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气田送气管道用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管件、直管段、传感器、两个堵头以及两个取压管,两个管件由螺栓连接成一体,管件另一端通与直管段连接,在两个管件的端面上设置有堵头,板体设置在两个堵头之间,板体上开有多个螺旋喷嘴,在堵头一侧开有与管件内部连通的气道,取压管一端与气道连通,取压管另一端与传感器连通,在堵头另一侧内壁上开有与管件内部连通的缓冲槽,喷嘴由依次连接的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减的缩小段、平直段以及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增的扩大段构成。在管件与管件之间、管件与直管段之间均采用法兰连接,大大提高了管件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测量过程中的实用性,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安装拆卸。
With a gas flow measurement device of air 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田送气管道用流量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田开采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气田送气管道用流量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喷嘴流量计最常用的喷嘴形式有标准喷嘴,长颈喷嘴,文丘里喷嘴等,这些节流形式普遍存在如下缺点:测量的重复性、精确度在流量计中一般水平,由于许多的因素影响错综复杂,精度难以提高;现场安装条件要求较高,需要较长的直管段,一般难以满足,压力损失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田送气管道用流量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气田送气管道用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管件、直管段、传感器、两个堵头以及两个取压管,两个带法兰的所述管件相邻的一端端部由螺栓连接成一体,管件另一端通过法兰盘与直管段连接,在两个所述管件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堵头,板体设置在两个堵头之间,板体上开有多个螺旋喷嘴,且在堵头一侧开有与管件内部连通的气道,取压管一端与气道连通,取压管另一端与传感器连通,在堵头另一侧内壁上开有与管件内部连通的缓冲槽,且两个缓冲槽与两个气道相对应且对称分布在板体的两侧;所述喷嘴由依次连接的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减的缩小段、平直段以及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增的扩大段构成,在所述取压管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圆锥段、突起以及第二圆锥段,且所述第一圆锥段的小直径段以及第二圆锥段的小直径段分别于突起的两端连接。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流体由直管段进入到管件中,经过孔板板上的多个螺旋喷嘴进入到另一个管件中,而此时流束在板体前侧形成局部收缩,进而使得流体的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即在板体的前侧与后侧之间产生了压差,流体流量越大,产生的压差越大,此时传感器通过取压管以及气道对板体前后两侧压力的测量,即可计算出流体的流量大小。其中,板体上设置的多个螺旋喷嘴均由依次连接的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减的缩小段、平直段以及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增的扩大段构成,而流体在喷嘴内部通过加速、匀速以及减速三个运动状态后,此时板体前后的流场趋于平衡,避免板体前后两侧出现涡流、振动和信号噪声,大大提高了流场的稳定性;而在管件与管件之间、管件与直管段之间均采用法兰连接,大大提高了管件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测量过程中的实用性,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安装拆卸。而开设在堵头侧壁中的缓冲槽能够将冲击到板体前后两侧上的流体引导开,降低板体前后两侧端面上的冲击力度,降低喷嘴的缩小段以及扩大段上受到的絮流剪切力,实现延长板体使用寿命的目的。其中,流体通过气道进入到与传感器连通的取压管中,即板体前后两侧的压力值通过传感器读出取压管内流体压力值来体现,由于管件内通过喷嘴后的流体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即位于板体后侧的气道以及取压管内的流体同样会出现波动,此时由传感器监测出的差压很容易出现偏差,本专利技术在取压管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圆锥段、突起以及第二圆锥段,流体由下而上流经第二圆锥段的大直径段后有其小直径段流出,使得流体本身速度进一步增大,而流体经过突起时,则在突起形成的圆柱状流通区间内平稳移动,以降低流体波动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流体在由第一圆锥段小直径段流入再由其大直径段流出,降低高速运动的流体对传感器造成严重的冲击,以保证传感器检测的精确度。在所述板体两端端部与堵头的连接处设置有封隔垫。为方便管件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之间的应用,板体通过螺栓以及堵头的配合被夹持在两个管件之间,同时利用L型的封隔垫将板体的两端上分别堵头接触的部分进行密封,实现管件内的完全密封,保证两个取压管在气道内中采集到的数据准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为方便管件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之间的应用,板体通过螺栓以及堵头的配合被夹持在两个管件之间,同时利用封隔垫将板体的两端上分别堵头接触的部分进行密封,实现管件内的完全密封,保证两个取压管在气道内中采集到的数据准确。