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40942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6: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涉及电力系统仪器仪表一次性锁合工具领域,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铅封线和铅封粒,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两个小孔,铅封粒上开设有供铅封线穿过的细孔,第一盖板内固接有圆环,铅封线穿过圆环并挂套在圆环上,穿出小孔的铅封线端头穿入铅封粒并将铅封粒用铅封钳挤压变形;第二盖板上设有钩挂部,钩挂部与小孔处于同一平面,穿过铅封粒的铅封线端头打结后钩挂在钩挂部上;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内的铅封线上挂套有重块,重块能让位于第二盖板外的铅封线向内收回。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仪器仪表用铅封容易意外损坏而造成对工作人员误判断的问题,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计量设备的防非法启封。

The seal structure to prevent accidental damag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preventing accidental damage to the seal structure, relating to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instrumentation disposable locking tools, including a first cover plate and a cover plate, second sealing line and seal of grain, second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two holes, the seal is arranged on the particle pore for sealing wire through the first cover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in the a ring, sealing ring and sleeve through the line hanging on the ring, through the holes seal wire end seal and the seal into the grain grain loading tongs extrusion; second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hook, hook part with holes in the same plane, through the lead wire end seal grain tied hook hanging on the hook part;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in the seal cover cover line hanging sleeve with a heavy block weight can make the cover plate of the seals in the second line inward to recover.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existing instrumentation with the seal of accidental damage and easy mistake to judge on the staff of the problem, mainly for preventing illegal unsealing of metering equipment in powe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仪器仪表一次性锁合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日益增加的电能需求对输配电设备的计量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从源头上杜绝非授权人员对输配电设备所保护的空间或者外壳做出非法改动,或者防止偷电事件的发生,现在普遍采用铅封来对输配电设备进行保护。铅封作为一种防止封装物品被未授权打开的用具,其功能类似于锁扣,一经正确锁上,除非暴力破坏则无法打开,破坏后的铅封无法复原或重新使用,从而可证明封装物品曾被未授权打开,直观地向检查人员显示出铅封可能受到的损坏,方便工作人员的检查和判断,起到防拆防盗防启封之作用。现在用于各种仪器仪表的铅封,大多数都采用在需封印的外壳上做有穿过铅封线的铅封孔,将铅封线从上下外壳的铅封孔中穿过,在铅封线的断头打上铅封粒,最后用铅封钳将铅封粒挤压变形,即可使所需保护的外壳在不破坏铅封的情况下无法打开,从而起到保护用该外壳包围的部件的目的。但是由于现在大多数的铅封钳上用于夹紧铅封粒的钳口处设有向外的凸起部分,也就是铅封粒与下盖之间必须预留一定的空间,铅封钳才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才能使用铅封钳夹紧铅封粒,因此铅封粒和下盖之间就会存在一段铅封线,导致的问题如下:1、在仪器仪表的运输过程中,多出来的一段铅封线极容易无意之间钩挂到某种物体而断裂;2、当铅封线被挂住或者铅封粒对铅封线的夹紧力不够大时,铅封线容易从铅封粒中滑落。这样工作人员就会误判断为是有人故意将铅封破坏,从而相应增加检验仪器仪表整个空间或者整个外壳的费用,浪费人力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能够在仪器仪表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意外挂断,避免工作人员对铅封是否被恶意损坏造成误判断,从而减少误判断后检验仪器仪表的费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础方案如下: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铅封线和铅封粒,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对合形成仪器仪表的外壳,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两个小孔,铅封粒上开设有供铅封线穿过的细孔,所述铅封线的两端分别从第二盖板上的两个小孔穿出,穿出小孔的铅封线端头通过细孔穿入铅封粒,所述铅封粒被铅封钳挤压变形;所述第一盖板的内顶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下端固接有圆环,所述铅封线穿过圆环并挂套在圆环上;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钩挂部,所述钩挂部与小孔处于同一平面,穿过铅封粒的铅封线端头打结后钩挂在所述钩挂部上;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内的铅封线上挂套有重块。