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永孝专利>正文

空调挡风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9034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挡风板,包括出风挡板和支撑杆件,支撑杆件为对称设置在出风挡板的迎风侧的两根,支撑杆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空调的固定件,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与出风挡板连接;铰接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杆件上的连接部以及与连接部通过枢轴连接的调节件,调节件与出风挡板连接,调节件上嵌设有第一弹性钢珠组件,第一弹性钢珠组件由第一压缩弹簧和设置在第一压缩弹簧一端的第一钢珠组成,第一压缩弹簧平行于枢轴设置,第一钢珠位于第一压缩弹簧面向连接部的一端,在连接部面向调节件的侧面设置有以枢轴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球面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风直吹或风向难以调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挡风板
本技术涉及空调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挡风板。
技术介绍
空调已经成为现代人居家和办公的必用电器,尤其在夏、冬季节,空调更是被长时间的使用。同时,人们意识到在使用中要避开空调风直吹,在很多办公或公共场合,由于受场地限制,空调风是对着人体的头部、肩部或者身体的某些部位直吹的,对人体的健康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影响,于是空调下的人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得了空调病;常见的有颈椎病、肩周炎、头痛、头晕等,严重的还会面瘫、记忆力减退等等。人体一旦患上了空调病,就会很难根除,深受其害,尤其是老人、病人、小孩,他们的抵抗力弱,更加不能被空调风直吹。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空调安装是受房间面积、结构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避开人的活动区域。特别是挂壁式空调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可以调节风口的方向,但由于室内环境的影响和挂壁式空调结构的限制,风口始终是朝向侧下方的;特别是室内环境较小的时候,风口方向的调节就失去了意义。尤其是针对老人或者孕妇,长时间的冷风直吹会给人造成不适;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用于调节空调气流方向的空调挡风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风直吹或风向难以调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挡风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风直吹或风向难以调节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调挡风板,包括出风挡板和支撑杆件,所述支撑杆件为对称设置在所述出风挡板的迎风侧的两根,所述支撑杆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空调的固定件,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出风挡板连接;所述铰接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件上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枢轴连接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出风挡板连接,所述调节件上嵌设有第一弹性钢珠组件,所述第一弹性钢珠组件由第一压缩弹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一端的第一钢珠组成,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平行于所述枢轴设置,所述第一钢珠位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面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在所述连接部面向所述调节件的侧面设置有以所述枢轴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球面凹槽;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连接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钢珠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球面凹槽配合形成在当前位置的相对固定,且通过外力使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连接部相对转动,能够使所述第一钢珠在所有的第一球面凹槽之间进行位置切换,实现所述出风挡板与所述支撑杆件之间角度的调节。作为优选:所述连接部为扇形结构,所述连接部的两条直边沿上对称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调节件的转动角度的止挡部。作为优选:所述出风挡板与所述调节件沿垂直于两根所述支撑杆件的方向滑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出风挡板的迎风侧设置有与两根所述支撑杆件垂直的滑轨,在所述调节件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的滑动部。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件为伸缩式结构。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杆件包括相互套设的内杆和外杆,所述内杆和外杆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外杆面对所述内杆的侧面设置有与沿所述内杆和所述外杆相对滑动的方向分布的多个第二球面凹槽,所述内杆上嵌设有第二弹性钢珠组件,所述第二弹性钢珠组件由第二压缩弹簧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一端的第二钢珠组成,所述第二压缩弹簧垂直于所述外杆设置有第二球面凹槽的侧面设置,所述第二钢珠位于所述第二压缩弹簧面向所述外杆的一端;所述内杆与所述外杆能够通过所述第二钢珠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二球面凹槽配合形成在当前位置的相对固定,且通过外力使所述内杆和所述外杆相对滑动,能够使所述第二钢珠在所有的第二球面凹槽之间进行位置切换,实现所述支撑杆件的伸缩调节。作为优选:所述内杆与外杆之间还设置有限制所述支撑杆件的伸缩长度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外杆面向所述内杆的一侧的条形槽和设置在所述内杆上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伸入所述条形槽内且与所述条形槽滑动配合。作为优选:所述内杆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外杆上;或者,所述外杆与所述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内杆上。作为优选:所述外杆为一侧敞口的槽形结构,所述内杆位于所述外杆内侧,且所述外杆的敞口侧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内杆从敞口侧脱出的凸起部;所述内杆上加工有一半环形通槽,使位于所述半环形通槽内侧的部分形成一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一端与内杆连成一体,另一端为可沿垂直所述外杆设置第二球面凹槽的侧面的方向产生弹性形变的自由端,所述限位部位于所述弹性部的自由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可以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挂壁式空调的室内机上,此时出风挡板正好位于挂壁式空调的室内机的出风口,再通过铰接件对出风挡板的角度进行转动调节,通过出风挡板对空调的出风进行导向,可以快速地将空调的出风方向调节到合适的角度,而且通过出风挡板也具有对空调出风的遮挡作用,从而避免空调风的直吹,这样就可以有效的解决空调风直吹或者风向难以调节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侧剖视图;图3是图2中A-A向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外杆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外杆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内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内杆的剖视图。