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锁紧防松装置及航空发动机转子锁紧系统,其中锁紧防松装置包括锁紧螺母(1)、防松环(2)和压紧端盖(3),锁紧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待连接件上,防松环与锁紧螺母相互配合,压紧端盖与锁紧螺母连接,以通过压紧端盖压紧防松环,并使防松环与锁紧螺母相互顶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锁紧防松装置通过压紧端盖与锁紧螺母的连接,可以对防松环与锁紧螺母之间在轴向或周向上的相对运动起到限制作用,因此无需计算锁紧螺母内螺纹的起始点角度,可实现锁紧螺母的任意角度装配,不需要调整锁紧螺母的周向位置,从而不需要调整锁紧螺母的拧紧力矩,在保证整个锁紧防松装置的锁紧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对机加工的精度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锁紧防松装置及航空发动机转子锁紧系统
本技术涉及航空发动机转子件锁紧
,尤其涉及一种锁紧防松装置及航空发动机转子锁紧系统。
技术介绍
锁紧机构或装置,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领域的常见结构,主要用于对转子组件(例如齿轮、轴承等)的轴向压紧,防止转子组件在工作中发生轴向窜动,这是保证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前提。目前,航空发动机机械系统领域的锁紧结构大部分由锁紧螺母和防松装置组成,锁紧螺母通过与传动轴的螺纹配合向转子提供轴向压紧力,防松结构确保锁紧螺母和传动轴之间不发生相对转动。锁紧螺母的防松结构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双耳止动垫圈、卡齿防松垫片等机械防松的形式。如图1和图2所示,为传统的折弯式双耳止动垫圈锁紧结构示意图,首先将轴承101装至齿轮轴102上,再将双耳止动垫圈103装至齿轮轴102上,装配时双耳止动垫圈103的锁片107装入齿轮的卡槽106中,再按规定拧紧力矩将锁紧螺母104拧入齿轮轴102,微调使锁紧螺母104的卡槽105与齿轮轴102的卡槽106对齐,最后用工装将双耳止动垫圈103的锁片107折弯90°至锁紧螺母104的卡槽105内,达到锁紧的目的。此种锁紧螺母防松结构最为常见,结构较为简单,且能达到较好的锁紧防松效果,但也至少存在两个缺点:1、双耳止动垫圈的锁片在折弯后容易出现裂纹,使用寿命短,只能单次使用,这就需要多次加工或采购,成本较高,且锁片折弯处有可能会产生微裂纹,在工作过程中受到振动冲击等影响可能会使裂纹扩展,最终断裂,影响产品可靠性;2、当锁紧螺母按规定力矩装配时,在规定的力矩范围内,有可能出现锁紧螺母的卡槽和齿轮轴的卡槽无法对齐的现象,这就需要调节锁紧螺母的拧紧力矩,从而影响锁紧性能。如图3和图4所示,为另一种常见的传统卡齿防松垫片锁紧结构,锥齿轮轴201上安装有轴承202,当锁紧螺母203按规定拧紧力矩装配至锥齿轮轴201后,齿形防松垫片204的外齿208卡在锁紧螺母203的卡槽206内,齿形防松垫片204的内齿209卡在锥齿轮轴201的卡槽207内,齿形防松垫片204的外侧安装有弹性挡圈205,当锁紧螺母203和锥齿轮轴201有相对运动趋势时,齿形防松垫片204将带动锥齿轮轴201跟随转动,以此达到锁紧的目的。这种锁紧结构虽然解决了折弯式双耳止动垫圈只能单次使用且折弯处在工作中可能产生裂纹影响系统可靠性的缺点,但这种结构锥齿轮轴外螺纹与锁紧螺母内螺纹起始点角度需要通过精确加工保证与测量较难,误差较大;通过理论拧紧力矩推算出的锁紧螺母最终螺纹起点与卡槽之间的角度在实际安装过程中也存在较大误差,这两种误差累积最终会导致内齿和外齿无法同时装入卡槽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传统的锁紧螺母防松结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锁紧和防松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比如折弯式双耳止动垫圈只能单次使用,且折弯处在工作中可能产生微裂纹影响系统的可靠性,而卡齿式防松结构存在因材料、加工、装配等的误差积累导致防松卡齿无法装配到位等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靠性更高的锁紧装置,并且尽可能地降低材料、加工、装配等误差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本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锁紧防松装置及航空发动机转子锁紧系统,以尽可能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锁紧装置由于材料、加工、装配等误差而造成无法装配到位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锁紧防松装置,包括锁紧螺母、防松环和压紧端盖,所述锁紧螺母通过螺纹连接在待连接件上,所述防松环与所述锁紧螺母相互配合,所述压紧端盖与所述锁紧螺母连接,以通过所述压紧端盖压紧所述防松环,并使所述防松环与所述锁紧螺母相互顶紧。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母的内侧设有第一锥面,所述防松环的外侧设有第二锥面,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防松环通过所述第一锥面和所述第二锥面相互接触并压紧。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端盖内侧设有压紧面,所述压紧面与所述防松环的靠近所述压紧端盖的端面相互接触并压紧。进一步地,所述压紧面和所述防松环的靠近所述压紧端盖的端面均为平面。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母内侧设有阻挡面,所述阻挡面与所述防松环的远离所述压紧端盖的端面相互抵顶,以防止所述防松环与所述锁紧螺母之间发生轴向相对运动。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母的最靠近所述压紧端盖的端面与所述压紧端盖之间具有第一间隙。进一步地,所述防松环的靠近所述压紧端盖的一端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压紧端盖相互接触并压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周面为等直径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的轴向长度大于与所述压紧端盖上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周面相互配合的第二凸台的轴向长度。