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度可调型的吊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98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度可调型的吊灯,其结构包括信号接收器、升降机构、主拉带、升降副轴、副拉带、限位块、智能调节灯架、固定轴、智能固定调节器、灯体、旋转块、固定螺口、连杆,信号接收器安装在升降机构上,升降机构的左右两侧下方通过主拉带与升降副轴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外界移动设备的信号,驱动升降机构进行高度的升降调整,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调整吊灯的高度,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并且高度可调为人们清洁吊灯提供了便携;通过旋转块与固定螺口、连杆的设计可实现灯体的垂直360°旋转与纵向350°旋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度可调型的吊灯
本技术是一种高度可调型的吊灯,属于吊灯领域。
技术介绍
吊灯是一种吊于天花板的装饰灯具,具有两个或以上支持光源的灯臂,吊灯的装饰多样,为了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要,吊灯一直在改进。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259130.8的一种吊灯,包括圆形的安装底座,在所述的安装底座的边缘处设置有安装孔,在所述的安装底座上还设置有连接杆,所述的连接杆一端连接在安装底座上,另一端连接有灯座以及灯泡。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美观大方,很适合现代家居的需要,同时便于更换灯泡,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方便。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造成人们无法方便对吊灯进行清洁并且无法任意调节吊灯的高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型的吊灯,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造成人们无法方便对吊灯进行清洁并且无法任意调节吊灯的高度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度可调型的吊灯,其结构包括信号接收器、升降机构、主拉带、升降副轴、副拉带、限位块、智能调节灯架、固定轴、智能固定调节器、灯体、旋转块、固定螺口、连杆,所述信号接收器安装在升降机构上,所述升降机构的左右两侧下方通过主拉带与升降副轴电连接,所述升降副轴的左右两侧下方通过副拉带与智能调节灯架电连接,所述智能调节灯架通过固定轴与智能固定调节器相连接,所述固定轴通过旋转块连接固定在智能固定调节器上,所述连杆的一侧通过固定螺口与智能固定调节器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侧与灯体连接,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头安装架、管状电机、卷绳器、卷管、驱动轮、尾安装架、安装齿轮、电机齿轮、凸起,所述管状电机穿过卷管并且电机齿轮与头安装架上的安装齿轮相啮合,所述卷管的一侧穿过卷绳器与头安装架连接,所述卷管的另一侧通过尾安装架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轮通过凸起与管状电机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副拉带的下方设有限位块。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与智能固定调节器均设有2个。进一步地,所述灯体设有2个以上。进一步地,所述信号接收器对应的驱动电路安装在升降机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灯体为矩形LED灯日光灯。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机构的外壳采用铝材质,具有防锈防腐蚀功能。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块防止升降过程中升降副轴与智能调节灯架的碰撞,提高安全系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信号接收器接收外界移动设备的信号,驱动升降机构进行高度的升降调整,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调整吊灯的高度,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并且高度可调为人们清洁吊灯提供了便携;通过旋转块与固定螺口、连杆的设计可实现灯体的垂直360°旋转与纵向350°旋转。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高度可调型的吊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升降机构的内部爆炸图。图中:信号接收器-1、升降机构-2、主拉带-3、升降副轴-4、副拉带-5、限位块-6、智能调节灯架-7、固定轴-8、智能固定调节器-9、灯体-10、旋转块-11、固定螺口-12、连杆-13、头安装架-201、管状电机-202、卷绳器-203、卷管-204、驱动轮-205、尾安装架-206、安装齿轮-207、电机齿轮-208、凸起-209。