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友存专利>正文

一种飞燕式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81724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轮,特别涉及一种飞燕式磨轮。包括圆盘基体及沿周向设置于所述圆盘基体的圆盘基体外圆周上的多个飞燕齿,所述飞燕齿为飞燕式结构,且相邻两个所述飞燕齿之间设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为V型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磨轮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磨削效果。

A flying swallow type grinding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grinding wheel, in particular to a flying swallow type grinding wheel. Including the disc substrate and a plurality of circumferentially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disk substrate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swallow tooth on the disc matrix on the tooth to swallow, swallow type structure, the chip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wing and the two adjacent teeth, the chip is V typ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is convenient to use, greatly improve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grinding wheel and improves the grinding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燕式磨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磨轮,特别涉及一种飞燕式磨轮。
技术介绍
磨轮是磨具中用量最大、使用面最广的一种,使用时高速旋转,可对金属或非金属工件的外圆、内圆、平面和各种型面等进行粗磨、半精磨和精磨以及开槽和切断等。但目前磨轮存在以下问题,尤其当工件的表面留有焊渣等杂物时,硬度较高,直接使用磨轮的磨削面不方便,排屑困难,阻力大及稳定性差,这样大大减少了磨轮的使用寿命,同时磨削效果也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燕式磨轮,以解决现有磨轮的排屑困难,阻力大及稳定性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飞燕式磨轮,包括圆盘基体及沿周向设置于所述圆盘基体的圆盘基体外圆周上的多个飞燕齿,所述飞燕齿为飞燕式结构,且相邻两个所述飞燕齿之间设有排屑槽。所述排屑槽为V型结构。所述飞燕齿包括内角I、内角II、内幅及外幅,其中内角II设于内角I的外侧、且内角I和内角II的开口两端相对应侧分别通过内幅和外幅连接,形成所述飞燕式结构,所述内幅与所述圆盘基体外圆周连接。所述内角I和内角II的顶点均位于齿中部圆周上,所述齿中部圆周与圆盘基体外圆周同圆心。所述内角I和内角II的大小不相等。所述内角I为10°-170°。所述内角II为10°-170°。多个所述飞燕齿的外幅均位于磨轮外圆周上,所述磨轮外圆周与所述圆盘基体外圆周同圆心。所述外幅的长度大于内幅的长度。所述外幅与所述内角I的外侧边的夹角为磨削斜角,所述磨削斜角为锐角。本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飞燕式磨轮,圆盘基体的周边上设有若干个飞燕齿,若干个飞燕齿沿同一圆周方向排布,相邻两个飞燕齿之间的排屑槽加长,有利于排屑,提高磨削效率;磨削斜角减少了阻力,有利于平稳切磨;本技术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磨轮的使用寿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工件的表面留有焊渣等杂物时,硬度较高,直接使用磨轮的磨削面不方便,大大减少了磨轮的使用寿命,同时磨削效果也不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飞燕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中:1为圆盘基体,2为飞燕齿,21为内幅,22为外幅,23为磨削斜角,3为圆盘基体外圆周,4为齿中部圆周,5为磨轮外圆周,6为排屑槽,α为内角I,β为内角II。具体实施方式现有的磨轮存在以下问题,尤其当工件的表面留有焊渣等杂物时,硬度较高,直接使用磨轮的磨削面不方便,排屑困难,阻力大及稳定性差,这样大大减少了磨轮的使用寿命,同时磨削效果也不好。本技术针对现有磨轮磨削面不方便,排屑困难,阻力大及稳定性差等问题,本技术在圆盘基体的周边上设有若干个飞燕齿,若干个飞燕齿沿同一圆周方向排布,相邻两个飞燕齿之间的排屑槽加长,有利于排屑,提高磨削效率;磨削斜角减少了阻力,有利于平稳切磨;本技术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磨轮的使用寿命,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工件的表面留有焊渣等杂物时,硬度较高,直接使用磨轮的磨削面不方便,大大减少了磨轮的使用寿命,同时磨削效果也不好的问题。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飞燕式磨轮,包括圆盘基体1及沿周向设置于圆盘基体1的圆盘基体外圆周3上的多个飞燕齿2,飞燕齿2为飞燕式结构,且相邻两个飞燕齿2之间设有排屑槽6。所述排屑槽6为V型结构,使排屑槽6加长,有利于排屑,提高磨削效率。如图2所示,所述飞燕齿2包括内角Iα、内角IIβ、内幅21及外幅22,其中内角IIβ设于内角Iα的外侧、且内角Iα和内角IIβ的开口两端相对应侧分别通过内幅21和外幅22连接,形成的所述飞燕式结构,内幅21与圆盘基体外圆周3连接。多个飞燕齿2均沿同一圆周方向排布、且等间距,即相邻两个飞燕齿2之间的排屑槽6的宽度相等。如图3所示,进一步地,内角Iα和内角IIβ的大小不相等,内角Iα和内角IIβ的顶点均位于与圆盘基体外圆周3同心的齿中部圆周4上。多个飞燕齿2的外幅22均位于磨轮外圆周5上,齿中部圆周4位于磨轮外圆周5和圆盘基体外圆周3的中间,且圆盘基体外圆周3、齿中部圆周4及磨轮外圆周5同圆心。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内角Iα为10°-170°,内角IIβ为10°-170°。外幅22的长度大于内幅21的长度。外幅22与内角Iα的外侧边的夹角为磨削斜角23,磨削斜角23为锐角。磨削斜角23减少了磨削阻力,有利于平稳切磨。本技术通过在圆盘基体上设置飞燕齿结构,使排屑槽加长,有利于排屑,提高磨削效率;磨削斜角减少了阻力,有利于平稳切磨;本技术提高了磨轮的锋利度,使用方便,大大提高了磨轮的使用寿命,降低成本;同时减少磨削崩边,提高产品质量,产品通用性好。本技术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当工件的表面留有焊渣等杂物时,硬度较高,直接使用磨轮的磨削面不方便,大大减少了磨轮的使用寿命,同时磨削效果也不好的问题。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扩展等,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飞燕式磨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燕式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基体(1)及沿周向设置于所述圆盘基体(1)的圆盘基体外圆周(3)上的多个飞燕齿(2),所述飞燕齿(2)为飞燕式结构,且相邻两个所述飞燕齿(2)之间设有排屑槽(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燕式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盘基体(1)及沿周向设置于所述圆盘基体(1)的圆盘基体外圆周(3)上的多个飞燕齿(2),所述飞燕齿(2)为飞燕式结构,且相邻两个所述飞燕齿(2)之间设有排屑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燕式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屑槽(6)为V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燕式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燕齿(2)包括内角I(α)、内角II(β)、内幅(21)及外幅(22),其中内角II(β)设于内角I(α)的外侧、且内角I(α)和内角II(β)的开口两端相对应侧分别通过内幅(21)和外幅(22)连接,形成所述飞燕式结构,所述内幅(21)与所述圆盘基体外圆周(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燕式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角I(α)和内角II(β)的顶点均位于齿中部圆周(4)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友存胡维宇
申请(专利权)人:何友存胡维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