设置有眼前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晶状体襻在眼外及眼内达到正好需要的长度,能得到很好的固定,实现晶状体面平、位置正,不会产生晶状体爆弹回眼内现象。

A non suture scleral fixation device for intraocular le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眼科设备
,具体为一种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白内障摘除术后,需要向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人工晶状体需要晶状体囊膜的支撑方可处于稳定状态。白内障手术、外伤及晶状体玻璃体切除手术均可造成晶状体囊膜破裂。对于这类病人,既往常选择缝线固定型人工晶状体或虹膜夹型人工晶状体,前者手术难度较大,易出现人工晶状体的倾斜及偏位,后者晶状体对虹膜持续性刺激并容易脱落。目前有些学者应用三体式人工晶状体将晶状体襻固定在巩膜之间,但晶状体襻在巩膜外的长度不易掌握,容易造成晶状体偏位,而且容易造成晶状体襻退缩回眼内,使手术失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使晶状体襻在眼外及眼内达到正好需要的长度,能得到很好的固定,实现晶状体面平、位置正,不会产生晶状体爆弹回眼内现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固定装置,包括人工晶状体和晶状体襻,所述人工晶状体由晶状体光学部分构成,所述晶状体襻设置有两个,且晶状体襻通过其底端的卡头固定安装在晶状体光学部分上的插槽内,所述晶状体光学部分设置为双凸面,所述晶状体襻顶端设置有弯折前襻,所述弯折前襻与晶状体襻在同一水平位置,所述人工晶状体植入于眼后房并固定于巩膜之间,所述眼后房设置在虹膜和玻璃体之间,所述巩膜设置在玻璃体的外侧,且巩膜前端连接有角膜,所述角膜与虹膜之间设置有眼前房。优选的,所述晶状体襻呈“C”字型,且晶状体襻两侧对称。优选的,所述眼前房和眼后房水平排列,且眼前房设置在眼后房的外侧。优选的,所述晶状体光学部分采用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制成。优选的,所述晶状体光学部分的直径为6mm,所述人工晶状体的最大尺寸为11mm~14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使晶状体襻在眼巩膜之间及眼内达到正好需要的长度,能得到很好的固定,实现晶状体面平、位置正,不会产生晶状体弹回眼内现象。晶状体襻设计成“C”字型并两侧对称分布有效的增加支撑面积,能对人工晶状体进行很好的固定,同时采用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制成,具有重量轻、光学性能高、无抗原性、致炎性、致癌性和能生物降解等特性,适用于治疗白内障摘除手术后,需要向眼内植入人工晶状体的病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人工晶状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人工晶状体;2-晶状体襻;3-弯折前襻;4-插槽;5-卡头;6-晶状体光学部分;7-巩膜;8-玻璃体;9-眼前房;10-角膜;11-虹膜;12-眼后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固定装置,包括人工晶状体1和晶状体襻2,人工晶状体1由晶状体光学部分6构成,晶状体襻2设置有两个,且晶状体襻2通过其底端的卡头5固定安装在晶状体光学部分6上的插槽4内,晶状体光学部分6设置为双凸面,晶状体襻2顶端设置有弯折前襻3,弯折前襻3与晶状体襻2在同一水平位置,人工晶状体1植入于眼后房12并固定于巩膜7之间,眼后房12设置在虹膜11和玻璃体8之间,巩膜7设置在玻璃体8的外侧,且巩膜7前端连接有角膜10,角膜10与虹膜11之间设置有眼前房9,晶状体襻2呈“C”字型,且晶状体襻2两侧对称,眼前房9和眼后房12水平排列,且眼前房9设置在眼后房12的外侧,晶状体光学部分6采用疏水性丙烯酸酯材料制成,晶状体光学部分6的直径为6mm,人工晶状体1的最大尺寸为11mm~14mm。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晶状体襻2通过其底端的卡头5安装在人工晶状体1上的插槽4内,随后将人工晶状体1通过晶状体襻2植入于眼后房12并固定于巩膜7之间,晶状体襻2呈“C”字型并两侧对称,有助于设备固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固定装置,它包括人工晶状体(1)和晶状体襻(2),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1)由晶状体光学部分(6)构成,所述晶状体襻(2)设置有两个,且晶状体襻(2)通过其底端的卡头(5)固定安装在晶状体光学部分(6)上的插槽(4)内,所述晶状体光学部分(6)设置为双凸面,所述晶状体襻(2)顶端设置有弯折前襻(3),所述弯折前襻(3)与晶状体襻(2)在同一水平位置,所述人工晶状体(1)植入于眼后房(12)并固定于巩膜(7)之间,所述眼后房(12)设置在虹膜(11)和玻璃体(8)之间,所述巩膜(7)设置在玻璃体(8)的外侧,且巩膜(7)前端连接有角膜(10),所述角膜(10)与虹膜(11)之间设置有眼前房(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晶状体无缝线巩膜固定装置,它包括人工晶状体(1)和晶状体襻(2),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晶状体(1)由晶状体光学部分(6)构成,所述晶状体襻(2)设置有两个,且晶状体襻(2)通过其底端的卡头(5)固定安装在晶状体光学部分(6)上的插槽(4)内,所述晶状体光学部分(6)设置为双凸面,所述晶状体襻(2)顶端设置有弯折前襻(3),所述弯折前襻(3)与晶状体襻(2)在同一水平位置,所述人工晶状体(1)植入于眼后房(12)并固定于巩膜(7)之间,所述眼后房(12)设置在虹膜(11)和玻璃体(8)之间,所述巩膜(7)设置在玻璃体(8)的外侧,且巩膜(7)前端连接有角膜(10),所述角膜(10)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金辰
申请(专利权)人:贾金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