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度可调型的吊灯:其结构包括信号接收器1、升降机构2、主拉带3、升降副轴4、副拉带5、限位块6、智能调节灯架7、固定轴8、智能固定调节器9、灯体10、旋转块11、固定螺口12、连杆13,所述信号接收器1安装在升降机构2上,所述升降机构2的左右两侧下方通过主拉带3与升降副轴4电连接,所述升降副轴4的左右两侧下方通过副拉带5与智能调节灯架7电连接,所述智能调节灯架7通过固定轴8与智能固定调节器9相连接,所述固定轴8通过旋转块11连接固定在智能固定调节器9上,所述连杆13的一侧通过固定螺口12与智能固定调节器9固定,所述连杆13的另一侧与灯体10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头安装架201、管状电机202、卷绳器203、卷管204、驱动轮205、尾安装架206、安装齿轮207、电机齿轮208、凸起209,所述管状电机202穿过卷管204并且电机齿轮208与头安装架201上的安装齿轮207相啮合,所述卷管204的一侧穿过卷绳器203与头安装架201连接,所述卷管204的另一侧通过尾安装架206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轮205通过凸起209与管状电机202相连接,所述副拉带5的下方设有限位块6,所述固定轴8与智能固定调节器9均设有2个,所述灯体10设有2个以上,所述信号接收器1对应的驱动电路安装在升降机构2内部,所述灯体10为矩形LED灯日光灯,所述升降机构2的外壳采用铝材质,具有防锈防腐蚀功能,所述限位块6防止升降过程中升降副轴4与智能调节灯架7的碰撞,提高安全系数。本实用可用在餐厅照明上,通过将本实用安装完成后,将配置好的移动设备先通过信号接收器1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后,使用者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上的操作调节吊灯的高度,通过升降机构2内部设有的管状电机202提供动能,驱动轮205驱动卷绳器203进行主拉带3的升降,拉带3可调整到4m,不仅为人们提供更加高效的照明还方便清洁,除此之外,智能调节灯架7还可以灵活操控灯体10,实现灯体10的垂直360°旋转与纵向350°旋转。本技术所述的管状电机202是一种高性能管状电机,包括管状机壳以及通过轴承座支撑在管状机壳内的驱动总成、刹车总成和行程控制总成,其刹车总成包括电机右轴固定件、右轴、电磁铁右轴固定件、电磁铁、栱杆制动机构。本技术的信号接收器1、升降机构2、主拉带3、升降副轴4、副拉带5、限位块6、智能调节灯架7、固定轴8、智能固定调节器9、灯体10、旋转块11、固定螺口12、连杆13、头安装架201、管状电机202、卷绳器203、卷管204、驱动轮205、尾安装架206、安装齿轮207、电机齿轮208、凸起209,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无法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造成人们无法方便对吊灯进行清洁并且无法任意调节吊灯的高度,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人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调整吊灯的高度,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并且高度可调为人们清洁吊灯提供了便携;通过旋转块与固定螺口、连杆的设计可实现灯体的垂直360°旋转与纵向350°旋转,具体如下所述:所述信号接收器1安装在升降机构2上,所述升降机构2的左右两侧下方通过主拉带3与升降副轴4电连接,所述管状电机202穿过卷管204并且电机齿轮208与头安装架201上的安装齿轮207相啮合,所述卷管204的一侧穿过卷绳器203与头安装架201连接,所述卷管204的另一侧通过尾安装架206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轮205通过凸起209与管状电机202相连接。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度可调型的吊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度可调型的吊灯,其结构包括信号接收器(1)、升降机构(2)、主拉带(3)、升降副轴(4)、副拉带(5)、限位块(6)、智能调节灯架(7)、固定轴(8)、智能固定调节器(9)、灯体(10)、旋转块(11)、固定螺口(12)、连杆(13),所述信号接收器(1)安装在升降机构(2)上,所述升降机构(2)的左右两侧下方通过主拉带(3)与升降副轴(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副轴(4)的左右两侧下方通过副拉带(5)与智能调节灯架(7)电连接,所述智能调节灯架(7)通过固定轴(8)与智能固定调节器(9)相连接,所述固定轴(8)通过旋转块(11)连接固定在智能固定调节器(9)上,所述连杆(13)的一侧通过固定螺口(12)与智能固定调节器(9)连接,所述连杆(13)的另一侧与灯体(10)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头安装架(201)、管状电机(202)、卷绳器(203)、卷管(204)、驱动轮(205)、尾安装架(206)、安装齿轮(207)、电机齿轮(208)、凸起(209),所述管状电机(202)穿过卷管(204)并且电机齿轮(208)与头安装架(201)上的安装齿轮(207)相啮合,所述卷管(204)的一侧穿过卷绳器(203)与头安装架(201)连接,所述卷管(204)的另一侧通过尾安装架(206)连接固定,所述驱动轮(205)通过凸起(209)与管状电机(202)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度可调型的吊灯,其结构包括信号接收器(1)、升降机构(2)、主拉带(3)、升降副轴(4)、副拉带(5)、限位块(6)、智能调节灯架(7)、固定轴(8)、智能固定调节器(9)、灯体(10)、旋转块(11)、固定螺口(12)、连杆(13),所述信号接收器(1)安装在升降机构(2)上,所述升降机构(2)的左右两侧下方通过主拉带(3)与升降副轴(4)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副轴(4)的左右两侧下方通过副拉带(5)与智能调节灯架(7)电连接,所述智能调节灯架(7)通过固定轴(8)与智能固定调节器(9)相连接,所述固定轴(8)通过旋转块(11)连接固定在智能固定调节器(9)上,所述连杆(13)的一侧通过固定螺口(12)与智能固定调节器(9)连接,所述连杆(13)的另一侧与灯体(10)连接;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头安装架(201)、管状电机(202)、卷绳器(203)、卷管(204)、驱动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杏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华府名灯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