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管件、2-螺栓、3-板体、4-气道、5-感应器、6-取压管、61-第一圆锥段、62-突起、63-第二圆锥段、7-封隔垫、8-堵头、9-缓冲槽、10-法兰盘、11-直管段。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管件1、直管段11、传感器、两个堵头8以及两个取压管6,两个带法兰的所述管件1相邻的一端端部由螺栓2连接成一体,管件1另一端通过法兰盘10与直管段11连接,在两个所述管件1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堵头8,板体3设置在两个堵头8之间,板体3上开有多个螺旋喷嘴,且在堵头8一侧开有与管件1内部连通的气道4,取压管6一端与气道4连通,取压管6另一端与传感器连通,在堵头8另一侧内壁上开有与管件1内部连通的缓冲槽9,且两个缓冲槽9与两个气道4相对应且对称分布在板体3的两侧;所述喷嘴由依次连接的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减的缩小段、平直段以及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增的扩大段构成,在所述取压管6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圆锥段61、突起62以及第二圆锥段63,且所述第一圆锥段61的小直径段以及第二圆锥段63的小直径段分别于突起62的两端连接。本专利技术使用时,流体由直管段11进入到管件1中,经过孔板板上的多个螺旋喷嘴进入到另一个管件1中,而此时流束在板体3前侧形成局部收缩,进而使得流体的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即在板体3的前侧与后侧之间产生了压差,流体流量越大,产生的压差越大,此时传感器通过取压管6以及气道4对板体3前后两侧压力的测量,即可计算出流体的流量大小。其中,板体3上设置的多个螺旋喷嘴均由依次连接的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减的缩小段、平直段以及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增的扩大段构成,而流体在喷嘴内部通过加速、匀速以及减速三个运动状态后,此时板体3前后的流场趋于平衡,避免板体3前后两侧出现涡流、振动和信号噪声,大大提高了流场的稳定性;而在管件1与管件1之间、管件1与直管段11之间均采用法兰连接,大大提高了管件1在不同类型的传感器测量过程中的实用性,方便工作人员快速安装拆卸。而开设在堵头8侧壁中的缓冲槽9能够将冲击到板体3前后两侧上的流体引导开,降低板体3前后两侧端面上的冲击力度,降低喷嘴的缩小段以及扩大段上受到的絮流剪切力,实现延长板体3使用寿命的目的。其中,流体通过气道4进入到与传感器5连通的取压管6中,即板体3前后两侧的压力值通过传感器5读出取压管6内流体压力值来体现,由于管件1内通过喷嘴后的流体会出现一定幅度的波动,即位于板体3后侧的气道4以及取压管6内的流体同样会出现波动,此时由传感器5监测出的差压很容易出现偏差,本专利技术在取压管6内部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圆锥段61、突起62以及第二圆锥段63,流体由下而上流经第二圆锥段63的大直径段后有其小直径段流出,使得流体本身速度进一步增大,而流体经过突起62时,则在突起62形成的圆柱状流通区间内平稳移动,以降低流体波动所带来的影响,最后流体在由第一圆锥段61小直径段流入再由其大直径段流出,降低高速运动的流体对传感器5造成严重的冲击,以保证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田送气管道用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管件(1)、直管段(11)、传感器(10)、两个堵头(8)以及两个取压管(6),其特征在于:两个带法兰的所述管件(1)相邻的一端端部由螺栓(2)连接成一体,管件(1)另一端通过法兰盘(10)与直管段(11)连接,在两个所述管件(1)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堵头(8),板体(3)设置在两个堵头(8)之间,板体(3)上开有多个螺旋喷嘴,且在堵头(8)一侧开有与管件(1)内部连通的气道(4),取压管(6)一端与气道(4)连通,取压管(6)另一端与传感器(10)连通,在堵头(8)另一侧内壁上开有与管件(1)内部连通的缓冲槽(9),且两个缓冲槽(9)与两个气道(4)相对应且对称分布在板体(3)的两侧;所述喷嘴由依次连接的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减的缩小段、平直段以及内径沿流体流向递增的扩大段构成,在所述取压管(6)内壁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圆锥段(61)、突起(62)以及第二圆锥段(63),且所述第一圆锥段(61)的小直径段以及第二圆锥段(63)的小直径段分别于突起(62)的两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田送气管道用流量检测装置,包括管件(1)、直管段(11)、传感器(10)、两个堵头(8)以及两个取压管(6),其特征在于:两个带法兰的所述管件(1)相邻的一端端部由螺栓(2)连接成一体,管件(1)另一端通过法兰盘(10)与直管段(11)连接,在两个所述管件(1)相对设置的端面上分别设置有堵头(8),板体(3)设置在两个堵头(8)之间,板体(3)上开有多个螺旋喷嘴,且在堵头(8)一侧开有与管件(1)内部连通的气道(4),取压管(6)一端与气道(4)连通,取压管(6)另一端与传感器(10)连通,在堵头(8)另一侧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怡,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瞬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