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腿部力量练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721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3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腿部力量练习器,包括支撑部分和活动部分,其中: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底座、立柱和座椅,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两条平行的导轨,所述两导轨上均安装有第一铰支座和第二铰支座;所述活动部分包括两组气缸、活动杆和踏板,所述气缸缸体的底端与第一铰支座相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杆相铰接;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第二铰支座相铰接,活动杆的顶端设有踏板,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与活动杆的顶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达到腿部肌群力量练习的同时,双腿交替性的练习方式更贴近下肢动作形式,有助于身体协调性的加强,且踏板在纵向和横向具有活动性,有助于增加踝关节控制能力的练习,通过练习可以降低练习者踝关节容易扭伤的风险。

A leg strength train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腿部力量练习器
本技术属于健身器械
,涉及一种用于锻炼腿部肌群力量及踝关节力量的练习器。
技术介绍
下肢力量是人体完成日常活动和体育运动最重要的基础力量,常常作为健康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提高下肢力量有助于提升运动能力、达到健康生活的目的。目前下肢力量的练习方法多关注于大肌肉群的绝对力量以及双腿同时发力的爆发性力量练习,忽视了人体日常最需要的双腿交替往复运动的力量练习,更未注意到人体远端踝关节力量的重要性。踝关节作为下肢末端支撑关节,在运动时承担发力、变相支撑等多种作用,对下肢运动的贡献率很高,但同时扭伤几率也很高,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练习可有效提高踝关节稳定性、降低踝关节扭伤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人体下肢运动能力。目前市面上有关下肢力量训练的器材多为双脚同时抗衡外加负荷,在练习下肢力量时未兼顾到下肢动作的协调性,以及踝关节力量和其稳定性的练习。基于对双腿交替性动作能力及踝关节稳定性能力练习的考虑,本技术试图开发一种新型的腿部力量练习器材,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双向负荷加载功能且能兼具踝关节稳定性练习的腿部力量练习器。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腿部力量练习器,包括支撑部分和活动部分,其中: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底座、立柱和座椅,所述立柱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座椅与立柱相固定,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两条平行的导轨,所述两导轨上均安装有第一铰支座和第二铰支座,且第二铰支座位于第一铰支座的前端;所述活动部分包括气缸、活动杆和踏板,所述气缸、活动杆和踏板为两组并分别与两条导轨相对应;其中,所述气缸的缸体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气缸缸体的底端与第一铰支座相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杆相铰接;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第二铰支座相铰接,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与活动杆的顶端活动连接、踏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脚部的脚带。进一步地,所述气缸为双作用气液阻尼气缸。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杆顶端的端面设有两排呈十字形排布的螺孔,两排螺孔分别与踏板的纵轴和横轴相对应,所述螺孔处通过螺钉固定有轴杆,且所述轴杆与其中的一排螺孔相固定;所述踏板的下表面沿其纵轴和横轴位置处分别设有与轴杆相适配的纵向槽和横向槽,所述踏板通过纵向槽或横向槽安装于轴杆上并可沿轴杆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槽和横向槽开口处的宽度小于纵向槽和横向槽的直径。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沿水平方向等距地设有若干铰支座安装孔,所述第一铰支座和第二铰支座通过螺钉与铰支座安装孔相固定。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沿竖直方向等距地设有若干座椅安装孔,所述座椅通过螺钉与座椅安装孔相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座椅的两侧设有扶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达到腿部肌群力量练习的同时,双腿交替性的练习方式更贴近下肢动作形式,有助于身体协调性的加强;2)踏板在纵向和横向具有活动性,有助于增加踝关节控制能力的练习,通过练习可以降低练习者踝关节容易扭伤的风险;3)座椅的高度以及座椅与踏板之间的距离均可以灵活调整,适宜于不同人群的练习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踏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活动杆和轴杆的装配关系图;图中,1-底座,2-立柱,3-座椅,4-扶手,5-座椅安装孔,6-导轨,7-铰支座安装孔,8-第一铰支座,9-第二铰支座,10-气缸,101-缸体,102-活塞杆,11-活动杆,12-踏板,13-螺孔,14-轴杆,15-纵向槽,16-横向槽,17-脚带,18-螺钉。