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量透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9143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量透析装置,其包括透析膜、用于安装透析膜的密封圈,还包括与所述密封圈连接的具有可扣合端盖的上腔体。使用时,由上腔体向透析膜内部添加样品,上腔体顶部设置有可扣合的端盖,透析膜的底部设置于密封圈中,解决了传统密封袋使用橡皮筋或夹子的不便,易于使用,取样操作过程简便,且杜绝了生物样品泄露的可能,透析膜不易损毁,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更换不同种类的透析膜,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使用成本,装置整体体积小巧,可处理几十微升到几毫升的微量生物样品,并可放置于常规实验用生物浮漂上进行透析实验,简单易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量透析装置
本技术属于生物器械
,涉及一种透析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处理生物样品的微量透析装置。
技术介绍
透析技术是利用小分子可以通过而大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的原理把它们分开的一种手段,是当今生物医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分离纯化技术之一,透析具体原理是由于跨膜两边的渗透压不同而产生扩散压,溶液中的盐和小分子可以不断扩散到膜外,而溶液中的大分子则被截留在膜内,从而达到份恩利大分子和盐与小分子的目的。通过透析分离可以实现去除溶液中盐、少量有机溶剂、小分子杂质和改变微量样品的缓冲系统的效果。目前该技术中常用的透析装置是透析袋,透析袋由专用的半透膜折叠为口袋形状,一端用橡皮筋或线绳扎紧,或者用特制的透析袋夹夹紧,另一端装入小分子和大分子混合的样品,使用时将透析袋沉于大量水或缓冲液中,袋内的小分子不断通过膜进入外部溶剂中直至达到平衡为止,如果对流水透析或者不断更换溶剂可以做到袋内的混合物几乎不含小分子。为防止袋外的水和缓冲液过量进入袋内将袋涨破,通常透析袋内要留1/3-1/2的空间,这种方法是目前大多数生物医学实验室透析时采用的方法,但是其存在以下几点缺点:(1)操作过于复杂,特别对于实验室新手,结扎透析袋、取样操作都比较困难;(2)透析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由于透析袋结扎不严密导致生物样品泄露的问题;(3)在取样过程中,经常需要解开橡皮筋或者打开夹子,对于频繁取样的样品操作繁琐、不便,而且大大增加了生物样品泄露的几率;(4)透析袋体积大,不方便携带,而且在处理微量生物样品时,液体损失量非常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正是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从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操作、不易泄露样品、便于携带且可处理微量生物样品的微量透析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本技术提供一种微量透析装置,其包括透析膜、用于安装透析膜的密封圈,还包括与所述密封圈连接的具有端盖的上腔体。作为优选,所述上腔体与所述密封圈通过转接件连接,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套接与所述密封圈外部、另一端与所述上腔体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端盖与所述上腔体通过连接片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上腔体与所述转接件通过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所述透析膜设置于所述密封圈内且顶部凸出于所述密封圈。作为优选,所述连接件底部具有一卡口,所述密封圈卡接于所述卡口。作为优选,所述密封圈为顶部宽、底部窄的漏斗形。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述的微量透析装置,其包括透析膜、用于安装透析膜的密封圈,还包括与所述密封圈连接的具有可扣合端盖的上腔体。使用时,由上腔体向透析膜内部添加样品,上腔体顶部设置有可扣合的端盖,透析膜的底部设置于密封圈中,解决了传统密封袋使用橡皮筋或夹子的不便,易于使用,取样操作过程简便,且杜绝了生物样品泄露的可能,透析膜不易损毁,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更换不同种类的透析膜,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使用成本,装置整体体积小巧,可处理几十微升到几毫升的微量生物样品,并可放置于常规实验用生物浮漂上进行透析实验,简单易行。(2)本技术所述的微量透析装置,所述上腔体与所述密封圈通过转接件连接,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套接与所述密封圈外部、另一端与所述上腔体连接。转接件一端与密封圈外周套接另一端与上腔体通过螺纹连接,密封性能好,不易漏液,避免了生物样品泄露。(3)本技术所述的微量透析装置,所述端盖与所述上腔体通过连接片连接。端盖与上腔体连接设置使得端盖易于扣合于上腔体,且在端盖处于打开状态时不易丢失、影响实验操作。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微量透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透析膜;2-密封圈;3-端盖;4-上腔体;5-连接件;6-卡口。本技术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实施,不应该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是彻底和完整的,并将本技术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技术将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各装置的尺寸和相对尺寸。此外,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量透析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分离小分子和大分子的透析膜1、用于安装所述透析膜1的柔性密封圈2,所述密封圈2呈顶部宽、底部窄的漏斗形状,透析膜1置于密封圈2内且透析膜1顶部凸出并折合于密封圈2顶部。还包括与所述密封圈2连接的具有可扣合端盖3的上腔体4,待实验样品通过上腔体4注入。该装置一端具有端盖3、另一端具有密封圈,解决了传统密封袋使用橡皮筋或夹子的不便,易于使用,取样操作过程简便,杜绝了生物样品泄露的可能,透析膜不易损毁,同时,可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更换不同种类的透析膜,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使用成本,装置整体体积小巧,可处理几十微升到几毫升的微量生物样品,并可放置于常规实验用生物浮漂上进行透析实验,简单易行。所述上腔体4与设置有透析膜1的所述密封圈2通过一连接件5连接,所述上腔体4、连接件、透析膜1连通设置,所述连接件5的一端套接于所述密封圈2外部,另一端通过相互适配的螺纹与所述上腔体4连接,所述连接件5与所述密封圈2连接的一端(连接件5底部)设置有一卡口6,所述密封圈2卡合与所述卡口6处。密封性良好,样品不易泄露。进一步地,所述端盖3与所述上腔体4连接设置,且通过一柔性连接片连接,端盖3不会从上腔体4上脱落,易于扣合、不易丢失。所述微量透析装置的工作过程为:选取合适的透析膜1,将透析膜1按照对应的方向设置于位于其下方的密封圈2内,透析膜1顶部留有多余的部分弯折并覆盖于密封圈2顶部,将安装好的透析膜1和密封圈2由下向上套于连接件5下端口内,并卡合卡口6,然后将连接件5的上端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于上腔体4底端,即完成透析装置的安装。进行透析实验时,采用移液枪将微量生物样品通过上腔体4加入透析膜1中,然后将端盖3扣合,将该透析装置置于实验常用的生物浮漂上,放在相应的缓冲溶液中进行透析,当需要多次取样时,打开端盖3即可方便进行取样和加样。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技术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量透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析膜、用于安装透析膜的密封圈,还包括与所述密封圈连接的具有端盖的上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析膜、用于安装透析膜的密封圈,还包括与所述密封圈连接的具有端盖的上腔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与所述密封圈通过转接件连接,所述转接件的一端套接与所述密封圈外部、另一端与所述上腔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量透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与所述上腔体通过连接片连接。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英法金哈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宣泽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