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母的外侧周向面上设有台阶,所述台阶将所述锁紧螺母分为外径较大的第一部分和外径较小的第二部分,所述压紧端盖至少部分地包裹在所述第二部分的外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过渡处形成台阶面,所述压紧端盖的靠近所述锁紧螺母的端面与所述台阶面之间具有第二间隙。进一步地,所述锁紧螺母与所述压紧端盖之间通过螺钉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螺套,所述螺套设置在所述锁紧螺母内,所述螺钉穿过所述压紧端盖并旋入所述螺套内。进一步地,所述压紧端盖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穿设所述螺钉,以实现所述压紧端盖与所述锁紧螺母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防松环的内侧和所述待连接件的外侧中的一个设有防转凸台,所述防松环的内侧和所述待连接件的外侧中的另一个设有卡槽,所述防转凸台与所述卡槽相互配合,以防止所述防松环与所述待连接件之间发生相对转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转子锁紧系统,包括传动轴和上述的锁紧防松装置,所述传动轴作为所述待连接件,所述锁紧防松装置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锁紧防松装置通过压紧端盖与锁紧螺母的连接,可以实现对防松环和锁紧螺母的压紧作用,而且可以对防松环与锁紧螺母之间在轴向或周向上的相对运动起到限制作用,因此防松环与锁紧螺母之间的配合关系可以降低对轴向或周向相对运动的限制要求,即防松环与锁紧螺母之间的配合可以不考虑限制两者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的问题,这样可以分散防松环的配合关系,无需计算锁紧螺母内螺纹的起始点角度,可以实现锁紧螺母的任意角度装配,不需要调整锁紧螺母的周向位置,从而不需要调整锁紧螺母的拧紧力矩,提高了整套装置的装配性及锁紧性,特别适合于拧紧力矩精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同时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需要考虑防止轴向或周向上的相对运动而设置的卡齿防松垫片锁紧结构所带来的由于材料、加工、装配等误差的影响而无法装配到位的问题,在保证整个锁紧防松装置的锁紧性能的同时降低了对机加工的精度要求,提高了机加成品率,降低了机加成本。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锁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双耳止动垫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锁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卡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锁紧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螺母(1)、防松环(2)和压紧端盖(3),所述锁紧螺母(1)通过螺纹连接在待连接件上,所述防松环(2)与所述锁紧螺母(1)相互配合,所述压紧端盖(3)与所述锁紧螺母(1)连接,以通过所述压紧端盖(3)压紧所述防松环(2),并使所述防松环(2)与所述锁紧螺母(1)相互顶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锁紧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锁紧螺母(1)、防松环(2)和压紧端盖(3),所述锁紧螺母(1)通过螺纹连接在待连接件上,所述防松环(2)与所述锁紧螺母(1)相互配合,所述压紧端盖(3)与所述锁紧螺母(1)连接,以通过所述压紧端盖(3)压紧所述防松环(2),并使所述防松环(2)与所述锁紧螺母(1)相互顶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1)的内侧设有第一锥面(11),所述防松环(2)的外侧设有第二锥面(21),所述锁紧螺母(1)与所述防松环(2)通过所述第一锥面(11)和所述第二锥面(21)相互接触并压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端盖(3)内侧设有压紧面(32),所述压紧面(32)与所述防松环(2)的靠近所述压紧端盖(3)的端面相互接触并压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紧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面(32)和所述防松环(2)的靠近所述压紧端盖(3)的端面均为平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紧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1)内侧设有阻挡面,所述阻挡面与所述防松环(2)的远离所述压紧端盖(3)的端面相互抵顶,以防止所述防松环(2)与所述锁紧螺母(1)之间发生轴向相对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螺母(1)的最靠近所述压紧端盖(3)的端面与所述压紧端盖(3)之间具有第一间隙。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紧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环(2)的靠近所述压紧端盖(3)的一端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压紧端盖(3)相互接触并压紧。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紧防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台的外周面为等直径面。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紧防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鹏举,宋玮,章焕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