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声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4502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1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扬声器系统,包括:扬声器单元;倒相式音箱,在其中安装有该扬声器单元;低音反射端口,其安装在倒相式音箱中,低音反射端口具有管状形状并具有开口,低音反射端口沿第一轴向延伸,第一轴向是从开口朝向低音反射端口的内部的方向,低音反射端口的与第一轴向垂直的截面的至少一部分随着沿第一轴向行进而逐渐变小,并且该截面在与该截面平行的第二轴向上的长度沿第一轴向恒定不变;以及第一整流板,其设置在开口附近,第一整流板具有与从开口排出或被吸入开口的气流的流速相适应的形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扬声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扬声器系统。
技术介绍
常规地,一些低音增强扬声器系统使用倒相式音箱。倒相式音箱包括扬声器单元和低音反射端口,低音反射端口安装在形成箱体的前板的挡板中。低音反射端口具有形成在前板上的出口部分,以及安装在音箱内部并连接至出口部分的管状部分。提出了这样的低音反射端口:其包括具有彼此平行布置的上板和下板的管状体,使得在与上板垂直的方向上的截面面积从低音反射端口的开口朝向低音反射端口的内部沿轴向逐渐变小(例如,参见日本专利公开No.5110012,该专利在下文中称为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结构中,开口处的在前述方向上的截面面积大于内部的在前述方向上的截面面积。因此,当空气经过开口时,进入管状体的气流的流速变慢,并且由此抑制了开口的端部处的湍流。类似地,当空气经过开口被排出时,气流的流速在接近开口时变慢,并且由此抑制了开口的端部处的湍流。此外,形成管状体的上板与下板之间的间隔是恒定不变的,并且上板和下板的内壁面是平滑连续的,因此即使气流的流速在管状体的内部变快也不会产生湍流。然而,即使利用专利文献1中的低音反射端口,管状体的沿中心轴线的中央部分中的气流径直地前行经过开口并从开口排出而不向开口的两端扩散,因此流速不会减小。结果,有时由于气流与音箱的设置有低音反射端口的内壁面之间的摩擦而产生风噪。
技术实现思路
考虑到上述情况作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目的在于提供包括这样的低音反射端口的扬声器系:其不产生由于气流与音箱的壁面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风噪或使由于气流与音箱的壁面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风噪减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的扬声器系统包括:扬声器单元;倒相式音箱,其中安装有所述扬声器单元;低音反射端口,其安装在所述倒相式音箱中,所述低音反射端口具有管状形状并具有开口,所述低音反射端口沿第一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轴向是从所述开口朝向所述低音反射端口的内部的方向,所述低音反射端口的与所述第一轴向垂直的截面的至少一部分随着沿所述第一轴向行进而逐渐变小,并且所述截面在与所述截面平行的第二轴向上的长度沿所述第一轴向恒定不变;以及第一整流板,其设置在所述开口附近,所述第一整流板具有与从所述开口排出或被吸入所述开口的气流的流速相适应的形状。附图说明图1A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系统的俯视图。图1B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系统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扬声器系统的低音反射端口的俯视图。图3是示出低音反射端口的透视图。图4A是示出扬声器系统的第一整流板的俯视图。图4B是示出扬声器系统的支撑板的俯视图。图4C是示出扬声器系统的第二整流板和整流部件的俯视图。图4D是示出组装状态下的第一整流板、第二整流板和整流部件的俯视图。图4E是示出组装状态下的第一整流板、第二整流板和整流部件的侧视图。图5是用于说明第一整流板的形状与从低音反射端口的开口排出的气流的流速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图6是示出组装状态下的第一整流板、第二整流板和整流部件的透视图。图7是示出处于组装状态下并被安置在低音反射端口上的第一整流板、第二整流板和整流部件的透视图。图8是用于对已被吸入低音反射端口中的开口中、穿过低音反射端口的中空部分并且从低音反射端口中的开口排出的气流的移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9是用于对已被吸入低音反射端口中的开口中、穿过低音反射端口的中空部分并且从低音反射端口中的开口排出的气流的移动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0A是用于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系统中的气流的方向和流速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0B是用于对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系统中的气流的方向和流速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1A是用于对根据比较例的扬声器系统中的气流的方向和流速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1B是用于对根据比较例的扬声器系统中的气流的方向和流速进行说明的示意图。