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热式空气源热泵水热联供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43174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3:18
储热式空气源热泵水热联供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利用气源热泵加热水进行电蓄热。它主要由逻辑控制系统(1)、加热蓄热混合式气源热泵(2)、固体式电蓄热结构(3)和鼓风机(4)四部分组成。空气经过蒸发器(2‑1)、气液分离器(2‑2)、压缩机(2‑3)、冷凝器(2‑4),到达固体式电蓄热结构(3)、水箱(2‑7)加热保温,温度达到设定温度后,再通过鼓风机将热空气和热水输送给用户。具有利用峰电和谷电的价差优势及对电网的消峰填谷负荷调节作用,有效地实现节能降耗的经济运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蓄热逻辑控制是通过与气源热泵关联的蓄热结构的逻辑控制调节技术实现,更加节能、智能化,符合用户多样化的自身需求。

Water and heat combined control system of heat source heat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储热式空气源热泵水热联供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属于贮热加热器领域,具体地说,是属于释放的热量被传输给传热流体如空气、水的贮热加热器,依据国际专利分类法,属于F24H7/02。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大多数采暖方式是一种直燃煤锅炉的供热方式,这种煤锅炉很容易造成煤等化石燃料的低效直接燃烧与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无序排放,这些缺点导致了地球环境温度上升,空气污染严重、雾霾问题突出,从而导致人类本身健康的损害及未来后代的生存危机。因此,一种基于气源热泵的水热联供系统就应运而生。这一系统具有显著的环保节能经济效益,对减少燃煤及污染物的排放,大气污染治理有显著的作用;同时,蓄热体结构能够蓄热,利用低谷电产热,充分利用低谷电的能量,有利于消纳电网低峰电力、消纳可再生能源余电。产品采用先进的高密度蓄热材料,利用峰平谷电价,消峰填谷实现电能与热能的转化和释放;整体供热系统采取分散布局的方式,直接接入用户终端,按需取热智能控制,节省管网,损耗节能效果显著。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解决传统直燃煤锅炉缺点,高效节能环保的水热联供系统以及供暖效果更好的固体式电加热蓄热体结构。1、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储热式空气源热泵水热联供控制系统

【技术保护点】
储热式空气源热泵水热联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逻辑控制系统(1)、气源热泵(2)、固体式电蓄热结构(3)、鼓风机(4)四部分;气源热泵(2)通过管道将空气传送到蓄热结构(3),蓄热结构(3)与气源热泵(2)的水箱(2‑7)、鼓风机(4)相连,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鼓风机(4)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储热式空气源热泵水热联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逻辑控制系统(1)、气源热泵(2)、固体式电蓄热结构(3)、鼓风机(4)四部分;气源热泵(2)通过管道将空气传送到蓄热结构(3),蓄热结构(3)与气源热泵(2)的水箱(2-7)、鼓风机(4)相连,当温度达到设定温度时,鼓风机(4)工作。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式空气源热泵水热联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逻辑控制系统(1)由数据采集器(1-1)、显示器、逻辑控制器(1-2)、调节器组成,用户将预设温度输入逻辑控制器(1-2),控制系统根据数据采集器(1-1)采集的温度数据调节供热;同时,逻辑控制器(1-2)控制气源热泵(2)和蓄热系统在低谷电时工作,将热能储存。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式空气源热泵水热联供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源热泵(2)包括蒸发器(2-1)、气液分离器(2-2)、压缩机(2-3)、冷凝器(2-4)、储液罐(2-5)、膨胀阀(2-6)、水箱(2-7)、水泵(2-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立兵邢作霞李立忠康爱国邓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盛公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