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710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0: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包括盒体,盒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平放置的隔板,隔板与盒体壁活动连接,隔板将盒体内部分为至少三个密封腔体,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密封腔体数量相等的开口,开口与密封腔体一一对应并对应连通,所有开口位于盒体同一侧,每个开口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封堵开口的盖板,盖板粘接在盒体外壁上,盒体上与开口相对或相邻的一侧壁设置为镂空板,所述镂空板的外侧连接有内部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盒,干燥盒与盒体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盒体上增加了干燥盒,干燥盒能够同时对所有的药材进行除湿,保证所有的药材均具有良好的药性。

Medicine package for the packaging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
本技术涉及一种药包,具体涉及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
技术介绍
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在中医治疗中,中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中药比西药疗效慢,但是,中药治本,并且中药副作用小;一般情况下,一个配方的重要需要喝多个疗程,一般一个疗程分为三次;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于一个疗程,医生会开三副中药;现有中药一般采用纸将其包裹起来,至容易刺破、浸水,因此,中药存放过程中空气中的水分会穿过药包纸作用在中药上,中药容易受对药效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中药药包存放过程中,药包容易破损,不仅会弄脏药材,药材还会掉落,造成中药药材不齐,达不到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中药药包包装纸防水、防潮性能差,目的在于提供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解决如何避免中药受潮、掉落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包括盒体,盒体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平放置的隔板,隔板与盒体壁活动连接,隔板将盒体内部分为至少三个密封腔体,盒体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密封腔体数量相等的开口,开口与密封腔体一一对应并对应连通,所有开口位于盒体同一侧,每个开口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封堵开口的盖板,盖板粘接在盒体外壁上,盒体上与开口相对或相邻的一侧壁设置为镂空板,所述镂空板的外侧连接有内部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盒,干燥盒与盒体内部连通。本技术设计了一种中药包装盒,本技术不采用纸包裹药材,并且本技术能够将统一疗程的重要全部装入进盒体内部,中药在盒体内部一副一副的分开放置,服用中药时,只需要从盒体只能够倒出一副进行熬制,其他的重要依然密封存储在盒体内部,不会遗漏;本技术在盒体上安装有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盒,干燥盒与盒体连通,干燥盒内部的干燥剂能够吸收中药材所在密封腔体内部的水分,密封腔体与干燥盒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空间,外界的空气很难进入盒体内部,向外到中药时,会有少量的湿润空气进入盒体内,但很快会被干燥剂吸收,保证盒体内部的空气干燥;本技术的实现原理为:将每副中药单独放置在一个独立的密封腔体内,放置后,将盒体完全密封,需要熬制一副中药时,开启一个密封腔体对应的开口外壁上的盖板,盖板撕开口,直接从开口将中药倒出,其他中药依旧独立放置在盒体内部,随后在用盖板将上述开口密封住,避免外界空气大量进入盒体中;干燥盒内的干燥剂会持续吸收盒体内的水分,保证每个密封腔体内部的空气干燥,解决了中药药材吸水药性变差的情况;本技术采用盒体代替包装纸,盒体比包装纸强度高,耐刺穿性好,盒体容易损坏。本技术利用盒体统一保存一个疗程的所有药材,避免未使用的药材出现丢失、破损的情况;本技术在盒体上增加了干燥盒,干燥盒能够同时对所有的药材进行除湿,保证所有的药材均具有良好的药性;本技术每副药独立放置,不会相互影响,取药方便。每个隔板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对支撑块,一对支撑块包括两块关于隔板相对的两个支撑块,每个支撑块上开设有凹槽,隔板下方设置有与凹槽匹配的凸块,凸块与凹槽连接在一起。在向盒体内装药时,将隔板取出来,装好一副药后,将一个隔板放置在所述药材的上方,将药材密封起来;本技术装药方便,隔板不会影响装药,并且隔板能够随时拆卸、安装,有利于调节密封腔体的空间大小。所述镂空板的内壁上覆盖有滤纸。滤纸在保证盒体与干燥盒连通的情况下,避免进入盒体内部的药材从镂空板中进入干燥盒内。所述盒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进料口上方设置有封堵进料口的上盖。