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落地式脚手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2035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17: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落地式脚手架。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立杆、大横杆、小横杆、剪刀撑和斜撑用扣件连接而成的多层网架,每层网架均围绕塔形建筑外围形成闭合八角形,每层网架随着塔形建筑的每层结构变小的特点逐层缩小回收,每层网架用连墙杆与塔形建筑的楼板连接;位于下部的多层网架包括多排双立杆,位于上部的多层网架包括多排单立杆;双立杆与单立杆的交接层的网架,采用多个连接在塔主体结构上的连接组件进行加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水平支撑梁、斜支撑和卸力绳。该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适用于高度超过50m的塔式建筑施工,而且结构稳固、拆装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落地式脚手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脚手架工程,特别涉及一种落地式脚手架。
技术介绍
目前,脚手架作为能够快速搭建,结构稳固的一种临时工作平台,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其中,落地式脚手架经常被用在塔式建筑的施工中。塔式建筑与常规建筑有着不同的结构形式,其投影是正多边形结构,一般为正八边形,其侧立面为底部宽,顶部逐渐收窄的结构,所以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脚手架结构形式也与常规建筑不一样。此外,根据国内几十年的实践经验及国内脚手架的调查,脚手架搭设高度一般不超过50米高度。而且国内脚手架的行业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主要针对50米以下的脚手架,对超过50米以上的脚手架搭设技术未做详细规范要求。现在,随着仿古建筑的发展,塔式仿古建筑的设计高度也越来越高,如何将脚手架结构进行加固、改进,让其适用于高度更高的塔式建筑是该行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落地式脚手架,该脚手架能够适用于高度超过50m的塔式建筑施工,而且结构稳固、拆装方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落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落地式脚手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落地式脚手架,包括由立杆(13)、大横杆(14)、小横杆(15)、剪刀撑(16)和斜撑(17)用扣件连接而成的多层网架(1),每层网架(1)均围绕塔形建筑(2)外围形成闭合八角形,其特征在于:每层网架(1)随着塔形建筑(2)的每层结构变小的特点逐层缩小回收,每层网架(1)用连墙杆(5)与塔形建筑(2)的楼板(22)连接;位于下部的多层网架(1)包括多排双立杆(131),位于上部的多层网架(1)包括多排单立杆(132);双立杆(131)与单立杆(132)的交接层(3)的网架(1)采用多个连接在塔主体结构上的连接组件(4)进行加固,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水平支撑梁(41)、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落地式脚手架,包括由立杆(13)、大横杆(14)、小横杆(15)、剪刀撑(16)和斜撑(17)用扣件连接而成的多层网架(1),每层网架(1)均围绕塔形建筑(2)外围形成闭合八角形,其特征在于:每层网架(1)随着塔形建筑(2)的每层结构变小的特点逐层缩小回收,每层网架(1)用连墙杆(5)与塔形建筑(2)的楼板(22)连接;位于下部的多层网架(1)包括多排双立杆(131),位于上部的多层网架(1)包括多排单立杆(132);双立杆(131)与单立杆(132)的交接层(3)的网架(1)采用多个连接在塔主体结构上的连接组件(4)进行加固,所述连接组件(4)包括水平支撑梁(41)、斜支撑(42)和卸力绳(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落地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撑梁(41)的一端用压环钢筋固定于塔形建筑(2)的楼板(22)上,一端悬挑出塔形建筑(2)形成悬挑部(411),所述悬挑部(411)与网架(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落地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42)一端固定于下层屋檐(21)的顶面,一端连接于所述水平支撑梁(41)的悬挑部(411)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塔式建筑施工的落地式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卸力绳(43)一端连接于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田树生龚瑞林李晓川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房修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