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白鹤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2703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10 00:30
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包括床架,所述床架上方活动固定A横杆和B横杆,所述A横杆和B横杆上分别固定两个活动杆槽轮,所述床架在床脚上方固定A组床架槽轮和B组床架槽轮;所述床架在床脚位置设置有皮带传动轮的调速电机,皮带传动轮与圆盘通过皮带连接,圆盘的轴穿出支架,接两根第一曲轴,第一曲轴外侧栓接第二曲轴,圆盘异侧曲轴可同向或反向安装,同侧安装方向相同,所述第一曲轴、第二曲轴分别栓接A组牵引绳、B组牵引绳,A组、B组牵引绳在通过其上方的A组、B组床架槽轮后,通过活动杆槽轮,自由下垂。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实现病人各个关节的运动,满足病人对肢体活动的要求,确保病人的关节灵活和肌肉量。

An exercise device to prevent muscle atrophy in paralyzed patients

An exercise device to prevent paralysis, muscle atrophy in patients including the bedstead, bedstead above fixed A and B activities of bar bar, the A bar and B bar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movable rod two Geneva, the bed at the foot of the bed is fixed above the A group and B group bedstead Geneva Geneva the bedstead; the bed frame at the foot of the bed is a motor belt drive wheel, belt drive wheel and connected via belt disc, disc shaft penetrates through the bracket, connecting the two first crankshaft, the first lateral bolted second crankshaft crankshaft crankshaft can be installed with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disc to install or reverse, the same side of the same direction, the first crankshaft, second crankshafts are bolted in group A and group B traction rope traction rope, A group and B group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traction rope by A group, B group of Geneva bedstead, the movable rod Geneva, pendulous. The design of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the movement of each joint of the patient is realized, the patient's body activity is met, and the patient's joint flexibility and muscle quantity are ensu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病人的锻炼装置,具体为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瘫痪、不能进行自主独立活动的病人长期卧床,需要按时按量辅助其进行肢体活动,因此需要病人家属或陪护人员辅助病人进行肢体活动,活动关节处,强制关节弯曲、伸展,促使肌肉收缩、舒张,这就需要耗费病人家属或陪护人员的大量体力和时间,增加了病人家属的负担。目前,国内公开针对肌肉萎缩防止的辅助活动装置主要活动腿部,如专利CN101273946A公开了一种瘫痪肢体康复器,该康复器只对下肢各个关节进行协调运动,不能进行全身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瘫痪病人的全身肢体活动需要他人辅助进行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具有无需家属长期辅助、可进行全身活动、运动方式多等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在普通床四周组合而使用,从而扩大使用范围。