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将铅封线穿过圆环并挂套在圆环上,然后将铅封线的一端从第二盖板上的一个细孔穿出,铅封线的另一端从另一个细孔穿出,再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对合,穿出小孔的铅封线端头通过铅封粒上的细孔穿出,将铅封球套在铅封线上,穿过铅封粒的铅封线端头打结后钩挂在第二盖板上的钩挂部上,并将铅封粒用铅封钳挤压变形,使铅封球夹紧铅封线;铅封线打结后倒挂在钩挂部上,并且穿过铅封球的铅封线是从第二盖板上的两个细孔中穿出的,所以铅封球不容易从铅封线上滑落;因为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内的铅封线上挂套有重块,所以重块在重力的作用下会拉拽位于第二盖板外的铅封线向内收回,使铅封线处于绷紧的状态,让留在第二盖板外多余的铅封线能收回至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形成的仪器仪表外壳中,使伸出仪器仪表外的铅封线能够紧贴第二盖板;然后利用紧固件将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固接后形成电力计量用的仪器仪表,达到了只有破坏铅封才能打开该仪器仪表的目的,实现了对仪器仪表是否被非法打开过的监测。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为:1、与现有的用于仪器仪表的铅封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挂套在圆环上的铅封线从第二盖板上的两个细孔穿出,然后将铅封线穿过铅封球,穿过铅封球的铅封线打结后钩挂在钩挂部,伸出第二盖板外的铅封线的两端有了第二盖板和钩挂部的遮挡,从而铅封球不容易从铅封线上滑落。2、利用重块重力作用下,位于第二盖板外的铅封线向内收回,让留在第二盖板外多余的铅封线能收回至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形成的仪器仪表中,避免了伸出第二盖板的铅封线太长而容易被意外挂断的情况,从而避免了工作人员误判断有人故意将铅封破坏,进而减少了检验仪器仪表整个空间或者整个外壳的费用,节约人力成本。进一步,所述重块通过挂绳挂套在铅封线上。当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左右对合时,通过挂绳挂套在铅封线上的重块在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会下拉铅封线,从而让伸出第二盖板外的铅封线能收回至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形成的仪器仪表中,进而避免了伸出第二盖板外的铅封线太长而容易被挂断的情况。进一步,所述重块通过牵引绳挂套在铅封线上,所述重块与铅封线之间设有固接在第二盖板内的滑轮,所述滑轮周向设有环形槽,所述牵引绳放置在环形槽内并跨过滑轮。当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上下对合时,由于跨过滑轮的牵引绳的一端连接有重块,另一端挂套在铅封线上,所以在重块的重力作用下,牵引绳会拉扯铅封线,使伸出第二盖板外的铅封线能收回至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形成的仪器仪表中,从而让第二盖板外的铅封线紧贴第二盖板。进一步,所述钩挂部呈回形针状。采用此种形状的钩挂部能够将铅封线稳固地钩住,使铅封线不易从钩挂部上滑落。进一步,所述钩挂部为挂钩。采用挂钩能将铅封线钩挂住,且结构简单。进一步,所述铅封粒上开设有两个细孔,所述穿出小孔的铅封线端头分别穿出两个细孔,最后将铅封线的两个端头打结。采用此种铅封线与铅封粒的连接方式,铅封粒能够牢固地夹紧在铅封线上,从而避免在仪器仪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铅封粒无意间挂到尖锐物而滑落的情况。进一步,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能放置钩挂部的凹槽。钩挂部位于第二盖板外,一是在工作人员使用仪器仪表过程中,钩挂部容易对人造成擦伤;二是影响仪器仪表的美观。所以凹槽的设置能够让钩挂部位于第二盖板内,解决了钩挂部容易对人造成伤害和美观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2、铅封线3、铅封粒4、小孔5、细孔6、凸块7、圆环8、钩挂部9、重块10、挂绳11、滑轮12、环形槽13、牵引绳14、挂钩15、凹槽16。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包括第一盖板1、第二盖板2、铅封线3和铅封粒4,第一盖板1与第二盖板2采用左右对合的方式形成仪器仪表的外壳,并且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之间用螺钉连接固定,第二盖板2上开设有两个小孔5,铅封粒4上开设有供铅封线3穿过的一个细孔6,第一盖板1的内顶端设有凸块7,凸块7的下端固接有圆环8,铅封线3穿过圆环8并挂套在圆环8上,铅封线3的一端从第二盖板2上的一个小孔5穿出,铅封线3的另一端从另一个小孔5穿出,穿出小孔5的铅封线3端头通过细孔6穿入铅封粒4,并将铅封粒4用铅封钳挤压变形;第二盖板2上设有钩挂部9,本实施例中第二盖板2上还开设有能放置钩挂部9的凹槽16,钩挂部9与小孔5处于同一平面,穿过铅封粒4的铅封线3端头打结后钩挂在钩挂部9上,本实施例中的钩挂部9呈回形针形状;位于第一盖板1和第二盖板2内的铅封线3上挂套有重块10,重块10通过挂绳11挂套在铅封线3上。该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具体的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

【技术保护点】
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铅封线和铅封粒,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对合形成仪器仪表的外壳,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两个小孔,铅封粒上开设有供铅封线穿过的细孔,所述铅封线的两端分别从第二盖板上的两个小孔穿出,穿出小孔的铅封线端头通过细孔穿入铅封粒,所述铅封粒被铅封钳挤压变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内顶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下端固接有圆环,所述铅封线穿过圆环并挂套在圆环上;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钩挂部,所述钩挂部与小孔处于同一平面,穿过铅封粒的铅封线端头打结后钩挂在所述钩挂部上;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内的铅封线上挂套有重块。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包括第一盖板、第二盖板、铅封线和铅封粒,所述第一盖板与第二盖板对合形成仪器仪表的外壳,所述第二盖板上开设有两个小孔,铅封粒上开设有供铅封线穿过的细孔,所述铅封线的两端分别从第二盖板上的两个小孔穿出,穿出小孔的铅封线端头通过细孔穿入铅封粒,所述铅封粒被铅封钳挤压变形;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的内顶端设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下端固接有圆环,所述铅封线穿过圆环并挂套在圆环上;所述第二盖板上设有钩挂部,所述钩挂部与小孔处于同一平面,穿过铅封粒的铅封线端头打结后钩挂在所述钩挂部上;位于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内的铅封线上挂套有重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意外损坏的铅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块通过挂绳挂套在铅封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伊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