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绑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2582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9 2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头绑带,包括:主绑带,包括第一冠带、第二冠带、下冠带以及顶冠带,所述顶冠带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射出钩搭扣件;所述主绑带平面展开后整体呈“J”型钩状设置;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顶冠带与所述第一冠带,并形成立体环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件能够调整所述环状结构的尺寸与轮廓;第一边带;及第二边带,所述第二边带与所述第一边带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带远离所述第一冠带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边带远离所述第二冠带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射出钩搭扣件。顶冠带与第一冠带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形成的一个调整点调整头绑带,有效的解决目前头绑带具有两个绑带调整点导致的结构复杂的问题,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头绑带结构简洁,便于操作。

Head strap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head bandage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angdai, including the first crown belt, second crown belt, belt and belt under the crown crown, the crown with the end of the first inj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fastener; the main strap plane of the whole \J\ shaped hook connected set; components are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crown with the first crown, and the form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size and contour of the connecting part can adjust the ring structure; the first side; and two side, the second side and the second side belt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nd the first side take away from the first end cap and the second side away from the end of the second crown bel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second injection hook fastener. With the first crown crowned by an adjustment point connected to form a connected component of the adjusting head strap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the current head band structure with two band adjustment point lead to complex problems, making the head band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头绑带
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头绑带。
技术介绍
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过程中,将可呼吸气体输送至患者呼吸气道内的装置通常包括正压通气(CPAP,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持续正压通气或Bi-PAP,Bi-levelpositiveairwaypressure,双水平式呼吸道正压)设备、空气输送导管以及患者呼吸接口。其中患者呼吸接口一般为面罩或者鼻罩或鼻枕罩,使用过程中呼吸接口被头绑带固定在患者口部和/或鼻部区域上,在头绑带及面罩内外压差的作用下,呼吸接口上的硅胶衬垫与接触区域的皮肤之间贴合形成气密,使正压可呼吸气体从呼吸机输送至患者呼吸气道内。在使用过程中,呼吸面罩接口和皮肤接触的舒适度、稳定度、密封效果是三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将直接影响患者使用体验和治疗效果。通常,鼻枕罩由于具有结构轻便、与皮肤接触面积小、佩戴舒适的优点,部分呼吸暂停症状较轻、治疗压力较小、或者对鼻罩和面罩依从性差的患者会被推荐使用鼻枕罩。目前,部分佩戴鼻枕罩的头绑带设计较复杂,一般会包含两个绑带调整点,结构复杂,使用者在戴头绑带时调整操作复杂,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头绑带通过两个绑带调整点进行调整导致的操作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调整的头绑带。上述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头绑带,包括:主绑带,包括第一冠带、第二冠带、连接所述第一冠带与所述第二冠带的下冠带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冠带远离所述下冠带一端的顶冠带,所述顶冠带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射出钩搭扣件;所述主绑带平面展开后整体呈“J”型钩状设置;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顶冠带与所述第一冠带,并形成立体环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件能够调整所述环状结构的尺寸与轮廓;第一边带,设置于所述第一冠带上,且所述第一边带朝向远离所述主绑带延伸;及第二边带,设置于所述第二冠带上,且所述第二边带与所述第一边带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带远离所述第一冠带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边带远离所述第二冠带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射出钩搭扣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冠带与所述远离所述下冠带的一端具有线性区域,所述线性区域与所述第一边带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5°~1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边带与所述第二边带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10°~14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绑带扣,所述绑带扣具有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所述第一冠带上远离所述下冠带的一端穿设第一穿孔返回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冠带上,所述顶冠带远离所述第二冠带的一端能够穿设所述第二穿孔并通过所述第一射出钩搭扣件与所述顶冠带搭扣连接,形成立体环状结构的所述主绑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冠带与所述顶冠带为直条部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冠带、所述第二冠带、所述顶冠带、所述第一边带及所述第二边带均由柔性复合织物加工而成,所述下冠带由弹性织带或柔性复合织物制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柔性复合织物包括三层以上的复合材料,依次为内表面皮肤接触层、中间缓冲透气层以及外表面功能层。