本专利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包括其上方带有框架的床体,床体框架两竖梁之间活动固定A横杆和B横杆,A横杆和B横杆上分别固定两个活动杆槽轮,床体框架的在床脚上方的横梁上固定有A组床体槽轮和B组床体槽轮;床体在床脚位置设置有带皮带传动轮的调速电机,调速电机上皮带传动轮通过皮带驱动圆盘,圆盘左右两侧都连接有第一曲轴,第一曲轴外侧都栓接第二曲轴,圆盘异侧的第一曲轴可同向安装或反向安装,异侧的第二曲轴也可同向安装或反向安装,同侧的第一曲轴和第二曲轴安装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曲轴栓接A组牵引绳,A组牵引绳自由端在通过其上方的A组床体槽轮后,通过A横杆上的活动杆槽轮,第一曲轴栓接B组牵引绳,B组牵引绳自由端在通过其上方的B组床体槽轮后,通过B横杆上的活动杆槽轮,牵引绳自由端栓接有人体固定装置。上述的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在床体框架两竖梁之间还固定有位于A横杆、B横杆中间的C横杆,C横杆上栓接有两根自由下垂的牵引绳,绳头栓接有人体固定装置。上述的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A横杆、B横杆可通过床体框架两竖梁上固定间距的卡孔或卡槽活动固定,且床体框架竖梁上标有刻度。上述的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所述的人体固定装置可为吊环或绑带。上述的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所述圆盘通过支架固定在床体上。上所述的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A组牵引绳和B组牵引绳上设置有长度调节器和减震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势:1)病人依靠电机和自身重力在锻炼装置的帮助下自行运动,只需家属帮助将肢体固定,可节省家属的时间和体力。2)电机的速度可调节,可人为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在速度固定后,在每次运动的强度力量与每组运动的时间方面都能保证均一稳定,远胜于病人家属辅助其活动关节进行运动。3)可进行的活动方式多样,可提供腿部、腰部、肩部、上肢等多个关节与部位的肌肉运动,可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选择进行相应的运动。4)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组装,操作步骤简单易学。5)可借助托衬垫等其他固定装置扩大锻炼装置的使用范围,广泛适用于医院和普通家庭。6)可调节范围广,在牵引绳长度、横杆位置、槽轮位置、电机速度方面提供调节可能,可供不同身体状况、不同体型的病人使用,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由电机带动牵引绳辅助病人肢体抬高,再依靠自身重力恢复,如此进行反复运动,保证运动频率和运动时间,实现病人各个关节及肌肉的运动量,满足病人对肢体活动的要求,确保病人的关节和肌肉的运动量,保证病人的关节灵活和肌肉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4为第一曲轴、第二曲轴同向安装示意图。图5为第一曲轴、第二曲轴反向安装示意图。图6~图17为各个使用状态下的示意图。图18为牵引绳上设置长度调节器和减震器后的示意图。图中:1-床体,2-活动杆槽轮,3-A横杆,4-A组牵引绳,5-C横杆,6-B横杆,7-B组牵引绳,8-A组床体槽轮,9-B组床体槽轮,10-调速电机,11-圆盘,12-第一曲轴,13-第二曲轴,14-人体固定装置,15-支架,16-长度调节器,17-减震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其上方带有方形框架的可拆解组合床体1,所述床体1框架两竖梁之间活动固定A横杆3和B横杆6,A横杆3和B横杆6在两竖梁间的固定位置可根据人体的位置调节,通过卡孔或卡槽实现,竖梁上设置有刻度,可用于记录横杆所处的位置,方便再次使用时直接放在记录好的刻度处,A横杆3和B横杆6上分别固定两个活动杆槽轮2,床体1框架的在床脚上方的横梁上固定A组床体槽轮8和B组床体槽轮9;床体1在床脚位置设置有带皮带传动轮的调速电机10,调速电机10上的皮带传动轮与圆盘11通过皮带连接,所述圆盘11通过支架15固定在床体上,圆盘的中心轴接第一曲轴12,第一曲轴12外侧栓接第二曲轴13,两曲轴的转动半径不同且均可通过固定栓进行分别调节,所述第二曲轴13栓接A组牵引绳4,A组牵引绳4在通过其上方的A组床体槽轮8后,通过A横杆3上的活动杆槽轮2,绳头自由端栓接有人体固定装置14,固定人的上肢或其他部分,实现电机转动驱动曲轴牵引带动人体上下运动,第一曲轴12栓接B组牵引绳7,B组牵引绳7在通过其上方的B组床体槽轮9后,通过B横杆6上的活动杆槽轮2,绳头自由端栓接有人体固定装置14,固定人体下肢,实现有节奏的上下运动。