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助站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40674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7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辅助站立装置,其包括:拉杆执行机构,其包括手拉杆、套筒、棘爪和转动圆柱,手拉杆用于带动套筒转动,套筒通过内环的齿面带动棘爪转动,棘爪带动转动圆柱转动;传动组,其与转动圆柱固连;腋下抬升架,其与传动组相连,转动的转动圆柱通过传动组使腋下抬升架上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拉动拉杆执行机构带动不方便者起身,通过可控气弹簧辅助使用者坐下,实现软着陆;同时可控气弹簧在抬升时既防止抬升架往下翻转,又提供了助推力;此外,抬升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高度,以匹配不同身长的人。该提升装置协助人们起身,并让人们起身的重心前移,让人们更容易站立。

An auxiliary stan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xiliary stand device, comprising: a rod actuator, comprising a hand rod, sleeve, ratchet and rotary cylinder, hand rod is used for driving the sleeve to rotate through the inner sleeve, drives the ratchet tooth rotation pawl is driven to rotate the cylinder rotation; the transmission group, and the rotary cylinder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arm lifting frame; the group,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a transmission, rotating cylinders rotated by drive group to armpit lifting frame up. The actuator drives the pull rod is pulled up by inconvenient, controllable gas spring for assisting the user to sit down, to achieve a soft landing; at the same time controllable gas spring in the uplift not only prevents the lifting frame down flip, and provides thrust; in addition, lifting frame height can be adjusted in a certain range, to match the different length of the people. The lifting device helps people to get up and move the center of gravity forward, making it easier for people to st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站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老人起居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站立装置。
技术介绍
人们坐在普通的座椅上要起身或坐下时,需要腿肌用力支撑才能完成动作。但对于老年人或腿肌无力的人完成这一动作较为困难。老年人或腿肌无力的人起身和坐下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完成动作,由此可见一种能够辅助站立并且操作简单的装置对人站立十分有用。现有公开号为CN2294717Y的专利技术专利一种辅助站立的轮椅,其包括在轮椅的座椅两侧分别设有上,下排列的纵杆,上、下纵杆的一端铰接在具有曲度的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固定杆上,下纵杆与液压缸铰接,油压缸固定在轮座上。当起身时,油压缸推动下纵杆,使下纵杆向上转动,同时上纵杆也向上转动,由于上、下纵杆与支撑杆铰接,带动座椅绕固定杆向上转动,实现抬升;所述辅助站立的轮椅在帮助人们站立时,椅座翻转,人的身体随椅座转动,容易发生意外事件,比如人们抓不稳椅子的扶手而摔倒,同时使用起来也不方便,椅座上翻的角度太大,容易让人从椅座上滑倒,椅座上翻的角度太小,人们又无法倚靠椅子站起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安全易操作的辅助站立装置。所述辅助站立装置可装配到轮椅或椅子上,为便于说明,所述辅助站立装置安装在轮椅上。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辅助站立装置,其包括:拉杆执行机构,所述拉杆执行机构包括:手拉杆、套筒、棘爪、转动圆柱、导向槽、弹簧和分离组件;所述导向槽在所述手拉杆的上端形成;所述套筒呈圆环形,所述套筒的外圆环与所述手拉杆的底端固定,所述套筒的内圆环是齿面;所述转动圆柱放置在所述套筒中,所述转动圆柱一端有开口,用于放置棘爪;所述弹簧放置在所述棘爪顶端,使所述棘爪压向所述齿面;拉动所述分离组件使所述棘爪与所述齿面分离;所述手拉杆带动所述套筒转动,所述齿面带动所述棘爪转动,所述棘爪一面与所述转动圆柱接触,带动所述转动圆柱转动。传动组,所述传动组与所述转动圆柱相连。腋下抬升架,所述腋下抬升架与所述传动组相连,转动的转动圆柱通过传动组将力传递到腋下抬升架,使所述腋下抬升架上升。通过往复转动手拉杆,逐步带动转动圆柱转动,使腋下抬升架间歇性的上升,而不是一步到位,这使操作者拉动手拉杆所需的力也十分小,操作也十分简单。进一步的,所述拉杆执行机构还包括把手、连接杆、连接销和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在所述手拉杆的上端形成;所述连接销一端与所述把手的一端固连,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连接销可在所述导向槽中滑动;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连接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棘爪相连。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第四连接轴、同步带、套在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一齿轮、套在第二连接轴上的第二齿轮、套在第二连接轴上的第一同步轮和套在第三连接轴上的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一连接轴与转动圆柱固连;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三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所述同步带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通过传动组对力的传递和放大,使人拉动手拉杆十分省力。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还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固定板;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进一步的,所述腋下抬升架的下端具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的前端铰接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固定在第三连接轴上,所述第一横梁的后端铰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一端固定在第四连接轴上;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三轴承座上套有第三连接轴;第四轴承座,所述第四轴承座上套有第四连接轴;固定块,所述第三轴承座和第四轴承座都固定在所述固定块上。