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腿部力量练习器,包括支撑部分和活动部分,其中: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底座1、立柱2和座椅3,立柱2固定于底座1上,立柱2上沿竖直方向等距地设有若干座椅安装孔5,座椅3通过螺钉18与座椅安装孔5相固定,使用者可选择不同高度位置的座椅安装孔5将座椅3进行固定,以此实现座椅高度的调节。为方便使用者用手固定身体,座椅3的两侧还设有扶手4。底座1的前端设有两条平行的导轨6,两导轨6上沿水平方向等距地设有若干铰支座安装孔7,并且两导轨6都安装有第一铰支座8和第二铰支座9,且第一铰支座8和第二铰支座9通过螺钉18与铰支座安装孔7相固定,第二铰支座9位于第一铰支座8的前端;使用者可根据情况将第一铰支座8与第二铰支座9与不同的铰支座安装孔7进行固定,以实现第一铰支座8和第二铰支座9的位置调节;所述活动部分包括气缸10、活动杆11和踏板12,气缸10、活动杆11和踏板12为两组并分别与两条导轨相对应;其中,气缸10采用现有的由气动工作缸和油液阻尼缸串联而成的双作用气液阻尼气缸,且气动工作缸部分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气缸10的缸体101的底端与第一铰支座8相铰接,气缸10的活塞杆102与活动杆11相铰接;活动杆11的底端与第二铰支座9相铰接。如图3所示,活动杆11顶端的端面设有两排呈十字形排布的螺孔13,每排螺孔为两个,两排螺孔分别与踏板12的纵轴和横轴相对应,螺孔13处通过螺钉18固定有轴杆14,且轴杆14与其中的一排螺孔相固定。如图2所示,踏板12的下表面沿其纵轴和横轴位置处分别设有与轴杆14相适配的纵向槽15和横向槽16,踏板12通过纵向槽15或横向槽16安装于轴杆14上并可沿轴杆14进行转动;踏板12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脚部的脚带17。为避免轴杆14从纵向槽15或横向槽16中脱出,纵向槽15和横向槽16开口处的宽度小于纵向槽15和横向槽16的直径,也即小于轴杆14的直径。为便于安装,本技术的踏板12由橡胶制成。本技术中,踏板12的纵向槽15和横向槽16及轴杆14的设置,可使踏板12能够沿其纵轴或横轴进行转动,从而满足踝关节控制能力的练习,使用者可根据需求选择将轴杆14固定在踏板12的纵轴位置或横轴位置。双作用气液阻尼气缸在活塞杆伸出和缩回过程中都需要外力的施加,如此,使用者在伸腿和蜷腿的过程中都需要对抗外加负荷,从而达到往复双向负荷加载的功能,更好满足腿部力量练习。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使用前,使用者可根据自己的身高和腿长情况调整座椅3的高度及第一铰支座8和第二铰支座9的位置。调整好后,使用者坐于座椅3上,两手握于扶手4上进行固定,两脚分别踩在踏板12上并用脚带17进行固定,然后进行往复的伸腿和蜷腿运动,在此过程中,活动杆11带动气缸10的活塞杆102进行往复伸缩,双作用气液阻尼气缸的采用会在活塞杆102伸缩过程中同时提供运动阻力,以此增强腿部力量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由于踏板12会沿其纵轴或横轴做转动,使用者必须很好的控制脚踝用力,从而达到练习脚踝控制力的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腿部力量练习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腿部力量练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分和活动部分,其中: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底座、立柱和座椅,所述立柱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座椅与立柱相固定,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两条平行的导轨,所述两导轨上均安装有第一铰支座和第二铰支座,且第二铰支座位于第一铰支座的前端;所述活动部分包括气缸、活动杆和踏板,所述气缸、活动杆和踏板为两组并分别与两条导轨相对应;其中,所述气缸的缸体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气缸缸体的底端与第一铰支座相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杆相铰接;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第二铰支座相铰接,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与活动杆的顶端活动连接、踏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脚部的脚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腿部力量练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分和活动部分,其中:所述支撑部分包括底座、立柱和座椅,所述立柱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座椅与立柱相固定,所述底座的前端设有两条平行的导轨,所述两导轨上均安装有第一铰支座和第二铰支座,且第二铰支座位于第一铰支座的前端;所述活动部分包括气缸、活动杆和踏板,所述气缸、活动杆和踏板为两组并分别与两条导轨相对应;其中,所述气缸的缸体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气缸缸体的底端与第一铰支座相铰接,气缸的活塞杆与活动杆相铰接;所述活动杆的底端与第二铰支座相铰接,所述踏板的下表面与活动杆的顶端活动连接、踏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固定脚部的脚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力量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为双作用气液阻尼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腿部力量练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顶端的端面设有两排呈十字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莹高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体育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