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组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势诱导衰减现象严重影响着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可造成组件功率损失达50%以上。现有理论认为当光伏组件串联后,由于组件串的正极和负极均未接地,此时组件串会形成“悬浮电势”。即组件串的零电势点会出现在组件串中间。出于安全考虑,组件在安装时都会通过金属边框进行接地。因此对于组件串的前半部分而言,电势为零的金属边框对组件串内部回路处于负的偏压,而对于组件串的后半部分则恰恰相反。所以对于组件串的后半部分组件来说,组件的金属边框产生了指向组件内部电池片的电场,组件越靠近负极端,偏压越大,电场越大。电势诱导衰减的主要原因是光伏组件中钠钙玻璃上的钠离子在高压所形成的电场下向晶体硅太阳电池片表面和内部的迁移,最终与PN结内部的层错缺陷反应,形成了深能级的复合中心,进一步导致了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引起太阳电池的各项电参数的急剧衰减。目前光伏电站中组件的安装基本是“长横排装配位”安装,即一个组件串的所有串联的组件处于光伏组件支架上的同一水平位置上(同一排装配位)。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电池组件串(10),每个所述电池组件串(10)包括m个依次串联的电池组件(11),每个所述电池组件串(10)包括相互电连接且呈两排排列的第一组件子串(10a)和第二组件子串(10b),所述第一组件子串(10a)和所述第二组件子串(10b)均包括m/2个所述电池组件(11),所述第一组件子串(10a)的末端设有正极端(12),所述第二组件子串(10b)的末端设有负极端(13);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上设有第一装配区(21)和第二装配区(22),所述第一装配区(21)靠近所述安装支架(20)的底端,所述第二装配区(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个电池组件串(10),每个所述电池组件串(10)包括m个依次串联的电池组件(11),每个所述电池组件串(10)包括相互电连接且呈两排排列的第一组件子串(10a)和第二组件子串(10b),所述第一组件子串(10a)和所述第二组件子串(10b)均包括m/2个所述电池组件(11),所述第一组件子串(10a)的末端设有正极端(12),所述第二组件子串(10b)的末端设有负极端(13);安装支架(20),所述安装支架(20)上设有第一装配区(21)和第二装配区(22),所述第一装配区(21)靠近所述安装支架(20)的底端,所述第二装配区(22)远离所述安装支架(20)的底端;所述第一组件子串(10a)设置于所述第一装配区(21)上,所述第二组件子串(10b)设于所述第二装配区(22)上;其中,所述n为大于或等于2的整数,所述m为大于或等于2的偶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区(21)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一子装配区(21a)和第二子装配区(21b),所述第二装配区(22)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第三子装配区(22a)和第四子装配区(22b);其中第1个至第n/2个第一组件子串(10a)位于所述第一子装配区(21a),第n/2+1个至第n个第一组件子串(10a)与第1个至第n/2个第一组件子串(10a)镜像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二子装配区(21b);第1个至第n/2个第二组件子串(10b)位于所述第三子装配区(22a),第n/2+1个至第n个第二组件子串(10b)与第1个至第n/2个所述第二组件子串(10b)镜像设置且位于所述第四子装配区(22b);其中所述n为偶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装配区(21a)和所述第二子装配区(21b)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纪鹏,张志,卢刚,何凤琴,钱俊,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光伏产业技术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青海,6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