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468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4 0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瓶盖本体由侧围和顶板构成,侧围与顶板的连接处形成由侧围的上端端部向顶板边缘弯折的弯折段,侧围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内螺纹上设置有若干个贯通内螺纹的上下螺纹段的第一缺口,若干个第一缺口沿内螺纹的周向间隔分布,若干个第一缺口的开口朝向与侧围的轴线方向一致;第一缺口竖向设置;瓶盖本体的内底部设置有凸环,弯折段与凸环组合形成用于嵌设瓶口的密封环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其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方便,密封性更好,成本更低,同时在使用后,能够避免液体在瓶盖内残留,更加卫生,对人们身体健康更加有利。

A beverage bottle cap that reduces liquid resid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
本技术涉及饮料密封
,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
技术介绍
现有的瓶盖一般是由带内螺纹的瓶盖本体构成,瓶盖本体内设有内螺纹,瓶盖本体和瓶口之间通过螺纹紧固连接。为了增加瓶盖本和瓶口的密封性能,往往会在瓶盖的底部装设有用于对瓶口密封的密封圈,然后再将瓶盖连接瓶口上,实现密封。然而,这种瓶盖在与瓶口配合前,需要先要装配密封圈。因此,需要独立设备生产密封圈,还需要设备进行对瓶盖装备密封圈,所以成本较高。另外,人们经常采用瓶盖进行饮用液体,尤其是在给小孩饮用瓶内液体。由于小孩手太小无法拿住瓶体进行饮用瓶内液体,通常的做法是将瓶内的液体倒至瓶盖上给小孩饮用,所以瓶盖会有残留液。饮用后将瓶盖重新配合瓶口上,因为瓶盖与瓶体的瓶口通过螺纹配合在一起,因此瓶盖上残留的液体无法通过瓶盖内的螺纹顺着瓶身流下,瓶盖上的残留的液只能转移到瓶体的瓶口上。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气温等因素的影响下,瓶盖处的残留液和瓶口粘上的残留液极易变质。当人们直接饮用瓶内液体时,人们的嘴与瓶口接触,残留变质的液体会与瓶内的液体一起被人们所饮用,对人们的身体造成损害。严重时,还可能造成腹泻或肚子痛。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其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方便,密封性更好,成本更低,同时在使用后,能够避免液体在瓶盖内残留,更加卫生,对人们身体健康更加有利。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包括有瓶盖本体,所述瓶盖本体由侧围和顶板构成,所述侧围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形成由侧围的上端端部向顶板边缘弯折的弯折段,所述侧围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上设置有若干个贯通所述内螺纹的上下螺纹段的第一缺口,若干个所述第一缺口沿所述内螺纹的周向间隔分布,若干个所述第一缺口的开口朝向均与所述侧围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顶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凸环,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凸环之间形成有用于嵌设瓶身瓶口的密封环槽。优选的,所述侧围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齿,所述顶板的顶面具有磨砂结构。优选的,所述第一缺口为6个。优选的,所述侧围的下端端口内设有供瓶身的瓶口穿过的防盗环,防盗环通过若干筋条与侧围连接,所述防盗环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缺口,所述防盗环内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缺口,所述第二缺口与所述第三缺口在所述防盗环上间隔设置。优选的,所述侧围的外壁对应于所述内螺纹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所述防滑齿为断齿。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效果:本技术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由侧围和顶板构成,侧围与顶板的连接处形成由侧围的上端端部向顶板边缘弯折的弯折段,瓶盖本体的内底部设置有呈凸环,通过弯折段与凸环组合形成用于嵌设瓶口的密封环槽。在使用时,瓶盖本体配合在瓶口上时,瓶口自动嵌入密封环槽内。此时,凸环过盈配合插入瓶口,实现一级密封;弯折段也紧贴瓶口配合处,实现二级密封;通过上述两级密封,使得瓶盖本体和瓶口配合密封更好,结构上更加简单,方便生产和制造。瓶盖本体与瓶口采用螺纹配合,配合方便,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同时,在侧围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第一缺口的内螺纹,若干个第一缺口沿内螺纹的周向间隔分布;且若干个第一缺口开口朝向均与侧围的轴线方向一致;这样当人们用瓶盖饮用液体后,瓶盖配合与瓶口上时,瓶盖上的残留液会通过瓶盖的第一缺口流出,并从瓶体的瓶身流下,减少瓶盖上残留液体转移到瓶口外壁上。避免瓶盖存有残留液体,使得瓶盖比较干燥,不易滋生细菌。当采用再次用瓶盖饮用液体时,避免瓶盖上残留变质的液体一起被人们饮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因此,本技术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其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方便,密封性更好,成本更低,同时在使用后,能够避免液体在瓶盖内残留,更加卫生,对人们身体健康更加有利。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H-H处的剖视图。