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258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固定器本体包括组合固定帽,组合固定底座,无菌防水敷料贴和引流管固定底座,组合固定帽的外部表面均匀分布有近椭圆形的内凹面,组合固定帽的整体为上窄下宽的中通结构,组合固定底座包括螺纹结构和组合固定底座垫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组合固定螺纹锁紧,对无菌敷料固定,对引流管进一步锁定的同时达到对引流量的控制的作用。

A new type of combined flow controlled drainage tube fix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combined type controllable flow drainage tube fix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xed body, the fixer body includes a combination of fixed combination cap, fixed base, aseptic dressing waterproof and drainage tube fixed base, a concave oval uniform external surface combination fixing cap, cap for fixed combination the narrow width of the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combination of fixed base thread structure and combination fixed base pad,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a combination of fixed screw locking, aseptic dressing is fixed, the drainage tube and further lock to control the drainage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
本技术涉及固定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用于引流管固定住主要通过在皮肤进行缝线后通过捆绑固定伤口引流管,这种固定属于有创操作,同时对于引流管的固定并不牢固,固定后伤口容易感染,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引流管脱落等问题,本专利技术主要的解决临床伤口引流管的固定及引流控制问题,主要应用于医学外科手术领域各种引流管的无创固定,并达到控制引流量、预防伤口感染的目的。传统的引流管固定方法为通过缝线把引流管与临近皮肤固定,这种固定属于有创操作,同时对于引流管的固定并不牢固,固定后伤口容易感染,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引流管脱落。目前社会上已经开始使用较为相近的Elock引流管固定装置,虽然能够固定引流管,预防感染,结构透明,操作较为简便,但其采用的锁定装置需通过胶垫再间接锁紧引流管,控制引流量,这造成了锁定器容易松动,而且对于不同的引流管大小和型号,需要不同型号的胶垫进行组配,固定后难以准确控制引流量,同时,其引流管固定仅仅通过一层贴膜进行固定,固定装置的自身固定并不完全牢固,当患者引流量较大或引流管牵扯幅度大时,容易松动脱落,当伤口有渗出时,贴膜容易松动,导致固定器固定不牢靠。因此,研究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能够解决现有固定器固定不牢靠等弊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其特征在于,固定器本体包括组合固定帽,组合固定底座,无菌防水敷料贴和引流管固定底座,所述组合固定帽的外部表面均匀分布有近椭圆形的内凹面,所述组合固定帽的整体为上窄下宽的中通结构,所述组合固定底座包括螺纹结构和组合固定底座垫部,所述引流管固定底座由上至下依次为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固定螺纹和固定底座垫部,所述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共有三个且呈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器本体连接由上至下依次为组合固定帽,组合固定底座,无菌防水敷料贴和引流管固定底座。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固定帽和组合固定底座之间为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相邻处为U形间隔。进一步的,所述无菌防水敷料贴的四个边角为圆角。进一步的,所述无菌防水敷料贴的中心部位设有1个圆孔,且该圆孔与固定底座垫部能够紧密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为能无创固定伤口引流管的固定装置,减少因固定引流管引起的损伤及疼痛。通过组合固定螺纹锁紧,对无菌敷料固定,减少了敷料与固定器之间的松动。并且,固定器防止了引流口渗出引起敷料脱落,更易于更换敷料,有助长期固定引流管,达到对引流管的双重固定,防止引流管脱落。本技术中组合固定帽的外部表面均匀分布有近椭圆形的内凹面具有防滑,便于旋转的效果。本技术通过一体固定器的作用旋转调控压迫管腔的幅度而达到对引流量的控制的作用,达到对引流量的调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的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中组合固定底座,无菌防水敷料贴和引流管固定底座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组合固定帽,2为内凹面,3为螺纹结构,4为组合固定底座垫部,5为无菌防水敷料贴,6为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7为固定螺纹,8为固定底座垫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固定器本体包括组合固定帽1,组合固定底座,无菌防水敷料贴和引流管固定底座,组合固定帽的外部表面均匀分布有近椭圆形的内凹面2,组合固定帽的整体为上窄下宽的中通结构,组合固定底座包括螺纹结构3和组合固定底座垫部4,引流管固定底座由上至下依次为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6、固定螺纹7和固定底座垫部8,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8共有三个且呈均匀分布。固定器本体连接由上至下依次为组合固定帽1,组合固定底座,无菌防水敷料贴和引流管固定底座。组合固定帽和组合固定底座之间为螺纹连接。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6相邻处为U形间隔。无菌防水敷料贴5的四个边角为圆角。无菌防水敷料贴5的中心部位设有1个圆孔,且该圆孔与固定底座垫部8能够紧密固定。如图2所示,将部件组合固定底座,无菌防水敷料贴和引流管固定底座进行组合后,无菌防水敷料贴与固定底座紧密结合,同时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6处一定程度收紧,达到对引流管的锁定作用。本技术中改进了敷料与固定器之间的固定方式,通过组合固定螺纹锁紧,对无菌敷料固定,减少了敷料与固定器之间的松动。并且,敷料采用无菌防水敷料,防止了引流口渗出引起敷料脱落,即使敷料不慎脱落,组合式设计可以随时拆开更换敷料,有助于长期引流管的固定。本技术通过旋转拧紧,对引流管达到初部固定,同时,再在进一步的组合固定帽旋转拧紧的过程中,达到对引流管的双重固定。对引流管进一步锁定的同时,也能通过旋转调控压迫管腔的幅度而达到对引流量的控制的作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其特征在于,固定器本体包括组合固定帽,组合固定底座,无菌防水敷料贴和引流管固定底座,所述组合固定帽的外部表面均匀分布有近椭圆形的内凹面,所述组合固定帽的整体为上窄下宽的中通结构,所述组合固定底座包括螺纹结构和组合固定底座垫部,所述引流管固定底座由上至下依次为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固定螺纹和固定底座垫部,所述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共有三个且呈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器本体连接由上至下依次为组合固定帽,组合固定底座,无菌防水敷料贴和引流管固定底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组合式流量可控引流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本体,其特征在于,固定器本体包括组合固定帽,组合固定底座,无菌防水敷料贴和引流管固定底座,所述组合固定帽的外部表面均匀分布有近椭圆形的内凹面,所述组合固定帽的整体为上窄下宽的中通结构,所述组合固定底座包括螺纹结构和组合固定底座垫部,所述引流管固定底座由上至下依次为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固定螺纹和固定底座垫部,所述引流管固定收紧装置共有三个且呈均匀分布,所述固定器本体连接由上至下依次为组合固定帽,组合固定底座,无菌防水敷料贴和引流管固定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运龙潘京华潘璠梁文德周宏黄振兴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