进一步的,所述腋下抬升架还包括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固定在腋下抬升架的上端;可控气弹簧,所述可控气弹簧一端与第一连杆的下端固连。所述可控气弹簧对腋下抬升架有向上的助力作用,同时也具有逆止器的作用,防止腋下抬升架回转。进一步的,所述腋下抬升架包括可控气弹簧,所述可控气弹簧包括:控制按钮、第一浮块、拉索、圆柱销、第二浮块、顶针以及气弹簧;所述控制按钮与所述第一浮块铰接,所述拉索一端与第一浮块相连,另一端穿入第二浮块并与所述圆柱销固连;所述控制按钮固定在所述手拉杆的最上端,便于操作者操控。所述顶针位于气弹簧上端;所述可控气弹簧与第二连杆铰接实现腋下抬升架间歇性抬升和缓慢下降。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按钮包括:按键、小弹簧、顶柱、定键;所述按键与顶柱固连,套设在所述顶杆柱上的小弹簧一端与所述按键固连,另一端与所述定键固连。当按下按键时,所述顶杆推动第一浮块的一端下降,所述第一浮块的另一端拉动拉索,所述拉索通过圆柱销将第二浮块拉下,使得顶针下降,从而将气弹簧解锁;当放开按键时,小弹簧推动所述按键回位,此时拉索防松,顶针回位,气弹簧处于自锁状态。进一步的,所述腋下抬升架还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连接第一和第二支撑杆的搭接杆和两个固定筒,两个固定筒固定在所述第一横梁的侧身上,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分别伸入相对应的固定筒中,所述搭接杆位于所述固定筒的上方,所述固定筒具有多个限位孔,所述多个限位孔上下排成一排。进一步的,所述腋下抬升架中包括腋下抬升调节器,所述腋下抬升调节器具有调节按钮、铁丝、回位弹簧、卡销弹簧、防扭套和卡销;所述铁丝从第一支撑杆中伸入,经过搭接杆,从第二支撑杆穿出,所述铁丝的两端均与所述卡销固定连接,所述卡销穿过限位孔;所述调节按钮具有顶杆,所述顶杆固定在所述铁丝上;所述回位弹簧位于所述调节按钮上端;所述卡销弹簧用于将所述卡销压向一侧;所述防扭套与所述支撑杆固连,所述防扭套用于防止所述卡销弹簧变形。可以通过所述调节器,来改变腋下抬升架的高度,以匹配不同身长的人。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往复拉动手拉杆,带动转动圆柱转动,再通过传动组传递到腋下抬升架,使腋下抬升架缓慢向上抬升,可控气弹簧可以防止腋下抬升架往下降,提高了安全性,而且腋下抬升架的抬升都是一步一步累积的,十分省力操作简单。2、腋下抬升架的调节按钮,可以调节腋下抬升架的高度,以匹配不同身长的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传动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拉杆执行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抬升架的剖视图;图5为可控气弹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可控气弹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请参照图1-图6,本专利技术一种辅助站立装置,其包括所述辅助站立装置包括传动组100、拉杆执行机构200、腋下抬升架300和支撑架400。拉杆执行机构200中手拉杆210通过拉动手拉杆210带动传动组100,通过传动组100带动腋下抬升架300向上抬升,支撑架400用于固定各机构。如图2所示,所述传动组100包括第一连接轴110、第二连接轴120、第三连接轴130、第四连接轴140、同步带150、套在第一连接轴110上的第一齿轮160a、套在第二连接轴120上的第二齿轮160b、套在第二连接轴120上的第一同步轮170a、套在第三连接轴130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辅助站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执行机构,所述拉杆执行机构包括:手拉杆、套筒、棘爪、转动圆柱、导向槽、弹簧和分离组件;所述导向槽在所述手拉杆的上端形成;所述套筒呈圆环形,所述套筒的外圆环与所述手拉杆的底端固定,所述套筒的内圆环是齿面;所述转动圆柱放置在所述套筒中,所述转动圆柱一端有开口,用于放置棘爪;所述弹簧放置在所述棘爪顶端,使所述棘爪压向所述齿面;拉动所述分离组件使所述棘爪与所述齿面分离;所述手拉杆带动所述套筒转动,所述齿面带动所述棘爪转动,所述棘爪一面与所述转动圆柱接触,带动所述转动圆柱转动;传动组,所述传动组与所述转动圆柱相连;腋下抬升架,所述腋下抬升架与所述传动组相连,转动的转动圆柱通过传动组将力传递到腋下抬升架,使所述腋下抬升架上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拉杆执行机构,所述拉杆执行机构包括:手拉杆、套筒、棘爪、转动圆柱、导向槽、弹簧和分离组件;所述导向槽在所述手拉杆的上端形成;所述套筒呈圆环形,所述套筒的外圆环与所述手拉杆的底端固定,所述套筒的内圆环是齿面;所述转动圆柱放置在所述套筒中,所述转动圆柱一端有开口,用于放置棘爪;所述弹簧放置在所述棘爪顶端,使所述棘爪压向所述齿面;拉动所述分离组件使所述棘爪与所述齿面分离;所述手拉杆带动所述套筒转动,所述齿面带动所述棘爪转动,所述棘爪一面与所述转动圆柱接触,带动所述转动圆柱转动;传动组,所述传动组与所述转动圆柱相连;腋下抬升架,所述腋下抬升架与所述传动组相连,转动的转动圆柱通过传动组将力传递到腋下抬升架,使所述腋下抬升架上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组件包括把手、连接杆和连接销;所述连接销一端与所述把手的一端固连,所述把手通过所述连接销可在所述导向槽中滑动;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连接销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棘爪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二连接轴、第三连接轴、第四连接轴、同步带、套在第一连接轴上的第一齿轮、套在第二连接轴上的第二齿轮、套在第二连接轴上的第一同步轮和套在第三连接轴上的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一连接轴与转动圆柱固连;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一同步轮与所述第二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第三连接轴固连;所述第一同步轮通过所述同步带带动所述第二同步轮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还包括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固定板;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和所述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轴承座和第二轴承座。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站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腋下抬升架的下端具有第一横梁,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丽欣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宁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