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的清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8221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锅炉的清洗方法包括了除杂‑冲洗‑碱煮‑冲洗‑酸洗‑酸液顶排及水冲洗‑漂洗‑钝化。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碱煮液与锅炉内壁油污发生反应,彻底清除油污,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碱煮液不含无机磷酸盐,降低排污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酸洗的过程中,利用酸与锅炉内壁的水垢、铜垢以及铁锈发生反应,溶解锅炉及管道内壁的水垢和铁锈,酸洗液中的聚天冬氨酸具有良好的阻垢能力,能够有效阻止钙盐的产生,羟基乙叉二膦酸具有分散作用,能够稳定水中的钙镁离子,缓蚀剂一方面能够有效分散和阻垢,另一方面不向锅炉系统中引入杂质,降低了锅炉清洗的排污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钝化液为有机钝化液,能够与锅炉内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钝化膜,不产生铵离子,避免对锅炉造成氨腐蚀。

A cleaning method for a boiler

Boiler cleaning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the impurity washing alkali cooking acid pickling rinse water washing and rinsing the top row of passivation. The invention uses alkali cooking liquid and the inner wall of boiler oil reacts thoroughly to remove grease, the alkali containing inorganic phosphate, reduce the discharge amount; the invention in the pickling process, the acid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boiler scale, rust and scale copper reaction furnace and pipe wall boiler scale and rust pickling solution of polyaspartic acid has good inhibiting ability,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calcium salt, hydroxyl ethylidene phosphonic acid has two dispersion effect, stable water calcium and magnesium ions, a corrosion inhibitor can effectively disperse and fouling resistance, on the other hand the impurity to the boiler system. Reduce emissions of boiler cleaning; passivation liqui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organic passivation solution, chemical reaction can occur with the formation of the passive film boiler inside, do not produce ammonium ion, avoid to cause the boiler Ammonia corro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炉的清洗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锅炉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锅炉的清洗方法。
技术介绍
