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9295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构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次梁、节点板,连接板,所述节点板竖直焊接与主梁上下翼缘板之间,所述次梁的腹板伸出与节点板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所述连接板由矩形钢板折弯成中间的竖直段和两端的水平段,其低处的水平段上开设有圆形螺栓孔,且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于主梁的下翼缘板下侧面上,其高处的水平段上开设有长圆形螺栓孔,其通过安装螺栓连接于次梁的下翼缘板下侧面上,所述连接板与主梁连接处下翼缘板上设有垫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安装方便,适应各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

A joint joint of steel structure and primary and secondary beams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uilding structural members, in particular to a joint of a main and secondary beam of a steel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main beam and the secondary beam, joint plate, connecting plate, the node board vertical welding and beam under the flange between the beam web and extends out of the connecting node plate with high strength bolts,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composed of a rectangular plate bending into the middle of the vertical section and at both ends of the horizontal section of the lower the bolt is provided with a circular hole, and the lower flange bolted to the lower side of the main girder, the height of the horizontal section is arranged on the oblong bolt hole, the mounting bolt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ary beam whose lower side surface, the connecting plate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beam at the lower flange is arranged on th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good seismic performance and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is suitable f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main and secondary beams of various steel structur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构件
,特别是一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
技术介绍
钢结构的特点是强度高、自重轻、刚度大,故适用于建造大跨度和超高、超重型的建筑物,如一些框架建筑。在钢框架建筑施工过程中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往往最多,而目前钢结构主次梁一般采用H型钢,H型钢梁梁连接节点在许多公开发行的书籍中均有论述,工程设计中主要参考以下出版物:《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结构设计手册(上、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常见的H型钢梁梁连接节点构造方式主要有全焊连接和栓焊混合连接。在现有技术中,钢结构构件使用高强螺栓时,基于受力和安装空间方面的考虑(参照《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表3-21),对于高强螺栓的最小和最大间距有严格要求,并且对于永久螺栓数亦有规定(参照《钢结构连接节点设计手册》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3-45)。工程实际中,为达到高强螺栓的构造要求,H型钢截面高度不能小于250mm,若H型钢梁截面高度小于250mm则采用全焊节点,但全焊节点质量难以保证,抗震效果亦不理想。固现有技术中H型钢梁的截面尺寸并非由构件强度和刚度决定,但实际工程中较多地方应用高度较大的H型钢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限制了截面高度较小的H型钢梁的工程应用,因此,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申请号为201220309306.1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H型钢梁梁连接节点,其包括:主梁、次梁,所述次梁上翼缘和下翼缘缩进而腹板伸出,次梁腹板与主梁节点板通过高强度螺栓连接,次梁上翼缘通过焊缝与主梁翼缘连接次梁下翼缘通过高强度螺栓与L型钢进行连接,L型钢与主梁节点板通过焊缝连接。本技术可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主次梁连接节点的构造所造成的无法应用小截面H型钢梁而产生的浪费的问题,但L型钢与主梁节点板通过焊缝连接,增加了焊接强度,在吊装安装过程中立焊给安装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并且L型钢与主梁节点板接触面积小,在焊接接触处容易发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结构强度高,抗震性能好,安装方便,能适应于各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的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1、次梁2、节点板3、连接板4,所述节点板3竖直焊接与主梁1上下翼缘板之间,所述次梁2的腹板伸出与节点板3通过高强螺栓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由矩形钢板折弯成中间的竖直段和两端的水平段,其低处的水平段上开设有圆形螺栓孔,且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于主梁1的下翼缘板下侧面上,其高处的水平段上开设有长圆形螺栓孔,其通过安装螺栓连接于次梁2的下翼缘板上,所述连接板4与主梁1连接处下翼缘板上设有垫板5。所述连接板4的折弯处圆弧形光滑过度。所述连接板4的厚度小于主梁1翼缘板及次梁2翼缘板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设置的折弯的连接板将主梁与次梁柔性相连,对截面相差较大的主次梁连接起到了加固的作用,增强了节点的强度和抗震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次梁连接点的构造无法应用小截面H型钢梁而产生的浪费问题,并且现场安装时,根据事先在工厂安装于主梁上的节点板及连接板,仅可通过安装螺栓便可迅速的安装好次梁,省时省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主梁1、次梁2、节点板3,连接板4,垫板5、高强螺栓6。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结构及其有益效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如图1至4,一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1、次梁2、节点板3,连接板4,所述节点板3竖直焊接与主梁1上下翼缘板之间,所述次梁2的腹板伸出与节点板通过高强螺栓6连接,所述连接板4由矩形钢板折弯成中间的竖直段和两端的水平段,其低处的水平段上开设有圆形螺栓孔,且通过高强螺栓连接于主梁1的下翼缘上,其高处的水平段上开设有长圆形螺栓孔,其通过安装螺栓连接于次梁2的下翼缘板下侧面上,所述连接板4与主梁1连接处下翼缘上设有垫板5。在工厂拼装是先将节点板3焊接于主梁1上,将连接板4用高强螺栓连接在主梁1下翼缘板上,现场安装时再将连接板4用螺栓连接于次梁2下翼缘板上。所述连接板4的折弯处圆弧形光滑过度。所述连接板4的厚度小于主梁1及次梁2的翼缘板的厚度。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1)、次梁(2)、节点板(3),连接板(4),所述节点板(3)竖直焊接与主梁(1)上下翼缘板之间,所述次梁(2)的腹板伸出与节点板(3)通过高强螺栓(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由矩形钢板折弯成中间的竖直段和两端的水平段,其低处的水平段上开设有圆形螺栓孔,且通过高强螺栓(6)连接于主梁(1)的下翼缘板下侧面上,其高处的水平段上开设有长圆形螺栓孔,其通过安装螺栓连接于次梁(2)的下翼缘板下侧面上,所述连接板(4)与主梁(1)连接处下翼缘板上设有垫板(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结构主次梁连接节点,包括主梁(1)、次梁(2)、节点板(3),连接板(4),所述节点板(3)竖直焊接与主梁(1)上下翼缘板之间,所述次梁(2)的腹板伸出与节点板(3)通过高强螺栓(6)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由矩形钢板折弯成中间的竖直段和两端的水平段,其低处的水平段上开设有圆形螺栓孔,且通过高强螺栓(6)连接于主梁(1)的下翼缘板下侧面上,其高处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力强苏海明罗崇德潘存瑞马云龙魏宏亮吴星蓉秦萍万年青郭恒王建平蔡东伟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甘肃建投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