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包括可插接于板体内的外壳、可在外壳内滑动的连接杆及可在外壳内定轴旋转的偏心轮,连接杆上设有与偏心轮相配连接的连接头,外壳上设有可受力外张的膨胀组件,连接杆上设有与膨胀组件相配连接的顶压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安装方便、连接可靠性高、安装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板体的连接部件,具体说是一种安装稳定性强的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
技术介绍
板体连接件是目前应用十分广泛的家具板体连接部件,其主要通过偏心轮、连接杆及预埋在板体内的连接头的依次连接作用,实现家具板体之间的固定连接。现有的家具板体连接件主要分膨胀型和紧固型两种,两者的区别在于当连接杆在偏心轮的拉动下产生位移时,膨胀型的连接头会向外膨胀,使连接头外侧的倒齿卡紧在板体内侧上;而紧固型连接头则不产生形状变化,而是通过偏心轮与连接杆之间的连接实现板体的固定。然而,传统的膨胀型板体连接件存在着两个重大的技术缺陷。其一,膨胀型板体连接件采用偏心轮、连接杆及连接头分离结构,且上述部件的材料不同,也采用分开加工的方式生产。所以,在上述部件装配时经常会出现因各部件尺寸公差或位置公差过大而导致板体不能顺利连接的情况,上述情况极大影响了连接件在板体上安装的可靠性,会造成板体连接件在出厂时需要进行额外的装配测试。其二,传统膨胀型板体连接件的连接头内腔与连接杆、连接杆与偏心轮之间均为滑动连接,当偏心轮、连接杆等部件出现松动的情况时,并使连接杆脱离其与连接头的连接处产生连接松动的现象。该现象会使连接头的膨胀部分因缺少顶压作用而在弹性回复力的影响下复位,导致已连接的板体因连接头不能顺利卡接在板体内侧而出现松脱的情况,大幅影响了板体之间固定的稳定性。此外,偏心轮旋转并带动连接杆移动时,连接头同样受连接杆的拉动应力,当连接头的膨胀部未能及时外张时,连接头会出现随着连接杆的拉动而滑出板体的情况,除了使板体在连接件固定后产生缝隙外,还会严重影响板体的正常连接。因此,现有的板体连接件结构仍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方便、连接可靠性高、安装稳定性好的智能两级外张式家具板体用连接件。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包括可插接于板体内的外壳、可在外壳内滑动的连接杆及可在外壳内定轴旋转的偏心轮,连接杆上设有与偏心轮相配连接的连接头,外壳上设有可受力外张的膨胀组件,连接杆上设有与膨胀组件相配连接的顶压组件。进一步说,膨胀组件包括设于外壳侧部的第一膨胀部及设于外壳端部的第二膨胀部,第一膨胀部与板体内侧位置相对应,第二膨胀部与另一板体内侧位置相对应。更进一步说,第一膨胀部和第二膨胀部的外沿均设有可倒扣于板体内侧的扣爪。更进一步说,第一膨胀部和第二膨胀部靠近外壳内一侧处设有与顶压组件相配的导滑斜台。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第一膨胀部靠近外壳内一侧处的侧部设有可供顶压组件滑动的滑动槽。进一步说,顶压组件包括设于连接杆上的第一顶压块和第二顶压块,第一顶压块和第二顶压块分别与膨胀组件相配连接。更进一步说,第一顶压块和第二顶压块上分别设有与膨胀组件相配连接的导滑斜块。根据上述结构进行优化,第一顶压块的侧部设有可沿膨胀组件滑动的滑动块。进一步说,偏心轮包括设于外壳上并通过固定销连接在一起的上轮体和下轮体,上轮体和下轮体之间设有可容纳连接头的传动腔,传动腔内设有可顶压连接头的顶压台。进一步说,外壳包括扣合连接的壳体,壳体上设有相互之间位置对应的扣合头和扣合槽。本技术的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与传统的家具板体连接件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采用内藏式装配结构代替了传统的分体组合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并通过内藏于外壳内的偏心轮转动,推动顶压组件以实现膨胀组件的外张,从而实现连接件在两块板体之间的固定。首先,内藏式装配结构可实现连接件在整个加工、使用过程中尺寸误差、位置误差影响的最小化,真正杜绝了各个部件在因上述误差的存在而产生影响板体正常连接的情况。该结构可大幅提高板体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省去了板体连接件在出厂时进行的额外装配测试。其次,随着偏心轮的转动,连接杆持续受顶压力作用,并可以对外壳侧部和端部的膨胀组件产生顶压作用,实现膨胀组件在两个方向上的智能同步外张。由于膨胀组件分别设置于不同的板体内,所以该外张作用可实现板体之间的智能同步卡接。另外,两个膨胀组件均设置在外壳上,连接杆在移动并产生顶压作用时,顶压力不会造成膨胀组件在连接杆的轴线方向上的移位,从而有效保障膨胀组件在轴线方向上的位置稳定性,避免了膨胀组件在外张时受反作用力影响而产生退出板体的现象。