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测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9118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无线测温系统,它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无线测温系统,包括至少一个RFID测温标签,RFID测温标签通过RFID接收器与远程监控平台相连;RFID测温标签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电路板上设有信号处理电路和RFID芯片,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RFID芯片相连,RFID芯片与天线相连,天线设置在壳体侧面;壳体包括两端开口且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盒体,盒体具有开口的两端由板件封闭,温度传感器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且与盒体相接触。优点在于:将RFID技术应用于测温系统中,能够进行无线测温,能够测量温度较高的环境下的温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测温系统
本技术属于测温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测温系统。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可以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者光学接触。无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某些标签在识别时从识别器发出的电磁场中就可以得到能量,并不需要电池;也有标签本身拥有电源,并可以主动发出无线电波(调成无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数米之内都可以识别。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不需要处在识别器视线之内,也可以嵌入被追踪物体之内。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但是现有的温度传感器都是通过有线方式与测温主机连接,温度传感器与测温主机之间的距离有限,当温度传感器需要测量温度较高的环境中的温度时,测温主机往往也需要置于该环境中,不利于测温主机的稳定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进行无线测温的无线测温系统。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无线测温系统,包括至少一个RFID测温标签,所述的RFID测温标签通过RFID接收器与远程监控平台相连;所述的RFID测温标签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所述的壳体内部设有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上设有信号处理电路和RFID芯片,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相连,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与RFID芯片相连,所述的RFID芯片与天线相连,所述的天线设置在壳体侧面;所述的壳体包括两端开口且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盒体,所述的盒体具有开口的两端由板件封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且与盒体相接触。远程监控平台可以是电脑等。在上述的无线测温系统中,所述的RFID测温标签设置在电气柜的发热接点处。在上述的无线测温系统中,所述的板件一侧向外翻折从而形成连接件,所述的连接件中间开有通孔,所述的连接件两侧均设有半圆环,且所述的半圆环两端设置在连接件上,所述的天线与壳体周向转动且轴向定位相连。在上述的无线测温系统中,所述的板件、连接件和半圆环一体成型且由聚四氟乙烯制成。在上述的无线测温系统中,所述的盒体内部两侧均设有由绝热材料制成且沿盒体轴向延伸的匚形导板,两个匚形导板开口相对设置,所述的电路板两侧分别插入匚形导板。在上述的无线测温系统中,所述的盒体上设有供温度传感器插入且由导热材料制成的传感器支撑套。在上述的无线测温系统中,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包括依次相连的滤波放大电路和AD转换电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无线测温系统的优点在于:1、将RFID技术应用于测温系统中,能够进行无线测温;2、能够测量温度较高的环境下的温度,适用范围广;3、电路板与外界之间通过绝热材料隔开,降低了外界温度对电路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提供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系统框图。图2提供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提供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中,RFID测温标签3、电路板31、信号处理电路32、RFID芯片33、天线34、温度传感器35、滤波放大电路36、AD转换电路37、壳体38、远程监控平台4、RFID接收器41、盒体42、板件43、连接件44、通孔45、半圆环46、匚形导板47、传感器支撑套48。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本技术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全部修改、变型以及等同物。如图1-3所示,本无线测温系统,包括至少一个RFID测温标签3,RFID测温标签3通过RFID接收器41与远程监控平台4相连,远程监控平台4可以是电脑等;RFID测温标签3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38,壳体38内部设有电路板31,电路板31上设有信号处理电路32和RFID芯片33,信号处理电路32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35相连,信号处理电路32的输出端与RFID芯片33相连,信号处理电路32包括依次相连的滤波放大电路36和AD转换电路37,RFID芯片33与天线34相连,天线34设置在壳体38侧面,RFID测温标签3设置在电气柜的发热接点处。具体地,壳体38包括两端开口且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盒体42,盒体42具有开口的两端由板件43封闭,温度传感器35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35且与盒体42相接触,板件43一侧向外翻折从而形成连接件44,连接件44中间开有通孔45,连接件44两侧均设有半圆环46,且半圆环46两端设置在连接件44上,天线34与壳体38周向转动且轴向定位相连,板件43、连接件44和半圆环46一体成型且由聚四氟乙烯制成,盒体42内部两侧均设有由绝热材料制成且沿盒体42轴向延伸的匚形导板47,两个匚形导板47开口相对设置,电路板31两侧分别插入匚形导板47,盒体42上设有供温度传感器35插入且由导热材料制成的传感器支撑套48。本无线测温系统,将RFID技术应用于测温系统中,能够进行无线测温;能够测量温度较高的环境下的温度,适用范围广;电路板31与外界之间通过绝热材料隔开,降低了外界温度对电路的影响。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RFID测温标签3、电路板31、信号处理电路32、RFID芯片33、天线34、温度传感器35、滤波放大电路36、AD转换电路37、壳体38、远程监控平台4、RFID接收器41、盒体42、板件43、连接件44、通孔45、半圆环46、匚形导板47、传感器支撑套4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无线测温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RFID测温标签(3),所述的RFID测温标签(3)通过RFID接收器(41)与远程监控平台(4)相连;所述的RFID测温标签(3)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38),所述的壳体(38)内部设有电路板(31),所述的电路板(31)上设有信号处理电路(32)和RFID芯片(33),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32)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35)相连,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32)的输出端与RFID芯片(33)相连,所述的RFID芯片(33)与天线(34)相连,所述的天线(34)设置在壳体(38)侧面;所述的壳体(38)包括两端开口且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盒体(42),所述的盒体(42)具有开口的两端由板件(43)封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35)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35)且与盒体(42)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RFID测温标签(3),所述的RFID测温标签(3)通过RFID接收器(41)与远程监控平台(4)相连;所述的RFID测温标签(3)包括内部中空的壳体(38),所述的壳体(38)内部设有电路板(31),所述的电路板(31)上设有信号处理电路(32)和RFID芯片(33),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32)的输入端与温度传感器(35)相连,所述的信号处理电路(32)的输出端与RFID芯片(33)相连,所述的RFID芯片(33)与天线(34)相连,所述的天线(34)设置在壳体(38)侧面;所述的壳体(38)包括两端开口且由导热材料制成的盒体(42),所述的盒体(42)具有开口的两端由板件(43)封闭,所述的温度传感器(35)为接触式温度传感器(35)且与盒体(42)相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RFID测温标签(3)设置在电气柜的发热接点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测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志斌韩德昆王保宜杨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宇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