日常工业生产中,锅炉用水在使用时不断循环和浓缩,水中的矿物质含量也会不断增加,从而引起炉体壁火管结垢、氧腐蚀。炉体壁火管一旦结生水垢,将大大降低热交换效率,锅炉会加速氧腐蚀,锅炉氧腐蚀的结果使金属表面活化,呈Fe3+、Fe2+状态,而Fe3+、Fe2+、Fe、OH-离子之间的电化学腐蚀更为严重,长此以往,将缩短锅炉使用寿命,危及安全生产。因此,对锅炉的炉体壁火管必须定期进行处理。常见的垢的种类有碳酸盐水垢、硫酸盐水垢、硅酸盐水垢、混合水垢、氧化铁垢、炭黑、碳化物及油垢等。锅炉的化学清洗是使锅炉受热内表面清洁、防止受热内表面因腐蚀和结垢引起事故的必要措施,同时也是提高锅炉热效率、改善机组水汽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清除新建锅炉在轧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高温氧化轧皮以及在存放、运输、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腐蚀产物、焊渣和泥砂等污物,保证机组启动后水汽品质尽快合格;目前针对锅炉的清洗手段不一,效果欠佳,由于清洗过程中大量使用无机磷酸盐如磷酸三钠,清洗的排污量大,使用氨水来调节pH导致在不同温度下,氨水的溶解度发生变化,出现局部pH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锅炉的清洗方法,该方法清洗效率高,不使用无机磷酸盐,降低排污量,不使用氨水,避免导致不同部位pH差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锅炉的清洗方法。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锅炉的清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除杂:先清理锅炉中的杂物;(2)冲洗:先用除盐水冲洗锅炉汽包、下降管、省煤器、水冷壁、下联箱以及连接管道,将其中的杂物冲洗干净,冲洗至出口水透明澄清,然后保持锅炉密封,提高压力至锅炉工作压力的1.25-1.3倍,检查锅炉密封性能;(3)碱煮:配制碱煮液,对冲洗过的锅炉进行碱煮,其中所述碱煮液包括Na2CO30.2-0.4%、NaHCO30.2-0.6%、十六胺0.5-1%、润湿剂0.02-0.05%、余量为水,将碱煮液加入到锅炉中,当汽包中水位至2/5-1/2位置时,停止加碱煮液,密封进行加热升温,当锅炉中的压力达到0.1-0.15MPa后关闭空气门,进行下面三步的煮炉工作:①升压到0.4-0.5Mpa压拧紧入孔门螺栓;②升压到1/2锅炉工作压力,保持36-48小时,中间对下联箱各排污门逐个排污2-3次,阀门全开保持30-60s;③补充软化水并对锅炉进行底部排污和表面排污,换水至锅炉水的总碱度保持在10-12mmol/L,碱煮结束;在碱煮期间,每2-3h分析一次总碱度浓度,当总碱度低于45mmol/L时补充碱煮液,保持碱煮液的总碱度不低于45mmol/L;(4)冲洗:利用除盐水对步骤(3)碱洗过的锅炉进行冲洗,冲洗至出口水透明澄清,无颗粒沉淀;(5)酸洗:对步骤(4)冲洗过的锅炉进行酸洗,配制酸洗液,所述酸洗液包括HCl4-8%,聚天冬氨酸0.2-0.5%,羟基乙叉二膦酸0.3-0.6%,缓蚀剂0.3-0.8%,消泡剂0.01-0.02%,还原剂0.01-0.0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酸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①向锅炉内加入保护液,所述保护液为水合肼溶液,所述水合肼溶液的浓度为200-300mg/L;②升高锅炉压力至工作压力的1.25-1.3倍,检查锅炉的密封性能;③向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中投入蒸汽,升温至48-52℃,所述第一回路为:汽包→下降管→下联箱→水冷壁→汽包,所述第二回路为:汽包→省煤器→汽包;④投放蒸汽到清洗箱中,按照第三回路循环加热升温锅炉中的水,待循环回路中水温达到50-55℃时,关闭清洗箱中的混合加热,调节清洗箱和汽包至最低运行水位,所述第三回路为:清洗箱→省煤器→下联箱→水冷壁→汽包→清洗箱;在清洗箱中加入酸洗剂,调节清洗箱中的表面加热,控制清洗液温度在50-55℃,控制汽包水位在±100mm,清洗5-6小时后监视管检查,当监视管被清洗干净,且铁离子浓度变化范围在±100mg/L之间,酸度变化范围在±0.1%之间,再循环1-1.5h后结束酸洗;(6)酸液顶排及水冲洗:酸洗结束后,用除盐水将清洗液顶排至中和池,然后用除盐水冲洗至出口水质澄清透明,无细小颗粒,且Fe2+和Fe3+总浓度<50mg/l,pH>4.5;(7)漂洗:酸液顶排及水冲洗结束后,投放辅助蒸汽至清洗箱加热,按第三回路循环加热炉水升温至45-50℃,在清洗箱中加入柠檬酸,所述柠檬酸的浓度为0.3-0.4%,并加入有机胺调节炉水pH为3.5-4,在73-75℃的温度下循环漂洗2-2.5h;(8)钝化:向清洗箱内加入钝化液,所述钝化液为:丙酮肟0.4-0.6%,双氧水0.3-0.5%,三聚氰胺0.5-0.8%,聚丙烯酰胺0.1-0.2%,乙二胺0.5-1%,余量为水,加热至40-45℃,在第三回路中循环钝化5.5-6.5h,待锅炉内壁上形成一层钝化膜之后,停止钝化,放出钝化液,即完成所述锅炉清洗。