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冠带、所述第二冠带、所述下冠带、所述顶冠带、所述第一边带及所述第二边带的边缘通过高频波熔切封边工艺加工而成,具有封闭且光滑的边缘。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冠带、所述第二冠带、所述下冠带、所述顶冠带、所述第一边带及所述第二边带的边缘通过超声波封边工艺加工而成,具有封闭的边缘,所述边缘具有一熔接凸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冠带、所述下冠带及所述第二冠带为一体结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头绑带,第一边带上的第二射出钩搭扣件与第二边带上的第二射出钩搭扣件与鼻枕罩相配合,顶冠带与第一冠带通过连接部件相配合形成立体环状结构,在头绑带戴到使用者的头部时,顶冠带位于头部顶骨靠后位置,下冠带位于头部后下方枕骨位置,第一冠带与第二冠带位于两侧耳部后方,第一边带与第二边带位于使用者耳部上方靠后位置,可以通过连接部件的调整环状结构的尺寸与轮廓,进而调整头绑带,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头部轮廓,使得头绑带稳固的固定在使用者的头部;并且,顶冠带与第一冠带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形成的一个调整点调整头绑带,有效的解决目前头绑带具有两个绑带调整点导致的结构复杂的问题,使得本技术的头绑带结构简洁,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头绑带的平面展开图,其中,连接部件与主绑带相分离;图2为图1所示的头绑带的平面展开图,其中,连接部件安装于主绑带上;图3为图1所示的头绑带的折叠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头绑带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头绑带佩戴于使用者的头部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的头绑带中各零部件的截面示意图,图7a为图6所示的头绑带中各零部件的截面示意图,其中,头绑带中各零部件是通过高频波熔切封边技术进行封边的;图7b为图6所示的头绑带中各零部件的截面示意图,其中,头绑带中各零部件是通过高超声波封边工艺进行封边的;图8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头绑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2-头绑带;10、10’-主绑带;101-第一冠带;102-第二冠带;103-顶冠带;104-下冠带;105-连接区域;106-连接冠带;1010-线性区域;11-开口;201-第一边带;202-第二边带;110-绑带扣;1101-第一穿孔;1102-第二穿孔;31-第一射出钩搭扣件;32-第二射出钩搭扣件;312-外表功能织物层;313-下表接触皮肤织物层;314-朝外表面;403-中间海绵层;60-光滑的边缘;62-熔接凸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头绑带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本技术中的“连接”是指绑带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车缝、超声焊接、高频焊接、胶贴等方式,使绑带部件永久、可靠地连接在一起。并且,下文所述的“射出钩搭扣件”是指行业内所俗称的“魔术勾”或“魔术贴”。参见图1和图2,图1和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头绑带1的平面展开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头绑带1,该头绑带1能够便于使用者佩戴呼吸鼻枕罩。用户使用本技术的头绑带1佩戴鼻枕罩后,能够保证鼻枕罩佩戴舒适、稳固,头绑带1的结构简单,便于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头绑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头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绑带,包括第一冠带、第二冠带、连接所述第一冠带与所述第二冠带的下冠带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冠带远离所述下冠带一端的顶冠带,所述顶冠带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射出钩搭扣件;所述主绑带平面展开后整体呈“J”型钩状设置;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顶冠带与所述第一冠带,并形成立体环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件能够调整所述环状结构的尺寸与轮廓;第一边带,设置于所述第一冠带上,且所述第一边带朝向远离所述主绑带延伸;及第二边带,设置于所述第二冠带上,且所述第二边带与所述第一边带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带远离所述第一冠带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边带远离所述第二冠带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射出钩搭扣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头绑带,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绑带,包括第一冠带、第二冠带、连接所述第一冠带与所述第二冠带的下冠带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冠带远离所述下冠带一端的顶冠带,所述顶冠带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射出钩搭扣件;所述主绑带平面展开后整体呈“J”型钩状设置;连接部件,用于连接所述顶冠带与所述第一冠带,并形成立体环状结构,所述连接部件能够调整所述环状结构的尺寸与轮廓;第一边带,设置于所述第一冠带上,且所述第一边带朝向远离所述主绑带延伸;及第二边带,设置于所述第二冠带上,且所述第二边带与所述第一边带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边带远离所述第一冠带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边带远离所述第二冠带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二射出钩搭扣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冠带与所述远离所述下冠带的一端具有线性区域,所述线性区域与所述第一边带之间的夹角范围为95°~13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带与所述第二边带之间的夹角范围为110°~1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绑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绑带扣,所述绑带扣具有第一穿孔及第二穿孔,所述第一冠带上远离所述下冠带的一端穿设第一穿孔返回并连接于所述第一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亿沣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