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牛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73603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2 18:10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属于牲畜养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肉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牛舍建造:以20‑30头牛为单位建造牛舍,牛舍中每头牛有独立房间(2)、肉牛喂食:每日安排工作人员三次定时的给牛投递食物,(3)、肉牛放养:每天1‑3次,每次0.5‑1.5小时对牛进行放养;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提供一种科学健康的养殖肉牛的方法,保证牛的健康成长,防止牛脖子处脂肪堆积,提高牛肉的口感和质量。

Method of beef cattle breeding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livestock, particularly discloses a cattle breeding metho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built in 20 barn: 30 units built for cow barn, cowshed in every cow has independent room (2), beef cattle feeding: daily arrange staff regularly three times to deliver cattle food (3), beef cattle stocking: 3 times a day 1, every 1.5 hours on the 0.5 stocke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cientific method of healthy cattle breeding,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cattle, cattle neck to prevent the accumulation of fat, improve the taste and quality of bee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肉牛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牲畜养殖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肉牛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牛肉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营养全面,在肉食消费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随着养牛业的壮大,饲养方式规模化、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目前的养牛场实施密集化养殖,牛在生长过程中被局限于牛舍内,缺乏活动,导致产出的牛肉口感降低,且牛舍内空气流通不畅、卫生条件差,容易引发疾病,不利于牛的健康成长。而且,目前在饲养牛时,饲养者通常将饲料或者草料投递在牛舍的地面,牛只能低头进食,导致牛脖子处的肌肉长期是松弛状态,没有紧绷,使得牛出栏时,牛脖子处的肉堆积大量的脂肪,该处的肉质很差,而且口感不佳,影响整个牛肉的质量。牛舍内潮湿且有相对较多的细菌,因此牛的蹄子因为长期与牛舍的地面接触,十分容易烂蹄,牛的脚蹄溃烂后,牛在运动是便会感觉疼痛,使得牛不愿意走动,运动量缩小,影响牛对食物的消化,影响牛健康生长,导致牛的肉质变异,肥肉和脂肪增多,精肉减少,影响肉质口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肉牛养殖方法,科学健康的养殖,保证牛的健康成长,防止牛脖子处脂肪堆积,提高牛肉的口感和质量。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肉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牛舍建造:以20-30头牛为单位建造牛舍,牛舍中每头牛有独立房间,房间中设有饲料槽,该饲料槽的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牛背部到地面的距离,房间的墙壁安装有镜面,牛舍顶部设置红色灯泡;(2)、肉牛喂食:每日安排工作人员三次定时的给牛投递食物,食物投递到步骤(1)当中的饲料槽中,每次投递的饲料或者草料中可加入石粒,每千克饲料中配0.1-0.9mg石粒;(3)、肉牛放养:每天1-3次,每次0.5-1.5小时对牛进行放养,将牛驱赶到草场,驱赶之前先打开步骤(1)中的红色灯泡,对牛舍进行照射,照射时间为5-15分钟;每次牛外出牛舍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对在牛舍的地面撒石灰粉,每平方米撒石灰50-100g;牛放养归来时,先用黑布在包裹牛的眼睛20分钟,随后让牛进入牛舍休息。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效果在于:牛舍中每头牛有独立房间,房间中设有饲料槽,该饲料槽的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牛背部到地面的距离,饲料投入进饲料槽之后,牛在进食时,不能低头进食,需要将头抬起并且高于牛背的高度,牛才能进食,使得牛脖子的肌肉能够紧绷,防止脂肪堆积,提升牛脖子处的肉质;而且牛抬头进食,可以便于食物在牛的肠道中移动,便于消化,加快牛的生长。房间的墙壁安装有镜面,牛在房间中面对镜子能够察觉到时同类,缓解牛被关在牛舍房间中的紧张情绪,有助于牛的快速成长。每日安排工作人员三次定时的给牛投递食物,食物投递到步骤(1)当中的饲料槽中,每次投递的饲料或者草料中可加入石粒,每千克饲料中配0.1-0.9mg石粒,微小的石粒进入牛的肠胃后,能够帮助牛的胃肠蠕动,便于消化食物。每天1-3次,每次0.5-1.5小时对牛进行放养,将牛驱赶到草场,驱赶之前先打开步骤(1)中的红色灯泡,对牛舍进行照射,照射时间为5-15分钟;红色的灯光会刺激牛,使牛兴奋,牛有想要奔跑的冲动,牛进入草场后便会积极的运动;而且牛自由的取食草场中的青草,在牛取食青草时,青草随风摆动,而牛在进食青草时也会随草扭动身体或者移动脚步,进而增加了牛的运动量,使得牛的肉质口感良好。