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锅炉的清洗方法包括了除杂-冲洗-碱煮-冲洗-酸洗-酸液顶排及水冲洗-漂洗-钝化,首先将锅炉系统中的较大的杂质清除,然后利用除盐水冲洗至出口水澄清透明,将锅炉内壁表面粘附的铁锈清除;然后加入碱煮液在一定的条件下碱煮,利用碱煮液与锅炉内壁油污发生反应,彻底清除油污,本专利技术的碱煮液不含无机磷酸盐,降低排污量;然后冲洗干净;下一步进行酸洗,在酸洗的过程中,本专利技术利用酸洗液按照两个回路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酸洗,利用酸与锅炉内壁的水垢、铜垢以及铁锈发生反应,溶解锅炉及管道内壁的水垢和铁锈,在酸洗之前先使用水合肼对锅炉系统进行处理,脱除水中的溶解氧气和二氧化碳,防止铁垢和铜垢的形成,酸洗液中的聚天冬氨酸具有良好的阻垢能力,能够有效阻止钙盐的产生,羟基乙叉二膦酸具有分散作用,能够稳定水中的钙镁离子,缓蚀剂一方面能够有效分散和阻垢,另一方面不向锅炉系统中引入杂质,降低了锅炉清洗的排污量;酸洗过后用除盐水清除锅炉系统;然后对锅炉进行漂洗,利用柠檬酸和有机胺对锅炉系统进行漂洗,利用柠檬酸的络合能力去除锅炉系统中的铁离子以及水冲洗可能在金属表面产生的铁锈,为下一步创造条件,有机胺的加入能够稳定调节锅炉水的pH;锅炉经过清理之后,内壁的金属活跃,容易被二次腐蚀,因此下一步对其进行钝化处理,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钝化液为有机钝化液,能够与锅炉内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钝化膜,同时,不产生铵离子,避免对锅炉造成氨腐蚀,降低排污量。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锅炉的清洗方法,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污水处理,所述污水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收集锅炉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优选地,向污水中加入活性炭,调节pH至6-9;(2)对步骤(1)中的中性污水进行杀菌,絮凝沉淀除去其中的杂质和废铁;(3)将得到的上清液进行纳滤除盐处理,得到处理水。锅炉清洗过程中会产生不能直接排放的污水,为了避免污水污染环境,本专利技术对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首先加入活性炭物理吸附,清除其中的颗粒物质,然后调节污水的pH,然后杀菌、絮凝、沉淀,进一步清除污水中的污染物质,然后对上清液进行纳滤除盐处理,最终得到达标排放的处理水。根据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锅炉的清洗方法,优选地,所述除盐水的电导率小于100μs/cm。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炉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除杂:清理锅炉中的杂物;(2)冲洗:用除盐水冲洗锅炉汽包、下降管、省煤器、水冷壁、下联箱以及连接管道,将其中的杂物冲洗干净,冲洗至出口水透明澄清,然后保持锅炉密封,提高压力至锅炉工作压力的1.25‑1.3倍,检查锅炉密封性能;(3)碱煮:配制碱煮液,对冲洗过的锅炉进行碱煮,其中所述碱煮液包括Na2CO3 0.2‑0.4%、NaHCO3 0.2‑0.6%、十六胺0.5‑1%、润湿剂0.02‑0.05%、余量为水,将碱煮液加入到锅炉中,当汽包中水位至2/5‑1/2位置时,停止加碱煮液,密封进行加热升温,当锅炉中的压力达到0.1‑0.15MPa后关闭空气门,进行下面三步的煮炉工作:①升压到0.4‑0.5Mpa压拧紧入孔门螺栓;②升压到1/2锅炉工作压力,保持36‑48小时,中间对下联箱各排污门逐个排污2‑3次,阀门全开保持30‑60s;③补充软化水并对锅炉进行底部排污和表面排污,换水至锅炉水的总碱度保持在10‑12mmol/L,碱煮结束;在碱煮期间,每2‑3h分析一次总碱度浓度,当总碱度低于45mmol/L时补充碱煮液,保持碱煮液的总碱度不低于45mmol/L;(4)冲洗:利用除盐水对步骤(3)碱洗过的锅炉进行冲洗,冲洗至出口水透明澄清,无颗粒沉淀;(5)酸洗:对步骤(4)冲洗过的锅炉进行酸洗,配制酸洗液,所述酸洗液包括HCl 