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晖专利>正文

摩托雨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7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雨鞋,由鞋面(1)、鞋底(2)组成,鞋面紧固在鞋底上,鞋面高度高出脚背,呈靴状,雨鞋穿入部在鞋后根部,鞋面后根部有可闭合的贯通开口(3),开口使摩托雨鞋呈鞋后部穿入结构,由于鞋的穿入部在后根部,前部鞋面无缝隙,高出脚背的鞋面可紧贴小腿下部,鞋面设计成流线型,前方来的雨水只会从鞋面流淌至鞋底从而流至地面,不会进入鞋内,便于摩托车手雨天穿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本技术涉及一种摩托雨鞋,是摩托骑手在雨天穿用的雨鞋。雨天,摩托骑手在驾驶摩托时,扑面而来的雨水总是灌入鞋内,鞋内会有很多雨水造成不适。鞋面也很脏,影响仪表。雨鞋的改进是摩托骑手的要求。本技术的任务是适应摩托骑手要求,改进雨鞋的结构,提出一种能防止雨水灌入鞋内的摩托雨鞋,既可用作雨鞋,也可用作雨鞋套,摩托车手穿了鞋再穿入摩托雨鞋中。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改进雨鞋穿入部位置与结构。摩托雨鞋由鞋面与鞋底二部分组成,鞋面紧固在鞋底上,鞋面高度高出脚背,呈靴状,雨鞋穿入部位置在鞋后根部,鞋面后根部有可闭合的贯通开口,开口使摩托雨鞋呈鞋后部穿入结构,开口位置在鞋后跟中心左右弧长50毫米范围内。鞋面的前部可以设计成流线型,光滑无缝隙,加上鞋面高出脚背,雨鞋后部穿入,穿入后开口闭合,鞋面上部可紧固在小腿附近,扑面而的雨水只能从鞋面流淌至鞋底滴在地面,不会流入鞋内,解决了摩托骑手雨天鞋内积水、鞋面脏等问题,完成专利技术任务。附图说明图1是摩托雨鞋实施例。图2是开口位置实施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技术。摩托雨鞋由鞋面(1)及鞋底(2)二部分组成,鞋面(1)紧固在鞋底(2),鞋面高度高于脚背,呈靴状,雨鞋穿入位置在鞋后跟部,鞋面(1)后跟部有可闭合的贯通开口(3),开口(3)是脚穿入部位,开口(3)使摩托雨鞋呈鞋后部穿入结构(图1)。鞋面内表面上可以有鞋面衬,鞋面与鞋底之间可以有衬垫。鞋面(1)紧固在鞋底上,紧固结构可以是胶粘合,也可以用线将鞋面紧固在鞋底(2)上。可闭合的开口位置在鞋后跟部,可以在鞋后根部对称中心(4),也可以在鞋后跟对称中心(4)左右弧长50毫米的范围内。开口(3)处的闭合结构,待摩托车手的脚从鞋后根开口部位向前穿入后,闭合开口。开口(3)处的闭合结构也可以是由二块粘合体组成的粘合结构,开口(3)处二侧的鞋面边缘处,各有一块可粘合的粘合体,待脚穿入后,用粘合体粘合闭合开口(3)。开口(3)处的闭合结构,可以是钮扣结构,这时开口(3)二侧的鞋面,一侧有钮、一侧有扣,待脚穿入后,由钮扣闭合开口。开口的闭合结构也可以是搭扣结构。鞋面可以是皮革制品,也可以是人造革或橡胶制品,鞋面与鞋底可以是粘合结构,也可以线组合结构。鞋面形状可以是流线型。本技术摩托雨鞋既可用作雨鞋,也可用作雨鞋套,摩托车手穿了鞋再穿入摩托雨鞋中。由于本技术提出的鞋跟部穿入结构,鞋面前部无缝隙,高出脚背的鞋面可紧贴于小腿下方或附近。雨天,摩托车前方来的雨水只会由鞋面流淌至鞋底而流入地面,不会进入雨鞋内。去除了摩托车手雨天雨水进入鞋内的困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雨鞋,由鞋面(1)、鞋底(2)组成,鞋面紧固在鞋底上,其特征是鞋面高度高出脚背,呈靴状,雨鞋穿入位置在鞋后跟部,鞋面后跟部有可闭合的贯通开口(3),开口使摩托雨鞋呈鞋后部穿入结构,开口位置在鞋后跟中心左右弧长50毫米范围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摩托雨鞋,由鞋面(1)、鞋底(2)组成,鞋面紧固在鞋底上,其特征是鞋面高度高出脚背,呈靴状,雨鞋穿入位置在鞋后跟部,鞋面后跟部有可闭合的贯通开口(3),开口使摩托雨鞋呈鞋后部穿入结构,开口位置在鞋后跟中心左右弧长50毫米范围内。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雨鞋,其特征是使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晖
申请(专利权)人:高晖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