图中:1-瓶盖本体;11-弯折段;12-内螺纹;13-第一缺口;14-凸环;15-防滑齿;151-断齿;16-防盗环;161-第二缺口;162-第三缺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阐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的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包括有瓶盖本体1,所述瓶盖本体1由侧围和顶板构成,所述侧围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形成由侧围的上端端部向顶板边缘弯折的弯折段11,所述侧围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12,所述内螺纹12上设置有若干个贯通所述内螺纹12的上下螺纹段的第一缺口13,若干个所述第一缺口13沿所述内螺纹12的周向间隔分布,若干个所述第一缺口13的开口朝向与所述侧围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顶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凸环14,所述弯折段11与所述凸环14之间形成有用于嵌设瓶身瓶口的密封环槽。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侧围的外壁上设置有防滑齿15,所述顶板的顶面具有磨砂结构。采用上述结构设置,顶板的顶面具有磨砂结构,当人们手与瓶盖本体1的顶面接触时,手感更加舒服;设置的防滑齿15方便人们在打开瓶盖。当手指与瓶盖接触时,手指与瓶盖不会发生打滑,方便瓶体上旋开瓶盖。上述的这些设置,也使得瓶盖本体1整体更加美观,富有层次感。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缺口13为6个。这里将第一缺口13设置成6个,为本技术最优的选择,这样在保证瓶盖本体1稳固地配合在瓶口上时,还能确保瓶盖本体1上的残留液能够沿着瓶体的瓶身顺畅流下。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保证瓶盖本体1与瓶口配合稳固的同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一缺口13。例如:第一缺口13设置成2个、4个或8个。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侧围的下端端口内设有供瓶身的瓶口穿过的防盗环16,所述防盗环16通过若干筋条与侧围连接,所述防盗环16外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缺口161,所述防盗环16内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三缺口162,所述第二缺口161与所述第三缺口162在所述防盗环16上间隔设置。具体的:若干筋条在所述侧围的下端端口上均匀地分布,这里筋条为常规的撕裂筋(图中未给出)。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瓶盖本体1与瓶口配合时,具有防盗功能。设置的多个第二缺口161和多个第三缺口162,不仅使得瓶盖本体1整体外形更加独特、美观,也可以降低材料应用,降低成本。上述中,所述防盗环16与所述侧围的下端端口形成向由防盗环16到侧围的下端端口半径逐渐缩小的缩口,这样瓶盖本体1更加不易瓶口上脱离,防盗效果更好。本技术中,优选的,所述侧围的外壁对应于所述内螺纹12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的所述防滑齿15为断齿151。通过断齿151,人们可以快速、清楚找到瓶盖本体1上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方便人们能够快速、切准确地配合于瓶口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其结构更加简单,装配方便,密封性更好,成本更低,同时在使用后,能够避免液体在瓶盖内残留,更加卫生,对人们身体健康更加有利。本技术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与现有技术相比,结构上更加简单,瓶盖本体1整体为一体成型,方便制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包括有瓶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本体由侧围和顶板构成,所述侧围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形成由侧围的上端端部向顶板边缘弯折的弯折段,所述侧围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上设置有若干个贯通所述内螺纹的上下螺纹段的第一缺口,若干个所述第一缺口沿所述内螺纹的周向间隔分布,若干个所述第一缺口的开口朝向均与所述侧围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顶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凸环,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凸环之间形成有用于嵌设瓶身瓶口的密封环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包括有瓶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本体由侧围和顶板构成,所述侧围与所述顶板的连接处形成由侧围的上端端部向顶板边缘弯折的弯折段,所述侧围的内壁上设置有内螺纹,所述内螺纹上设置有若干个贯通所述内螺纹的上下螺纹段的第一缺口,若干个所述第一缺口沿所述内螺纹的周向间隔分布,若干个所述第一缺口的开口朝向均与所述侧围的轴线方向一致;所述顶板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凸环,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凸环之间形成有用于嵌设瓶身瓶口的密封环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少液体残留的饮料瓶盖,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的外壁上设置有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宝国张国川方强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达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