4‑8%,聚天冬氨酸0.2‑0.5%,羟基乙叉二膦酸0.3‑0.6%,缓蚀剂0.3‑0.8%,消泡剂0.01‑0.02%,还原剂0.01‑0.0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酸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①向锅炉内加入保护液,所述保护液为水合肼溶液,所述水合肼溶液的浓度为200‑300mg/L;②升高锅炉压力至工作压力的1.25‑1.3倍,检查锅炉的密封性能;③向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中投入蒸汽,升温至48‑52℃,所述第一回路为:汽包→下降管→下联箱→水冷壁→汽包,所述第二回路为:汽包→省煤器→汽包;④投放蒸汽到清洗箱中,按照第三回路循环加热升温锅炉中的水,待循环回路中水温达到50‑55℃时,关闭清洗箱中的混合加热,调节清洗箱和汽包至最低运行水位,所述第三回路为:清洗箱→省煤器→下联箱→水冷壁→汽包→清洗箱;在清洗箱中加入酸洗剂,调节清洗箱中的表面加热,控制清洗液温度在50‑55℃,控制汽包水位在±100mm,清洗5‑6小时后监视管检查,当监视管被清洗干净,且铁离子浓度变化范围在±100mg/L之间,酸度变化范围在±0.1%之间,再循环1‑1.5h后结束酸洗;(6)酸液顶排及水冲洗:酸洗结束后,用除盐水将清洗液顶排至中和池,然后用除盐水冲洗至出口水质澄清透明,无细小颗粒,且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炉清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除杂:清理锅炉中的杂物;(2)冲洗:用除盐水冲洗锅炉汽包、下降管、省煤器、水冷壁、下联箱以及连接管道,将其中的杂物冲洗干净,冲洗至出口水透明澄清,然后保持锅炉密封,提高压力至锅炉工作压力的1.25-1.3倍,检查锅炉密封性能;(3)碱煮:配制碱煮液,对冲洗过的锅炉进行碱煮,其中所述碱煮液包括Na2CO30.2-0.4%、NaHCO30.2-0.6%、十六胺0.5-1%、润湿剂0.02-0.05%、余量为水,将碱煮液加入到锅炉中,当汽包中水位至2/5-1/2位置时,停止加碱煮液,密封进行加热升温,当锅炉中的压力达到0.1-0.15MPa后关闭空气门,进行下面三步的煮炉工作:①升压到0.4-0.5Mpa压拧紧入孔门螺栓;②升压到1/2锅炉工作压力,保持36-48小时,中间对下联箱各排污门逐个排污2-3次,阀门全开保持30-60s;③补充软化水并对锅炉进行底部排污和表面排污,换水至锅炉水的总碱度保持在10-12mmol/L,碱煮结束;在碱煮期间,每2-3h分析一次总碱度浓度,当总碱度低于45mmol/L时补充碱煮液,保持碱煮液的总碱度不低于45mmol/L;(4)冲洗:利用除盐水对步骤(3)碱洗过的锅炉进行冲洗,冲洗至出口水透明澄清,无颗粒沉淀;(5)酸洗:对步骤(4)冲洗过的锅炉进行酸洗,配制酸洗液,所述酸洗液包括HCl4-8%,聚天冬氨酸0.2-0.5%,羟基乙叉二膦酸0.3-0.6%,缓蚀剂0.3-0.8%,消泡剂0.01-0.02%,还原剂0.01-0.02%,余量为水,其中所述酸洗过程包括以下步骤:①向锅炉内加入保护液,所述保护液为水合肼溶液,所述水合肼溶液的浓度为200-300mg/L;②升高锅炉压力至工作压力的1.25-1.3倍,检查锅炉的密封性能;③向第一回路和第二回路中投入蒸汽,升温至48-52℃,所述第一回路为:汽包→下降管→下联箱→水冷壁→汽包,所述第二回路为:汽包→省煤器→汽包;④投放蒸汽到清洗箱中,按照第三回路循环加热升温锅炉中的水,待循环回路中水温达到50-55℃时,关闭清洗箱中的混合加热,调节清洗箱和汽包至最低运行水位,所述第三回路为:清洗箱→省煤器→下联箱→水冷壁→汽包→清洗箱;在清洗箱中加入酸洗剂,调节清洗箱中的表面加热,控制清洗液温度在50-55℃,控制汽包水位在±100mm,清洗5-6小时后监视管检查,当监视管被清洗干净,且铁离子浓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贤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金润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