此外,偏心轮、外壳及连接杆形成了一体化的装配结构,该结构可实现连接件在板体连接过程中的快速安装,并有效减少板体连接的操作工序,从而提高了板体连接件安装的便利性。2、本技术的膨胀组件包括第一膨胀部及第二膨胀部,而顶压组件则包括第一顶压块和第二顶压块。通过膨胀组件及顶压组件在外壳外侧及外壳内侧的分散及相配连接,使偏心轮转动时两个膨胀部在连接杆的移动下真正实现同步联动,从而大幅提升两个膨胀部对板体同步卡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而在第一膨胀部的侧部还设置了滑动槽,滑动槽可对顶压组件的滑动起导向作用,同时确保连接杆沿其轴向往返移动的稳定性及可靠性,避免其在顶压时因横向受力而出现移位的现象。3、本技术的偏心轮包括设于外壳上的上轮体、固定销和下轮体,上轮体和下轮体之间设有传动腔,传动腔内设有顶压台。通过上轮体和下轮体的转动,连接杆的连接头在轮体的转动过程中,顶压台会与连接头产生接触并产生顶压力作用,从而实现连接杆在外壳内的往返移动。该结构实现了偏心轮在外壳内的整体内藏,除了可避免因各部件尺寸公差或位置公差过大而导致连接件不能正常工作外,还能改善连接件本身机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板体之间连接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壳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偏心轮和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在板体上的安装示意图。图中标示如下:外壳1、连接杆2、连接头21、第一膨胀部31、第二膨胀部32、扣爪33、导滑斜台34、滑动槽35、定位块36、第一顶压块41、第二顶压块42、导滑斜块43、滑动块44、上轮体51、下轮体52、固定销53、传动腔54、顶压台55、定位台56、壳体11、扣合头12、扣合槽1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根据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的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主要包括外壳1、连接杆2、偏心轮、膨胀组件及顶压组件。其中,外壳1可插接于板体内,其用于板体之间的连接;连接杆2设于外壳1内,并可在外壳1内作往返滑动,连接杆2上还设有连接头21,该连接头21与偏心轮相配连接;偏心轮则同样设于外壳1内,并可在外壳1内绕定轴旋转;膨胀组件则设置于外壳1上,并在自内向外的受力下可向外张开;而顶压组件则设于连接杆2上,其与连接杆2为固定连接,并与膨胀组件相配连接。通过内藏于外壳1内的偏心轮转动,推动顶压组件以实现膨胀组件的外张,从而实现连接件在两块板体之间的固定,并杜绝了各个部件在因上述误差的存在而产生影响板体正常连接的情况。该结构还可提高板体连接的稳定性及可靠性,并省去了板体连接件在出厂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包括可插接于板体内的外壳(1)、可在外壳(1)内滑动的连接杆(2)及可在外壳(1)内定轴旋转的偏心轮,连接杆(2)上设有与偏心轮相配连接的连接头(21),外壳(1)上设有可受力外张的膨胀组件,连接杆(2)上设有与膨胀组件相配连接的顶压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包括可插接于板体内的外壳(1)、可在外壳(1)内滑动的连接杆(2)及可在外壳(1)内定轴旋转的偏心轮,连接杆(2)上设有与偏心轮相配连接的连接头(21),外壳(1)上设有可受力外张的膨胀组件,连接杆(2)上设有与膨胀组件相配连接的顶压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组件包括设于外壳(1)侧部的第一膨胀部(31)及设于外壳(1)端部的第二膨胀部(32),第一膨胀部(31)与板体内侧位置相对应,第二膨胀部(32)与另一板体内侧位置相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部(31)和第二膨胀部(32)的外沿均设有可倒扣于板体内侧的扣爪(3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部(31)和第二膨胀部(32)靠近外壳(1)内一侧处设有与顶压组件相配的导滑斜台(34)。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意一条所述一体化智能同步双向锁紧式家具板体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膨胀部(31)靠近外壳(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泰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安帝斯智能家具组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