在A横杆3,B横杆6中间设置有C横杆5,C横杆5上栓接有两根自由下垂的牵引绳,绳端栓接有人体固定装置14,所述的人体固定装置14为可固定人体并能承受起质量的吊环或绑带等起到固定作用的装置,也可借助托衬物实现对人体的托衬。如图4、5所示,圆盘两侧的第一曲轴12、第二曲轴13可同向安装或反向安装,同侧的第一曲轴12和第二曲轴13安装方向相同,可实现人体的左右两侧协调摆动或共同合力将人体躯干或肢体拉起。当活动腿部时:根据图6显示,B组绳系于大腿靠膝关节处,B组绳上升,大腿上升,小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内弯曲,B组绳下降时,整个腿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伸展放平,实现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及相关肌肉的小幅度活动。根据图7显示,B组绳系于小腿靠膝关节处,B组绳上升,大腿和小腿同步上抬,B组绳下降时,整个腿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然下放,实现髋关节、膝关节及相关肌肉较大幅度的活动。根据图8显示,B组绳系于小腿,C组绳系于大腿靠膝关节处使大腿悬挂不动,B组绳上升,小腿上抬,B组绳下降时,小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下垂,在髋关节保持弯曲的状态下,大幅度活动膝关节及小腿肌肉。当活动臂部时:根据图9显示,病人仰卧时,手心向上,A组绳系于大臂靠肘关节处,A组绳上升时提升大臂小臂同步上抬,A组绳下降时自然下垂,可实现肱肩甲关节及肌肉的活动。根据图10显示,手心向上,A组绳系于手腕处,A组绳上升带动手腕斜向上升,带动大臂小臂同时以不同的角度上抬。肱肩甲关节、肘关节、腕关节及肌肉的活动。根据图11显示,病人坐姿由固定支架固定,手心向上,A组绳系于大胳膊靠肘关节处,A组绳上升提升手腕斜向上升,带动大胳膊小胳膊同时上抬,此时肘关节为伸展状态。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方带有框架的床体(1),床体(1)框架两竖梁之间活动固定A横杆(3)和B横杆(6),A横杆(3)和B横杆(6)上分别固定两个活动杆槽轮(2),床体(1)框架的在床脚上方的横梁上固定有A 组床体槽轮(8)和B 组床体槽轮(9);床体(1)在床脚位置设置有带皮带传动轮的调速电机(10),该调速电机(10)上的皮带传动轮与圆盘(11)通过皮带传动,圆盘(11)左右两侧都连接有第一曲轴(12),第一曲轴(12)外侧都栓接第二曲轴(13),圆盘异侧的第一曲轴(12)可同向安装或反向安装,异侧的第二曲轴(13)也可同向安装或反向安装,同侧的第一曲轴(12)和第二曲轴(13)安装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曲轴(13)栓接A组牵引绳(4),A组牵引绳(4)自由端在通过其上方的A组床体槽轮(8)后,通过A横杆(3)上的活动杆槽轮(2),第一曲轴(12)栓接B组牵引绳(7),B组牵引绳(7)自由端在通过其上方的B组床体槽轮(9)后,通过B横杆(6)上的活动杆槽轮(2),牵引绳自由端栓接有人体固定装置(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瘫痪病人肌肉萎缩的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其上方带有框架的床体(1),床体(1)框架两竖梁之间活动固定A横杆(3)和B横杆(6),A横杆(3)和B横杆(6)上分别固定两个活动杆槽轮(2),床体(1)框架的在床脚上方的横梁上固定有A组床体槽轮(8)和B组床体槽轮(9);床体(1)在床脚位置设置有带皮带传动轮的调速电机(10),该调速电机(10)上的皮带传动轮与圆盘(11)通过皮带传动,圆盘(11)左右两侧都连接有第一曲轴(12),第一曲轴(12)外侧都栓接第二曲轴(13),圆盘异侧的第一曲轴(12)可同向安装或反向安装,异侧的第二曲轴(13)也可同向安装或反向安装,同侧的第一曲轴(12)和第二曲轴(13)安装方向相同,所述第二曲轴(13)栓接A组牵引绳(4),A组牵引绳(4)自由端在通过其上方的A组床体槽轮(8)后,通过A横杆(3)上的活动杆槽轮(2),第一曲轴(12)栓接B组牵引绳(7),B组牵引绳(7)自由端在通过其上方的B组床体槽轮(9)后,通过B横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鹤
申请(专利权)人:白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