每次牛外出牛舍后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对在牛舍的地面撒石灰粉,牛回牛舍后石灰会附着在牛的蹄子上,当牛进入牛舍,牛蹄子上的石灰会保护牛的蹄子不会病菌感染,而且石灰具备干燥吸水的功能,可以保证牛的蹄子处相对干燥,避免了牛的蹄子出现溃烂的现象。牛放养归来时,先用黑布在包裹牛的眼睛20分钟,随后让牛进入牛舍休息。黑布裹住牛眼,牛会快速的从放养的兴奋状态安静下来,保证牛进入牛舍后能够快速的休息,有利于牛的生长发育。进一步的:肉牛放养过程中,向草场中投放背部为红色的蝴蝶,向草场中按每平方米5-15只的量投放蝴蝶,牛被蝴蝶身上的颜色吸引,进而追逐蝴蝶,进一步的增加了牛的运动量,保证牛能够健康的生长,使得牛的肉质口感良好。进一步的:石粒粒径0.01mm-0.03mm,便于牛将石粒排出体外。进一步的:肉牛放养步骤中,草场中草的长度大于50cm,草更容易摆动。进一步的:每隔半年对牛进行一次打虫,保证牛的健康快速生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肉牛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牛舍建造:以25头牛为单位建造牛舍,牛舍中每头牛有独立房间,房间中设有饲料槽,该饲料槽的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牛背部到地面的距离,房间的墙壁安装有镜面,牛舍顶部设置红色灯泡;(2)、肉牛喂食:每日安排工作人员三次定时的给牛投递食物,食物投递到步骤(1)当中的饲料槽中,每次投递的饲料或者草料中加入石粒,每千克饲料中配0.5mg石粒,石粒粒径0.02mm;(3)、肉牛放养:每天2次,每次1小时对牛进行放养,将牛驱赶到草场,草场中草的长度大于50cm,驱赶之前先打开步骤(1)中的红色灯泡,对牛舍进行照射,照射时间为10分钟;每次牛外出牛舍后安排工作人员对在牛舍的地面撒石灰粉,每平方米撒石灰75g;牛从养归来时,先用黑布在包裹牛的眼睛20分钟,随后让牛进入牛舍休息,肉牛放养过程中,向草场中投放背部为红色的蝴蝶。实施例2实施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以20头牛为单位建造牛舍,每天1次,每次0.5小时对牛进行放养;每千克饲料中配0.1mg石粒,石粒粒径0.01mm,红色灯泡对牛设进行照射时间为5分钟。实施例3实施例3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以30头牛为单位建造牛舍,每天3次,每次1.5小时对牛进行放养;每千克饲料中配0.9mg石粒,石粒粒径0.03mm,红色灯泡对牛设进行照射时间为15分钟。对比例1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牛舍房间中没有安装镜面。对比例2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饲料槽安装在地面。对比例3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放养之前没有经过红色灯泡照射,放养后没有用黑布裹住牛眼。对比例4对比例4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牛离开牛舍后没有向牛舍撒石灰粉。分别对实施例1-3,对比例1-4进行试验测试,检测项目包括牛体重的增速,牛蹄的溃烂率,牛出栏时肉质中脂肪含量、精瘦肉含量,牛肉口感等项目(其中脂肪含量,精瘦肉含量,牛蹄子溃烂率以及牛体重增速均以实施例1的测量数据为单位1)。测试结果如下表:结果分析:通过对实施例1-3的检测结果分析可得出,各项检测数据的差距很小,几乎没有区别,不同的是,牛每天放羊的次数和时间越长,以及红色灯泡照射时间越长,牛越兴奋,可以使得牛的运动量得到更多保障,进而使得牛的肉的脂肪含量低,以及精瘦肉的含量高,同时口感相对良好。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区别是对比例1牛舍房间中没有安装镜面,经过检查得出结论,牛因为在独立房间中感到十分紧张焦虑,导致生长相对较慢,没有能及时的将饲料养分转化为牛自身的成长,因此有必要在房间中设置镜面。对比例2和实施例1的区别是对比例1饲料槽安装在地面,经过试验测试,牛脖子处的脂肪明显堆积,牛的消化不畅,导致牛体重增长慢,脂肪含量较高,肉质油腻。对比例3与实施例1的区别,对比例3放养之前没有经过红色灯泡照射,放养后没有用黑布裹住牛眼,经过试验测试,牛在草场的表现不够活跃,降低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肉牛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牛舍建造:以20‑30头牛为单位建造牛舍,牛舍中每头牛有独立房间,房间中设有饲料槽,该饲料槽的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牛背部到地面的距离,房间的墙壁安装有镜面,牛舍顶部设置红色灯泡;(2)、肉牛喂食:每日安排工作人员三次定时的给牛投递食物,食物投递到步骤(1)当中的饲料槽中,每次投递的饲料或者草料中加入石粒,每千克饲料中配0.1‑0.9mg石粒;(3)、肉牛放养:每天1‑3次,每次0.5‑1.5小时对牛进行放养,将牛驱赶到草场,驱赶之前先打开步骤(1)中的红色灯泡,对牛舍进行照射,照射时间为5‑15分钟;每次牛外出牛舍后安排工作人员对在牛舍的地面撒石灰粉,每平方米撒石灰50‑100g;牛从养归来时,先用黑布在包裹牛的眼睛20分钟,随后让牛进入牛舍休息。

【技术特征摘要】
1.肉牛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牛舍建造:以20-30头牛为单位建造牛舍,牛舍中每头牛有独立房间,房间中设有饲料槽,该饲料槽的距离地面的距离大于牛背部到地面的距离,房间的墙壁安装有镜面,牛舍顶部设置红色灯泡;(2)、肉牛喂食:每日安排工作人员三次定时的给牛投递食物,食物投递到步骤(1)当中的饲料槽中,每次投递的饲料或者草料中加入石粒,每千克饲料中配0.1-0.9mg石粒;(3)、肉牛放养:每天1-3次,每次0.5-1.5小时对牛进行放养,将牛驱赶到草场,驱赶之前先打开步骤(1)中的红色灯泡,对牛舍进行照射,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练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凤冈县黔之绿生态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