上盖用于密封盒体。所述盖板与盒体外壁通过胶粘剂粘接在一起。胶粘剂粘结的方式,便于撕下及二次粘附盖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利用盒体统一保存一个疗程的所有药材,避免未使用的药材出现丢失、破损的情况;2、本技术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在盒体上增加了干燥盒,干燥盒能够同时对所有的药材进行除湿,保证所有的药材均具有良好的药性;3、本技术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每副药独立放置,不会相互影响,取药方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盒体,2-隔板,3-密封腔体,4-开口,5-盖板,6-镂空板,7-干燥盒,8-滤纸,9-支撑块,10-凹槽,11-凸块,12-进料口,13-上盖。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包括盒体1,盒体1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平放置的隔板2,隔板2与盒体1壁活动连接,隔板2将盒体1内部分为至少三个密封腔体3,盒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密封腔体3数量相等的开口4,开口4与密封腔体3一一对应并对应连通,所有开口4位于盒体1同一侧,每个开口4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封堵开口4的盖板5,盖板5粘接在盒体1外壁上,盒体1上与开口4相对或相邻的一侧壁设置为镂空板6,所述镂空板6的外侧连接有内部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盒7,干燥盒7与盒体1内部连通。所述镂空板6的内壁上覆盖有滤纸8。所述盒体1的顶部设置有进料口12,进料口12上方设置有封堵进料口12的上盖13。所述盖板5与盒体1外壁通过胶粘剂粘接在一起。本技术的实现原理为:将每副中药单独放置在一个独立的密封腔体内,放置后,将盒体完全密封,需要熬制一副中药时,开启一个密封腔体对应的开口外壁上的盖板,盖板撕开口,直接从开口将中药倒出,其他中药依旧独立放置在盒体内部,随后在用盖板将上述开口密封住,避免外界空气大量进入盒体中;干燥盒内的干燥剂会持续吸收盒体内的水分,保证每个密封腔体内部的空气干燥,解决了中药药材吸水药性变差的情况;本技术采用盒体代替包装纸,盒体比包装纸强度高,耐刺穿性好,盒体容易损坏。本技术利用盒体统一保存一个疗程的所有药材,避免未使用的药材出现丢失、破损的情况;本技术在盒体上增加了干燥盒,干燥盒能够同时对所有的药材进行除湿,保证所有的药材均具有良好的药性;本技术每副药独立放置,不会相互影响,取药方便。滤纸在保证盒体与干燥盒连通的情况下,避免进入盒体内部的药材从镂空板中进入干燥盒内。胶粘剂粘结的方式,便于撕下及二次粘附盖板。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每个隔板2的下方设置有至少两对支撑块9,一对支撑块9包括两块关于隔板2相对的两个支撑块9,每个支撑块9上开设有凹槽10,隔板2下方设置有与凹槽10匹配的凸块11,凸块11与凹槽10连接在一起。在向盒体内装药时,将隔板取出来,装好一副药后,将一个隔板放置在所述药材的上方,将药材密封起来;本技术装药方便,隔板不会影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

【技术保护点】
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盒体(1)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平放置的隔板(2),隔板(2)与盒体(1)壁活动连接,隔板(2)将盒体(1)内部分为至少三个密封腔体(3),盒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密封腔体(3)数量相等的开口(4),开口(4)与密封腔体(3)一一对应并对应连通,所有开口(4)位于盒体(1)同一侧,每个开口(4)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封堵开口(4)的盖板(5),盖板(5)粘接在盒体(1)外壁上,盒体(1)上与开口(4)相对或相邻的一侧壁设置为镂空板(6),所述镂空板(6)的外侧连接有内部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盒(7),干燥盒(7)与盒体(1)内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包,包括盒体(1),其特征在于,盒体(1)内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水平放置的隔板(2),隔板(2)与盒体(1)壁活动连接,隔板(2)将盒体(1)内部分为至少三个密封腔体(3),盒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密封腔体(3)数量相等的开口(4),开口(4)与密封腔体(3)一一对应并对应连通,所有开口(4)位于盒体(1)同一侧,每个开口(4)的外壁上均设置有封堵开口(4)的盖板(5),盖板(5)粘接在盒体(1)外壁上,盒体(1)上与开口(4)相对或相邻的一侧壁设置为镂空板(6),所述镂空板(6)的外侧连接有内部装有干燥剂的干燥盒(7),干燥盒(7)与盒体(1)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中草药包装的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洪旭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和济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