图12A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系统的俯视图。图12B是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扬声器系统的侧视图。图13是示出根据变型例的具有一体成型的第一整流板的低音反射端口的上表面板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第一实施例>将参考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扬声器系统进行说明。图1A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扬声器系统1的俯视图。图1B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扬声器系统1的侧视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扬声器系统1包括倒相式音箱10、扬声器单元SP、低音反射端口20、第一整流板30、支撑板40、第二整流板50以及整流部件60、61。音箱10由前板12、后板13、顶板14、底板15和一对侧板16A、16B形成。前板12和后板13、顶板14和底板15以及一对侧板16A、16B被安置为使得它们的主表面彼此平行。本实施例中的音箱10具有这样的长方体形状:顶板14与底板15之间的距离大于其它板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将顶板14和底板15连接起来的方向将被称为纵向(图1A和图1B中的X方向),并且将侧板16A、16B连接起来的方向将被称为横向(图1A中的Y方向)。另外,将前板12和后板13连接起来的方向将被称为深度方向(图1B中的Z方向)。扬声器单元SP安装在前板12中。前板12具有形成在其中的低音反射端口出口部分17,并且前板12用作挡板。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一个实例,扬声器单元SP安装在顶板14附近的前板12中,并且低音反射端口出口部分17形成在底板15附近的前板12中。低音反射端口20安装在音箱10内部,并且具有允许音箱10的内部与外部之间连通的管状体。在本实施例中,低音反射端口20安置在前板12的内壁面上。低音反射端口20通过共鸣(亥姆霍兹共鸣)使从扬声器单元SP朝向音箱10的背表面发射的声音的低音区域声音分量增强。换言之,音箱10和低音反射端口20形成这样的亥姆霍兹共鸣器:其具有处于从扬声器单元SP朝向音箱10的前表面发射的声音的下限频率附近的共鸣频率。如图1B所示,低音反射端口20在深度方向(Z方向)上具有这样的长度:其从扬声器单元SP侧的开口20b到低音反射端口出口部分17侧的开口20a沿纵向(X方向)保持恒定不变。然而,如图1A所示,低音反射端口20具有这样的形状:其在横向(Y方向)上的长度从开口20b朝向低音反射端口的中央部分沿纵向(X方向)逐渐变短。另外,如图1A所示,低音反射端口20具有这样的形状:其在横向(Y方向)上的长度从低音反射端口20的中央部分朝向开口20a沿纵向(X方向)逐渐变长。本实施例不限于图1B所示的形状。例如,低音反射端口20在深度方向(Z方向)上的长度不必是恒定不变的。低音反射端口20的低音反射端口出口部分17侧的开口20a经由连接空间部分18连接至低音反射端口出口部分17。第一整流板30设置在低音反射端口20的扬声器单元SP侧的开口20b附近。如图1A所示,第一整流板30在俯视图中(当沿Z方向观看时)具有这样的形状:一侧为直线,并且另一侧为具有预定的曲率半径的弧或符合指数函数的曲线的形状。第一整流板30安置为使得其具有直线侧的端部与低音反射端口20在音箱10的后板13侧的表面重叠。在沿深度方向(Z方向)与第一整流板30对置的位置处设置有矩形支撑板40。在第一整流板30与支撑板40之间设置有第二整流板50,并且第二整流板50在纵向(X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扬声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扬声器系统,包括:扬声器单元;倒相式音箱,在其中安装有所述扬声器单元;低音反射端口,其安装在所述倒相式音箱中,所述低音反射端口具有管状形状并具有开口,所述低音反射端口沿第一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轴向是从所述开口朝向所述低音反射端口的内部的方向,所述低音反射端口的与所述第一轴向垂直的截面的至少一部分随着沿所述第一轴向行进而逐渐变小,并且所述截面在与所述截面平行的第二轴向上的长度沿所述第一轴向恒定不变;以及第一整流板,其设置在所述开口附近,所述第一整流板具有与从所述开口排出或被吸入所述开口的气流的流速相适应的形状。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31 JP 2016-1693071.一种扬声器系统,包括:扬声器单元;倒相式音箱,在其中安装有所述扬声器单元;低音反射端口,其安装在所述倒相式音箱中,所述低音反射端口具有管状形状并具有开口,所述低音反射端口沿第一轴向延伸,所述第一轴向是从所述开口朝向所述低音反射端口的内部的方向,所述低音反射端口的与所述第一轴向垂直的截面的至少一部分随着沿所述第一轴向行进而逐渐变小,并且所述截面在与所述截面平行的第二轴向上的长度沿所述第一轴向恒定不变;以及第一整流板,其设置在所述开口附近,所述第一整流板具有与从所述开口排出或被吸入所述开口的气流的流速相适应的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扬声器系统,还包括:第二整流板,其设置在所述气流的流速最快的区域中与所述开口对置的位置处,所述第二整流板与所述开口分开预定的距离,所述第二整流板覆盖形成在所述第一整流板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松利彦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