图中1、出风挡板;11、滑轨;2、支撑杆件;21、内杆;211、限位部;212、弹性部;213、半环形通槽;22、外杆;221、第二球面凹槽;222、条形槽;223、凸起部;3、固定件;31、直角挡板;41、连接部;411、第一球面凹槽;412、止挡部;413、圆柱部;414、沉头孔;42、调节件;421、滑动部;5、内六角沉头螺钉;61、第一压缩弹簧;62、第一钢珠;71、第二压缩弹簧;72、第二钢珠。具体实施方式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空调时存在空调风直吹或风向难以调节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挡风板,包括出风挡板和支撑杆件,所述支撑杆件为对称设置在所述出风挡板的迎风侧的两根,所述支撑杆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空调的固定件,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出风挡板连接;所述铰接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件上的连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枢轴连接的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所述出风挡板连接,所述调节件上嵌设有第一弹性钢珠组件,所述第一弹性钢珠组件由第一压缩弹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一端的第一钢珠组成,所述第一压缩弹簧平行于所述枢轴设置,所述第一钢珠位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面向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在所述连接部面向所述调节件的侧面设置有以所述枢轴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球面凹槽;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连接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钢珠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球面凹槽配合形成在当前位置的相对固定,且通过外力使所述调节件与所述连接部相对转动,能够使所述第一钢珠在所有的第一球面凹槽之间进行位置切换,实现所述出风挡板与所述支撑杆件之间角度的调节。本技术可以通过固定板固定在挂壁式空调的室内机上,此时出风挡板正好位于挂壁式空调的室内机的出风口,再通过铰接件对出风挡板的角度进行转动调节,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挡风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挡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挡板(1)和支撑杆件(2),所述支撑杆件(2)为对称设置在所述出风挡板(1)的迎风侧的两根,所述支撑杆件(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空调的固定件(3),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出风挡板(1)连接;所述铰接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件(2)上的连接部(41)以及与所述连接部(41)通过枢轴连接的调节件(42),所述调节件(42)与所述出风挡板(1)连接,所述调节件(42)上嵌设有第一弹性钢珠组件,所述第一弹性钢珠组件由第一压缩弹簧(6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1)一端的第一钢珠(62)组成,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1)平行于所述枢轴设置,所述第一钢珠(62)位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1)面向所述连接部(41)的一端,在所述连接部(41)面向所述调节件(42)的侧面设置有以所述枢轴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球面凹槽(411);所述调节件(42)与所述连接部(4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钢珠(62)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球面凹槽(411)配合形成在当前位置的相对固定,且通过外力使所述调节件(42)与所述连接部(41)相对转动,能够使所述第一钢珠(62)在所有的第一球面凹槽(411)之间进行位置切换,实现所述出风挡板(1)与所述支撑杆件(2)之间角度的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挡风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出风挡板(1)和支撑杆件(2),所述支撑杆件(2)为对称设置在所述出风挡板(1)的迎风侧的两根,所述支撑杆件(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空调的固定件(3),另一端通过铰接件与所述出风挡板(1)连接;所述铰接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件(2)上的连接部(41)以及与所述连接部(41)通过枢轴连接的调节件(42),所述调节件(42)与所述出风挡板(1)连接,所述调节件(42)上嵌设有第一弹性钢珠组件,所述第一弹性钢珠组件由第一压缩弹簧(61)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1)一端的第一钢珠(62)组成,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1)平行于所述枢轴设置,所述第一钢珠(62)位于所述第一压缩弹簧(61)面向所述连接部(41)的一端,在所述连接部(41)面向所述调节件(42)的侧面设置有以所述枢轴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球面凹槽(411);所述调节件(42)与所述连接部(41)能够通过所述第一钢珠(62)与任意一个所述第一球面凹槽(411)配合形成在当前位置的相对固定,且通过外力使所述调节件(42)与所述连接部(41)相对转动,能够使所述第一钢珠(62)在所有的第一球面凹槽(411)之间进行位置切换,实现所述出风挡板(1)与所述支撑杆件(2)之间角度的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1)为扇形结构,所述连接部(41)的两条直边沿上对称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调节件(42)的转动角度的止挡部(4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挡板(1)与所述调节件(42)沿垂直于两根所述支撑杆件(2)的方向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挡板(1)的迎风侧设置有与两根所述支撑杆件(2)垂直的滑轨(11),在所述调节件(42)上设置有与所述滑轨(11)滑动配合的滑动部(4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2)为伸缩式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挡风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件(2)包括相互套设的内杆(21)和外杆(22),所述内杆(21)和外杆(22)滑动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孝
申请(专利权)人:杨永孝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